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雅可夫斯基是二十世纪初苏联的一位伟大的革命诗人,他的杰出的讽刺诗在俄国和苏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继承并发展了果戈里、谢德林和涅克拉索夫的讽刺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为俄、苏文学的讽刺艺水作出了巨大贡献。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诗的题材是十分丰富的。从时间上说,他的讽刺诗跨越了两个历史时期:俄国资本主义时期和苏联社会主义时期,长达十五年之久(在马雅可夫斯基三  相似文献   

2.
罗隐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的讽刺艺术。他的讽刺题材广泛,既讥刺科举弊端,又批判世态人情,甚至指斥当时执政。在讽刺的手法上,也具多样性,有议论手法、比兴手法和谐谑嘲戏法。而他的讽刺诗歌,更具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3.
讽刺是《围城》的主要艺术特点。本文试图从讽刺的范围、力度、手法、艺术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从讽刺的范围看,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讽刺的力度看,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意义;从讽刺的手法看,灵活多样,主要运用了比喻、心理刻画、漫画法、戏谑法等;从讽刺的艺术效果看,入木三分、切中肯綮,达到近乎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讽刺对象、讽刺手法和讽刺效果三个方面来探讨《围城》与《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张天翼以独特的讽刺风格在他的作品中采取了夸张、对比、细节、反讽等漫画化讽刺手法,勾勒出被讽刺人物的嘴脸,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达到讽刺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其讽刺艺术手法主要表现为,善于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编织戏剧性的情节,运用人物语言描写和夸张、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科举制度的罪恶本质,以达到讽刺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世宗 《教育革新》2010,(10):49-49
《范进中举》是一篇深刻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礼教对读书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通过高超的讽刺艺术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物形象,展现了儒生们的丑态。讽刺可通过对比、夸张、白描、反语等手法来表现,达到令人反思的效果。现就《范进中举》中的讽刺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进行探究。理解讽刺在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讽刺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讽刺手法匠心独运,笔法纯熟。讽刺手法包括双关、夸张、反语、对比等形式。  相似文献   

9.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它代表了我国古代讽刺艺术的最高水平。原著中多种讽刺手法的熟练运用历来为中外学者所称道。《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主要分为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对照手法、悲喜交融法、适度夸张法以及细节描写法等五种。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讽刺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者通过西门庆家史的描写.反映了整个明代社会的黑暗现实。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是《金瓶梅》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使用夸张以及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虚伪本质,以达到讽刺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的作品中,所采用的讽刺手法,会因讽刺的强度不一样,致使讽刺的程度不一样。而这种讽刺手法是建构在语言文字板块之中,其讽刺意义也是来自不同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2.
《围城》是一部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它的幽默的讽刺手法灵活多样,运用漫画式的笔法、调侃式的行文、微妙至极的心理讽刺来达到讽刺的效果。另外,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尖锐泼辣,它那精妙新奇的比喻、词语活用以及英语词语、文言文的运用,读之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13.
袁媛  袁群 《考试周刊》2010,(2):34-35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非常杰出的讽刺名著。小说在艺术上具有想象奇特、构思精巧、思想深刻等特征,尤其是成功地运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更加为小说的批判力度增色不少。小说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特别是反语手法比较突出。本文着重从小说的反语讽刺艺术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欧·亨利作品中的讽刺艺术是其最为著名的写作特点之一,通过故事情节的巧妙设计,往往能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讽刺效果。而在《女巫的面包》中,作者不仅使用了惯用的讽刺手法,还使用了极具特点的"另类"讽刺,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捧尘土》是一篇以讽刺手法著名的长篇小说。讽刺手法贯穿小说的始终,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环境描写,作者都用讽刺表达了主题。这一手法使该小说成为讽刺小说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6.
马克·吐温的中篇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是一篇讽刺文学的杰作,其巧妙的构思和精心设计的情节以及讽刺手法的运用,使小说取得了极大的幽默讽刺效果.小说带有尖锐的政论性,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现实和政治的极度失望.  相似文献   

17.
庄子崇尚自然,厌恶虚伪、造作。为表达他的自然型哲学,增强说理的力度,他常常采用讽刺手法。这一方面体现在书中带有浓郁讽刺性意味的寓言、故事上;另外,作者也常对尘世不合理的现象直陈其弊。《庄子》的讽刺辛辣、幽默,而且,为了扩大讽刺效果,作者对讽刺故事进行了精巧的设置和安排。  相似文献   

18.
《斩鬼传》是《儒林外史》之前的一部特色鲜明的寓意类讽刺小说。作者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将讽刺的锋芒直指人类的道德缺陷和丑恶癖性,使众多"人鬼"穷形尽相。小说善于运用对比、衬托的讽刺手法,在衬比之中彰显讽刺对象;作者秉持冷静的态度,不加半点评述,让人物尽情地表演,在冷静客观中呈现人物的言行、刻画讽刺对象。此外,小说还使用了主观直斥和合理夸张等讽刺手法,讥刺了人类诸多弱性。《斩鬼传》的讽刺艺术和风格,对后世讽刺性小说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戏曲史上,讽刺艺术源远流长。明代杂剧作家在讽刺杂剧的创作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感伤情绪,而且对当时黑暗腐朽的官场及世风日下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取得了鲜明的艺术效果。分析研究明中后期腐败政策下讽刺杂剧的创作特点和叙事手法,可以更加细致全面地把握明代讽刺杂剧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梼杌闲评》这部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对它的讽刺手法予以探讨,归纳出它的主要讽刺手法,指出讽刺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后来的讽刺小说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