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入"相交"与"不相交"师:我手巾有两枝铅笔,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把手松开,这两枝铅笔掉在地上后会形成哪些图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用小棒摆一摆.(生摆小棒) 生1:我们小组摆出了这样几种图形:(展示板展示)  相似文献   

2.
教学片段: 师: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的重点段是什么. 师:这段课文写出了唐僧、沙僧、孙悟空、猪八戒的哪些特点?请大家分组讨论怎样才能演出他们的这些特点?(学生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为大家表演?(两个小组表演) 师:你认为哪个小组演得好?谁演得最好? 生:第一组的××演出了猪八戒"吃惊"的表情,很好!  相似文献   

3.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都集中到这里了,刚才同学们摆出可能出现的图形,有的同学还发现重复了。我们可以把这些图形进行处理,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用电脑课件显示出来,并把这些图形编出序号。师:同学们看,我们可不可以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呢?可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师:好,别急,请每个同学先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然后再跟小组的同学交流各自的观点,并归纳出小组的意见,好吗?开始。师:刚才,老师参与小组的讨论,发现每个同学都能大胆地与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这一点我很欣赏,哪个小组愿意先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生:把①、②、③、⑤分为一类,④和⑥分为一类。师:为什么? 生:因为①、②、③、⑤他们摆出来的都不相交,④和⑥是相交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39~41页。教师甲:师(拿出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我、们、爱、数学、‖、”然后问学生):你找到了几个面?每个面上分别写了什么?生:我找到了六个面,这六个面上分别是:我、们、爱、数学、‖、。师:“我”与“们”在同一个面上吗?生:不是。师:“数学”在同一个面上吗?生:是的。师:在同一个面上,我们就可以说“在同一平面内”。(板书:在同一平面内)师:观察“‖”与“”有什么不同?生:“‖”两条直线没有相交,而“”的两条直线却相交了。师:你说的非常棒!像这样“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过程】一、数学味导入师:(在黑板上板书"2")它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生:2个苹果,2本书。师:(接着板书"3")看到2、3这两个数除了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生:第2小组第3个人。师:对,还可以表示位置(板书"确定位置"),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确定位置"。二、引导式探究1.规范。师:我们班的第2小组第3个同学是谁?生1:李君生2:王铭。师:为什么是两个人?生:因为有的同学是从教室左边开始数的,而有些同学是从教室右边开始数的。师:那我们这样从左往右  相似文献   

6.
一、这样的合作学习有必要吗?[现象一]师:看到这个统计表,你们想到了什么?(90%的同学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师:先4人小组合作讨论,再小组派代表汇报。课后笔者与该执教教师交流,谈起上面这个片段,有这样的一段对话:问:你有没有看到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答:看到了。问:那为什么还要组织小组讨论呢?答:现在不是提倡合作学习吗?问:你觉得在这个环节中有必要组织小组讨论吗?[思考]上述片段中,由于教师设计  相似文献   

7.
唐薇 《教师》2014,(18):108-108
正2013年12月份的市级教研活动,我聆听了一位姓吴的年轻教师执教的《北风和小鱼》,在导入揭题时,吴老师就顺势教学课题中的"和"字。师:(学生已认读"北风""小鱼"。)要连接"北风""小鱼"两个词,我们可以用上这个字。(板书:"和")谁来读?指两名学生读、齐读。师:"和"这个字,你怎么记?生1:"和"左边是"禾"木旁,右边是"口"。师: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生2:我们班XX的名字里就有个"和"。师:从小伙伴姓名中识字,你真是个有心人!师:你能像课题这样,也用"什么和什么"说一句话吗?  相似文献   

8.
教例:六个学习小组的学生正在各自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学《语文园地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日积月累"中名句的意思。12分钟过后———师:这6个名句的意思,你们认为哪句很难弄懂,现在也没能解决?生:我们小组不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生:我们"无敌组"知道,它的意思就是说:自己心里不痛快,不要去打搅别人。(此生话音刚落,引起其他学生的哄堂大笑。)师:你们笑什么?"无敌组"这样理解对吗?  相似文献   

9.
[案例]"认识人民币"   片段1:   (依次出示课件:1元的硬币和纸币)   师:这是多少?你怎么知道?   生:上面写着"一圆"啦.   师:这个呢?两个1元有什么区别?   ……  相似文献   

10.
《精读与略读》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通俗易懂。这样的课文,应该教什么,又该如何去教呢?【课堂回放】一、合作学习师:在尝试单中,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怎样略读才是最有效的?现在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第4才-是7小最节有,效讨的。论交流怎样略读  相似文献   

