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教育方式是多样的,常用的教育方式如惩罚教育、赏识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都是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很少在教育上显示学生的"强势"的一面.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放下架子,适当地向学生"示弱"一下,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示弱"绝对不是包庇犯了错误的学生,或是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如果是这样,那就是"软弱"或不负责任,学生会因此轻视你,甚至鄙视你.  相似文献   

2.
怎样能使语文课上得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充满魅力呢?本文就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方面谈一孔之见。 1.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什么是素质教育,我认为:让每一个学生内在的潜能得到充分生动发展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它的核心是发展学生内在的潜能。作为教师,应有一双特殊的慧眼,能发现每一个学生内在的潜能,在教师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关键就是看我们教师如何去发现,如何去发掘,如何去培养。古人语“天生我材必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教师们精心设计教案,预设课堂环节希望达到最好的效果,但是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卡壳"现象,学生们"节外生枝"的回答甚至是错误的回答常常打乱教师们的节奏,这些都是教学中的无法预知的"精彩"。本文结合笔者在一节公开课"认识百分数"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谈谈如何理智地对待和驾驭学生课堂上生成性的错误资源,机智地将其转化为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让"错误"成为美丽的秘诀。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认识的偏差或者失误,教师也会出现"有意"或者"无意"的教学错误,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错误资源",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的错误、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错误、善于预计可能出现的错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积极的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位专家认为:"现在的小学生并不缺乏‘正确‘喻快的体验,他们缺的是‘错误’挫折体验."我们的学生尤其是优等生都不大愿意正视自己学习上的错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善于发现、挖掘课堂中形形色色的"错误",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也是美丽的. 一、设错施教,激发兴趣 教学时教师可人为地恰当设置一些"错误"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错误考验中"摔倒",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他们的判断、辨析、选择等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2013,(11):54-55
正日前,北京建筑大学举办了一场名为《镜头中的美丽中国》的学生摄影作品大赛。在这些未来建筑师的眼中,建筑、线条、光影是他们眼中最熟悉的"美丽中国"。1.《棱》陈潭秋照片摄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丰富而多变并且运用金属材质的建筑立  相似文献   

7.
错误是教学中永恒的话题,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错误在教学中的价值,但减少错误仍然是教师不变的追求.如何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开发成资源,真实地呈现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错误"绽放出美丽的光彩,为教学活动服务,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很自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错误能抓住时机,变曲为直,巧妙地运用并促进生成新的课堂教学资源,错误就会美丽起来,课堂也会因错误而高潮迭起、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错误出现,错误是学生朴实思想、经验的真实暴露,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并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错误也能生成美丽.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应是自觉的教育者.自觉的教育者,必然重视美育,重视以美育人,为学生的幸福奠基,为学生拥有美丽人生奠基.与此相联系,我们每个班主任朋友,也都应当、都可能做一个"美丽教师"(王相教授语).但现实情况是,学校教育中,"德智体美"的排序,把"美"排在最末;美育被打入"副科".这些无形中助长了一种"习惯性思维":美育是最不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爱是教育最好的调节剂.教师年长于学生,不论阅历、知识,还是涵养都胜于学生,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说太多的"不"、"不能"、"不许"之类的字句来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的空间是广阔的,充满灿烂阳光的.班主任要拥有一颗爱心来接纳他们的一切,让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与核心理念.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评估学生的天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同时应认识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活动就是要依据和顺应这些规律和特点.每位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注重对这些潜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如同心理学家盖耶所说,如果一个教师不允许学生出现错误,那他将错过最有效的学习时刻,真实的课堂一定会存在错误,那教师是让这错误稍纵即逝,还是把错误当宝贵的资源去加以利用呢?我觉得教师要善于开发错误资源并合理利用错误资源,使学生在错误资源的纠错中找寻方法,发展思维,充分演绎"错误"这道风景的美丽.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演绎"错误"这道风景时的一点体会. 一、弄清错误产生的原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形形色色的,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产生的错误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善良而言,风度、气质、服饰等,大概不是教师形象的主要内容。教师是学生眼中真、善、美的化身,应该尽可能多地兼备美好的品质,为学生追求真理、迈好人生第一步正确地引航开道。善良是为师之本。许多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老师,其人格魅力的影响往往高于自身学识和教育技法,尤其是为师者善良的品质,留给学生的则是无价之宝。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起蔡先生“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其实,蔡老师的温柔和美丽,正源于她的善良。心地善良的教师,不会体罚学生,更不会用学生的错误惩罚学生,也不会用自己的错误惩罚学生。…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如,说错了话,答错了题,做错了事。但出错不是学生自身的错,出错是学生成长中的错,错误往往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过程,学生就是在错误中不断成长,在纠正错误中走向成功的,这就是学生成长的辩证法。教育的错误在于不允许学生出错。在一些家长和老师眼中,说错话、答错题、做错事是不对的,否则就不是好孩子,就不是好学生。这些家长和教师用幻想代替  相似文献   

16.
丁静 《考试周刊》2014,(10):59-60
<正>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错误也是一种"资源",教师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这一"资源"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价值.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不同的"错误"观将成就不同的课堂,教师对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的态度,对今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热情都有较大的影响.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几个实例.一、让"错误"成为学生自信的源动点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常常因为认知水平的限制或思维方向的偏差产生思维阻滞,此时如果  相似文献   

17.
黎琼锋 《红领巾》2004,(4):48-51
教育是一种育人的活动,现代教育必须立足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师在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在开发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也是在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在教师的教育潜能中,应蕴涵着丰富的职业精神、教育智慧以及有待开发的专业创新能力.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对教育活动大有裨益.以专业精神培养为核心,激活教师的教育潜能;以教师专业化为目标,不断形成教师的教育智慧;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为动力,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创新.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来源于课堂,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结果.教师如果能把"错误"当成一种资源,在数学教学中加以巧妙运用,即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巧用"错误",突破教学重点,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学生思维出现障碍,往往以错误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些错误之处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郝淑芳 《甘肃教育》2014,(22):106-106
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课堂教学中,每天都有学生出错,如果教师能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一种资源并充分利用,使其成为高效的再生教学资源,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因"错误"而更加精彩。一、转变观念,让"错误资源"美化课堂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且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合理地加以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变化和成长,还能体会到人格的尊严、真理的力量和交往的乐趣。因此,教师不仅要认识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还要尊重、理解、宽容甚至是激励出错的学生,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因为出现错误而斥责、挖苦、嘲笑学生。  相似文献   

20.
邹亚军 《教育》2012,(30):46-47
众所周知,习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后的必要补充,同时它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学生习题错误率统计,错误成因分析、归类等,都可以给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第一手资料"是教师进行后续教学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些重要的信息,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