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辛林华 《大观周刊》2012,(8):174-175
1问题一:学生鉴赏能力低1.1策略一:每天清晨大声读。案例:清晨自读课。每个清晨,我都会向学生展示一篇短小的美文或是诗歌,学生自己读熟.有时,我会带领孩子们大声朗读,读出士气;带着激情范读,读出味道;静心品读,读出共鸣。这时,你会听到嘹亮的读书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是孩子们的座佑铭。  相似文献   

2.
激情不搁浅     
王爽 《青年记者》2003,(8):54-55
为了做这期选题,我在一家著名传媒网站上发了一个帖子“传媒同行,你还有工作激情吗?”跟帖者甚众,大部分是年轻的传媒人。出乎意料的是,90%以上的人都承认现在自己缺乏新闻激情,并列举出种种原因。能力、激情、职业品德三位一体,谓之人才。传媒业是一个尤其不能缺少激情的职业。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的传媒人惊呼:“我的工作激情哪里去了?”我们惶惑,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3.
我曾向一位从事哲学研究的中山大学老教授提了个很俗气的问题:“何为幸福之道?”老人没直接回答我,却说了这样的话:“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将遇到三种人:一种是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关心你.爱护你,帮助你的人;一种是伤害你.欺骗你.利用你的人;一种是既不曾伤害你.欺骗你.但也不曾予你以关怀与无私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4.
孔剑清走进平凡人心里王恬有人见了孔剑清说:“老孔呀,你怎么还是那么有激情?瞧你越活越精神!”孔剑清向我转述这番话时,笑着指指脸说:“精神什么呀,那么多皱纹。”她转而道:“不过激情是一定要有的。干我们这一行当的,对老百姓要是没有真情实感,对社会要是没...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对你当时写的那首词后悔吗? 秦中飞:以前曾经很后悔,不过现在也不是非常后悔了,那也算是一时的激情吧,我控制不了。  相似文献   

6.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访北京高立电脑公司总裁吴妙琳本刊记者刘茜茜面对滚滚商潮,你我都在想什么?面对市场经济,你我又想干什么?面对这个话题北京高立电脑公司总裁吴妙琳一番感慨地告诉我:“90年代是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也是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一个潮头、一个...  相似文献   

7.
胡桂萍 《大观周刊》2012,(20):215-215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两个环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的双边活动变为割裂的“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怎么能发挥出来呢?  相似文献   

8.
我在一篇论文中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理论是其最高层次的智慧。一位朋友看过之后说:“你的理论文章有激情!”是的,我对理论有激情,这种激情来自学习理论的收获。我对于学习理论,探  相似文献   

9.
李纪红 《大观周刊》2012,(15):173-173
新课程实施以来,品味赏析语言、提高文学素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还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近几年的考试题中,这类题目出现得比较多。如“从选文中选出一句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作者刻画人物生动传神,找出你认为值得品味的一处.写几句进行赏析”;古诗词也有这类题型。如“这句诗历来广为传诵。你能说说原因吗?”……面对这些题目,有的学生不得要领,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07,(15):F0002-F0002
7月18日下午5时.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考验着济南这座城市。在疾风暴雨中.面对生死的考验.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的记者.再次表现出超强的战斗力和职业激情.再次表现出牢记社会责任、心系民众安危的记者情怀。  相似文献   

11.
著名主持人靳羽西说:"我主持节目就像面对一个人说话,而不是许多人,不是像在大会上讲话。因为做电视主持人,你就是坐到别人家里头了,坐在人家面前,像我和你坐在家里交谈一样。"  相似文献   

12.
记者:您曾经说过“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激情”,您能解释一下吗?李希光:教授新闻学和教授其他学科是不一样的,做一个好的媒介从业人员,他应该具有的最基础的,而且是最重要的素质是“激情”。我认为没有一个职业比记者更伟大,他是站在一个道德的最高地,记者没有自己的私利,他是站在公众的立场上的,代表老百姓和公众,因此要投入100%的激情。因此培养记者的老师首先也要有100%的激情的投入,这样他才能感染学生,给他们以激情。老师对自己的事业,记者对自己的工作都要投入激情。记者:你对当前中国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最想…  相似文献   

