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案例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新世纪版 ,实验教材第一册)出示情景图 ,抽象出算式9 +5后)师 :谁能想办法找到这个算式的答案?生思考后 ,全班交流)生1 :我是顺着数的10 ,11 ,……14 ;生2 :我是把5分成1和4 ,1和9凑成l0 ,10加4等于14 ;生3 :我也是把一个数凑成10 ,不过 ,我是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 ,10加上4等于14 ;师 :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谁还有和其他同学不同的想法?生4 :我是一个一个加的 ,9 +1=10 ,10 +1=11 ,11 +1=12 ,……13 +1=14 ;生5 :我还有一个想法 ,把9看成10 ,10加5等于15 ,由于9看作10多加1 ,所以结果要减去1 ,即9 +5=10 +5 -1…  相似文献   

2.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3.
57+28=85【教学实况】这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教学片段。教师出示例题:57+28师:这道题,用口算的方法怎样算?你有什么好方法?和同桌的同学说说。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不一会,许多同学纷纷举起了手。生1:我是先算57+20=77,再算77+8=85。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生1的算法,并与学生共同点评该算法。师生一致认为这种方法可行,而且简便,是个好方法。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有,有”,顿时又有好多手高高举起。生2:我是先算28+50=78,再算78+7=85。生3:我是先算7+8=15,再算50+20=70,15+70=85,所以57+28=85。生4:我是先算50+20=70,再算7…  相似文献   

4.
师: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 4=4 3)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板书这句话。)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  相似文献   

5.
〔案例〕江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乘法》片断。师 :第一个同学说几 ,其他同学就跟着加几 ,我们来个大串联游戏。(自己选几个好朋友上台)生1 :我说2。生2 :我加2 ,2 +2=4。生3 :我再加2 ,4 +2=6。师 :谁能评论一下 ,并连成一个算式说一说?生 :他们把3个2加了起来 ,连起来是2 +2 +2=6。师 :再来一组。生1 :我说3。生2 :我加3 ,3 +3=6。生3 :我再加3 ,6 +3=9。生4 :我也加3 ,9 +3=12。生 :我来评价 ,他们组加了4个3 ,连起来是 :3 +3 +3 +3=12。师 :按座位第一列为一组 ,第二、三列为第二组、第三组……进行上面…  相似文献   

6.
一、尊重学生的成果教学片断1:教师经过一番生活情景的创设,引出例题“28+7”,大多数学生都一口喊出得数是35。师: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生1:我把7分成2和5,28+2=30,再加5等于35。生2:我先把28看成30,30+7=37,再减2等于35。生3:我先把8分成3和5,7+3=10,10+20=30,再加5等于35。生4:我把28分成25和3,7+3=10,10+25=35。生5:我先算8+7=15,再算20+15=35。师:说得太好了,随即板书:28+7=35想:8+7=15,20+15=35。师:你喜欢哪一种算法?(生举手,师统计)全班同学一致同意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的这种方法。师:看来喜欢这种方法的人最多,以后我们就按这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生:10根,4根,100根,15根,9根……师:现在老师很想知道这里究竟有几根,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办?生:数一下。师:谁愿意帮老师数一下?学生数小棒,数完汇报。二、引导探究,深入理解师:那你们面前的这一堆小棒有多少根呢?生:40根,80根,35根,100根……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里究竟有多少根?生:想。师:在数之前,老师先提三个要求。1.要数得正确。2.数完以后要使人一目了然。3.数得要快。学生动手数小棒,教师巡视。学生数小棒的方法有:A.按颜色数;B.每人抓一把数;C.10根捆成一捆再数。师:已经有一…  相似文献   

8.
一、步骤要少,不要太多[案例A]一位教师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在介绍了百分号的写法后,他让学生写10个百分号,学生没有写完,他就让学生暂停下来,然后组织学生用百分数说一说自己完成了多少。生1:我完成了70%。师:谁知道他写了多少个?生2:他写了7个。师:通过这句话还可以知道什么?生3:他还有3个没写。师:谁还能用不同的说法说一下自己完成的情况?生4:我还有20%没有完成。生5:我完成了100%。生6:我再写10%就可以完成了。……[案例B]一位教师教学解方程6X-6.8×2=20时,先让学生解答6X-13.6=20,再要求学生把这个两步计算的方程改成三步计算的…  相似文献   

9.
一、步骤要少,不要太多[案例A]一位教师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在介绍了百分号的写法后,他让学生写10个百分号,学生没有写完,他就让学生暂停下来,然后组织学生用百分数说一说自己完成了多少。生1:我完成了70%。师:谁知道他写了多少个?生2:他写了7个。师:通过这句话还可以知道什么?生3:他还有3个没写。师:谁还能用不同的说法说一下自己完成的情况?生4:我还有20%没有完成。生5:我完成了100%。生6:我再写10%就可以完成了。……[案例B]一位教师教学解方程6X-6.8×2=20时,先让学生解答6X-13.6=20,再要求学生把这个两步计算的方程改成三步计算的…  相似文献   

10.
〔案例〕课前活动(猜学号)让学生联系约数和倍数等方面的知识,给自己的学号设计一段“谜面”,让其他同学猜。如1号:“我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我是最小的奇数,也是所有自然数的一个约数。猜猜我是几号?”一、提出问题师:关于最大公约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生:……师:你还想知道什么?生1:我还想知道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生2:我还想知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有几种方法;生3:我还想知道有没有最简单的方法;……师:下面我们就以18和30为例,先请大家独立探索一下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二、自主探求学生独立探索各种求法。三、小组交…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说说唱唱,埋下伏笔请学生从老师唱的歌、说的话中收集数学信息。师(唱):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师:季老师今年32岁,季老师爸爸今年的年龄是我的2倍。学生收集信息,教师板书:中国有56个民族,季老师32岁,爸爸64岁。片段二:个性化记忆,魅力无穷师:你认为哪几句口诀最好记?哪几句口诀比较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说出来大家分享。生:我觉得“一八得8”最好记。生:我觉得“二八16”最好记,就是8+8=16。生:我觉得“五八40”最好记,40是一个整十数。生:我是把“三八24”和“四六24”一起记的。生:我是这样记“三八24…  相似文献   