11.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先请听录音,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使天上的大雁掉下来,课文哪一个小节告诉了我们这个原因?生:课文第九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读第九小节,思考课后问题)师:更羸看到听到些什么?生: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大雁叫得惨。师:文中还有描写大雁飞行的句子吗?生: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师:请大家读这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生: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加具体。生:“一只”说明它孤单,它离群了。生:“从远处”说明大雁飞的路程远,时间长。生:“慢慢地”说明大雁筋…  相似文献   

12.
一、课堂实录(课前 ,学生欣赏电视连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谈感受。 )师 :今天 ,我们随着课文再次走进《草船借箭》的历史故事。大家知道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枝箭 ,并立下军令状 ,当时他是怎么说的 ?(一学生答 ,齐读。 )师 :老师有一个问题 ,猜一猜是什么 ?生 :诸葛亮为什么这样说 ?生 :诸葛亮想到了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 :为什么诸葛亮那么肯定会在3天内造好十万枝箭 ?生 :当时 ,诸葛亮想到了什么计策 ?师 :你们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接下去分四人小组读一读 ,划一划 ,议一议 ,诸葛亮想到了什么 ?有了怎样的计策 ?你从课文中哪…  相似文献   

13.
片断一: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积木娃娃(电脑出示),它是什么形状?生:长方体。师:我从长方体上找到的这个面是一个长方形(摸着长方体的一个面)。你们能从自己的积木娃娃身上找到哪些图形呢?请大家小组合作,边摸边说。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西师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3~95页。教学过程:一、操作体验,感受相交的情景师(拿出一捆小棒):这是什么?喜欢玩吗?那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师随意地将小棒丢在桌面上,让学生观察这些小棒在桌面上的位置)师:任意选择两根小棒,观察它们的位置,然后用直尺、彩笔照样子画在纸上。二、合作探究,认识相交的特征1.呈现学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师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生 :15平方厘米。师 :你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分组研究 ,汇报结果。小组一 :我们先沿长去摆 ,一行正好是5个一平方厘米 ,再沿宽摆 ,正好摆三行 ,就是3个5平方厘米。小组二 :我们先沿宽去摆 ,一行是3个一平方厘米 ,再沿长去摆 ,正好摆5行 ,就是5个3平方厘米。师 :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小组三 :用的是乘法 ,5×3、3×5师 :同学们还能用手中的正方形片摆成一个其它的长方形吗?各小组把摆的结果填在表中。师 :用面积单位一块一块地摆 ,能测量出长方形的面积 ,但比较麻烦 ,更何况要遇到像操场、果园这样大的长…  相似文献   

16.
师:今天老师给咱们班同学上课感到非常的高兴,所以给每个小组带来了一份礼物,都看到了吗?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生:想。师:赶紧打开看一下。师:谁来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一盆花。师: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生1:花的茎和叶都被透明塑料袋罩住了,并且袋口扎得很紧。生2:塑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干净"的童话 (出示丰子恺的没有面部五官刻画的漫画) 师:这幅漫画有什么特点? 生:太简单了,连脸部的五官都没有画出来. 师:哈,是的,有人说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生:(笑)我觉得丰子恺的漫画非常干净. 师:我很喜欢你用的"干净"这个词.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童话也很干净.这个童话真的很干净,第一句话就告诉了我们这个童话里的两个主要人物—— 生:小鸟和树. 师:而且告诉我们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和树好到什么程度呢? 生: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歌.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教师演示:把一只生鸡蛋放入一只盛满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中的鸡蛋会出现什么现象?生:下沉。教师接着取出另一只盛满盐水的透明玻璃杯。师:请同学们猜一猜,把这只鸡蛋放入这个盛满水的杯子里,会出现什么现象?生:下沉。师:实际情况是否和大家猜想的一样呢?现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做这个实验。请大家仔细察。生:鸡蛋浮起来了。师:对比这两个实验,你有什么想法?生:两个杯子里的水肯定不一样。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尝尝这两杯水有什么同。生:一杯是清水,一杯是盐水。师:观察实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使鸡蛋上浮的这…  相似文献   

19.
一、激趣质疑师:今天,咱们分组进行计算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在10秒内完成。屏幕出示题目:①3郾5÷3摇②3郾48÷3摇③3÷10摇④10÷3摇⑤6郾73÷1郾1。10秒后宣布比赛结果,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比赛的看法。生:我们每个小组题目难易程度不一样,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师:交换题目进行比赛。生做题。师:通过不同的题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生甲:有的能除尽,有的除不尽。生乙:除不尽的不好用商表示。生乙:除不尽的怎样表示商?师:除不尽的商怎样用小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往往对自己发现或提出的问…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断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关于这个内容,你想知道什么或者想探究什么?生1:我想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师:好,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了,比如画图、列表、一一列举等,这又是一种什么策略呢?(板书:什么策略?)生2:怎么用这种策略?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问题理解成"运用这种策略的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