13.
记者节前夕,本刊记者访问了他。问:纵观你的职业生涯,参与过很多在湖北甚至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报道,你认为一个好的新闻记者,应该具有哪些素质?答:好的记者应该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善良并充满激情的人,同时又应该是一个理性的人。激情使人始终充满朝气  相似文献   

14.
巨著带来的乐趣.大大有别于日常阅读。如果你曾经面对壮阔,战栗并且喜悦,便可理解我过去几个月堪称幸福的阅读时光。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你的出版生涯中没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果你在做了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出版工作后,还没有遇到令你或激动,或悲愤,或爽朗,或郁闷的作者和作品,那肯定是相当苦逼的,至少很遗憾。我不能牛气哄哄地说我做了12年图书出版,经手的或者出版的都是优秀作品。为此,我常很苦闷。但这一次,我清晰而响亮地对你说:策划编辑《无极之路》《永不失望》,改变了我心灵的朝向!它注定将以一段激情满怀的岁月嵌入我生命的历程中。  相似文献   

16.
与你相约     
与你相约,我是在相约一抹晨曦.虽然我们相识已久,虽然我们早已熟悉,但是,每次看到你,我仍是怦然心跳倍感新奇;每次看到你,我仍是满怀激动兴奋不已.你来了,总是带着清新宁静;你来了,总是带着绚烂瑰丽.几分朦胧,几分神秘,几分凝重,几分大气.欣赏你的色彩,呼吸你的气息,感受你的壮美多娇,领略你的云蒸霞蔚.你把群星揽入怀中,你把朝阳轻轻托起.你是光明的使者,你是未来的先驱.为了唤醒万物,你挽起晨风;为了照亮世界,你燃烧自己.你用激情亲吻黎明,你用真诚抚摩天地.每天,你都是一种预言;每天,你都是一丝希冀.  相似文献   

17.
李才琼 《大观周刊》2011,(52):174-174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千古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所以.我们推行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新闻采访最常见的形式.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如果说采访是一门艺术.那么.最能体现这门艺术的就是提问了。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采访意图、报道效果能否顺利实现。当然.新闻采访中的提问并不是简单的你说我记、你问我答,其中大有技巧。比如记者在采访时遇到的对象中.有的人情感外露.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谈起话来滔滔不绝,有的人却沉默寡言:有的人善于表达,有的人却拙于言辞。面对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记者只有善于运用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切实做到问之有理、问之有趣、问之有物,才能达到采访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稚玥 《军事记者》2013,(5):28-29
在现场——真诚无敌 在现场.可以带着采访目的流于形式.也可以带着思考去深度挖掘。这两者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但后者需要的是激情与投入.而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久了.驾轻就熟就会形成惰性。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一干就是23年多的杨华.为了保持新闻人的激情.始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看清楚别人不容易,认识自己就更不容易。但新闻人最重要的是在现场永远保持“知己知彼”的清醒。  相似文献   

20.
喻晓 《大观周刊》2011,(18):144-144
五一节到了.我去一家酒店参加一个同学会,大家正喝得高兴之际。隔壁包间忽然“热闹”非凡。我也凑过去看看热闹,原来是服务生上菜不小心弄脏了一位客人的衣服。客人喝得半醉.满嘴冲着酒气对服务生:“哥们今天买的新衣服,一千多啊,你怎么赔偿我啊……”。服务生不断点头赔不是:“先生,对不起,我给你洗干净。要不我拿到洗衣店去洗……”。“哼,说得轻巧.我就要穿新衣服,你陪吗?要不,美女你陪哥们一天就可以免了。”服务生好像是个学生吓得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