12.
案例: 师:26+8=34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 生1:我先把8看作10,26+10=36,再减去2等于34。生2:我把8分成4和4,26+4=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8=10,20+10=30,30再214等于34。生4:我从26开始数,再数8个等于34。生5:我先用22+8=30,再加4等于34。……生X:我先算6+8=14,再算20+14=34。  相似文献   

13.
片断一:师:下面让我们看看蓝猫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课件演示,学生欣赏。画面最后定格在5个整点时刻的钟面。)师: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所以是7时。生2: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所以是8时。生3: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的时候,就是12时。……师:大家认为他们说得对吗?好,下面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这些钟面,看谁的新发现最多。生1:我发现它们都有12个数字。生2:我发现钟面上都有时针和分针,时针短,分针长。生3:我发现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生4:我发现分针都正好指着12。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新的发现?生5…  相似文献   

14.
笔者最近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课,课堂教学中有三个地方的处理,在当前新课标的学习实施下,较有代表性,令人深思。案例一:经过一番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出了例题“26 8”。大多数学生都喊出了得数“34”。师: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生1:我先把8看作10,26 10=36,再减去2等于34。生2:我把8分成4和4,26 4=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 8=10,20 10=30,30再加4等于34。生4:我从26开始数,再数8个等于34。生5:我先用22 8=30,再加4等于34。……生X:我先算6 8=14,再算20 14=34。师:说得真好!师进行板书:26 8=34想:6 8=1420 14=34师:你们觉得…  相似文献   

15.
教学片段: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听说大家的计算能力很强,我想检验一下,敢比一比吗?生:敢!师:(出示课件)请口算下面各题。5+15=14+26=18+12=11+39=42+38=15+5=26+14=12+18=39+11=38+42=师:同学们做得很棒!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1:得数都是整十数。生2:上一题的得数和下一题相同。生3:上一题的加数和下一题的加数相同。生4:按得数来分,可以分成5组,上下两题为一组,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师出示:31+61,14+112,51+120,61+310)生1:13+16=21,14+112=31,51+210=41,16+310=5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几个式子,你能发现什么?(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生2:我发现两个加数与它们的和的分子都是1。生3:我发现每个式子中,两个加数与和都是分数单位。生4:我发现每个式子中,三个分数的分母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师:你能举例说明吗?生4:比如13+61=21,6是3的2倍。其他三个也是这样。师: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吗?生5:我还发现每个式子中,第一个加数的分母总比和的分母…  相似文献   

17.
案例 :片断一师 :刚才大家发现上面几道算式都是几个相同的加数连加 ,谁能再举一个例子。生1 :8 +8 +8师 :很好 ,谁能举得长一些。生2 :5 +5 +5 +5 +5师 :好极了 ,再长一些的。生3 :6 +6 +6 +6 +6 +6 +6 +6。(一口气说了8个6)师 :老师刚才没听清楚。谁能重复一遍给老师听。(学生一下子愣住了。他们没法重复。)师 :好 ,刚才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听清楚 ,请生3再重复一遍 ,看谁能听清楚。生3又说了一遍8个6相加的算式。(部分学生举手)生4 :6 +6 +6 +6 +6 +6 +6 +6。师 :你是怎么记住的?生4 :我数的 ,他一共报了8个6相加。师 :这是一个好办法。我们…  相似文献   

18.
撷粹     
思维的翅膀不能这样折断这是一节一年级新教材数学研究课。教师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想让学生弄清20以内比10大的数有哪些。师:比10大的数有哪些?你能说出来吗?生:11、13。(另一生答:18。)师:(让生拿出尺子,启发地)你能有顺序地说一说吗?生:11、12、13……20。(师让全体学生一起回答)生:11、12、13……20。这时,我旁边有一小女孩仍把小手举得高高,小声地说:“还有30、30选”临近的一个小男孩也快速地举手,小声而急促地说:“12点半,12点半。”见老师没有叫自己,小男孩急得快站起来了。不知是因为公开课的原因,还是咱们这位老师认为自己设计的…  相似文献   

19.
曾听过两节《秦兵马俑》(人教版第七册),执教者分别是一位青年教师和一位老年教师,现各选一个片断摘录如下:片断一: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生2:我知道了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短暂的沉默,学生好似无话可说了。)师:嗯,他们说的非常好!谁接着说?(听教师这么一说,学生们开始翻书查找。等了一会儿,生3举手了。)生3:我还知道秦兵马俑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师:嗯,说的也不错,谁接着说?(受生3的启发,生4很快举起了手。)生4:我还知道秦兵马俑是在我国西安临潼出土的。师:嗯,你说的也很好。…  相似文献   

20.
以下是一位教师使用旧教材采用新理念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12-9”时,学生的各种算法列举如下:生l:因为10-9=1,1+2=3,所以12-9=3。生2:12-9=12-2-7=3。生3:因为12-10=2,所以12-9=3。生4:因为9-2=7,10-7=3,所以12-9=3。生5:因为9再数3个数就是12,所以12-9=30生6:用十个手指数,被减数个位是2,就从3数起,十个手指从3数到9(去掉7个)就剩下3个,所以12-9=3。生7:也用十个手指数,12-9,十个手指不够数,就先到9借2个,变成10-7,十个手指就够数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多种算法给我引发的思考是:第一,学生的潜能究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