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女儿晃着一本书兴奋地对我说:“妈,同学借我一本《幽默红楼》,特有意思。”什么,红楼也能幽默?我随手翻了一下,只觉头晕:在大观园学校里,板儿成了歌星,湘云和惜春抢着做他的经纪人;探春为连任班长到处拉选票:黛玉的诗集出版了,书名叫《花季少女写真》……这都哪儿跟哪儿呀,简直是亵渎经典。想那《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乃是曹雪芹“批阅十载,  相似文献   

2.
向您推荐     
徐沛沛 《江西教育》2004,(13):96-96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和父母们都在为一本书而狂热着。一个韩国孩子用轻松幽默的漫画形式,讲述了优等生的学习秘诀——在这本名为《我也能考第一》的书中.他总结出成为优等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要领.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这些被称为“学习圣经”的文字.加上两位韩国漫画家专门绘制的插图漫画以及书中风趣幽默有着独特造  相似文献   

3.
关于刘向校书叙录,有四个争议问题:一是关于刘向校书的步骤;二是与刘向同时校书的是“杜参”还是“富参”;三是《列子叙录》的真伪;四是《列子叙录》所称“书录”问题。通过对历史献的考证辨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刘向校书过程分为七个步骤较为科学合理;二是“杜参”与“富参”应为一人;三是《列子叙录》虽有后人伪窜的成分,但并非全是伪作;四是《列子叙录》中所称“书录”,应是后人的伪窜附会。  相似文献   

4.
最初领略晓华兄的师生生活是在《怀揣着希望上路》一书中,书中逼真的细节和真实的教育场景再现了一幕幕原生态教育生活。初读《班主任突围》,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无限爱意力透纸背,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师生亲情。书中大多数文字我在他的博客“桃李守望者”中拜读过,很多经典故事及配图也曾同众多关注陈晓华的朋友们一同感受过,特别是“享受教育”一章中,学生给他过生日、劝他戒烟等文字,曾几度分享讨论,时刻感受着师生之间那浓浓的情谊。  相似文献   

5.
我的手中翻看着一本标题为《放飞梦想》的学生童话作品集,尽管不是正式出版物,不过是用电脑打印出来的文字结集,然而,我却感到了清纯的童真,时而还有一些机智与幽默,同时也思考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每个读书人心中都有一个书架,每个书架上都藏着一本叫做“经典”的书。或许你的是《红楼梦》,我的是《理想国》……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7级博士生王学东的书架上,珍藏着一套厚厚的《鲁迅全集》。  相似文献   

7.
“鼻”字的本字为“自”字。东汉许慎《说文》一书中说:“自,鼻也,象鼻形。”也就是说,“自”是一个象形字。其本义就是指鼻子。由于人们在说到自己的时候经常会指着自己的鼻子.故“自”的字义后来逐渐演变为作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解.  相似文献   

8.
“幽默”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九章·怀沙》:“殉兮杳杳,孔静幽默”。这里的“幽默”,指的是“寂静无声”。我们今天所说的“幽默”,在英文中是Humor或Humour,法文是Humour,德文是Humor,可见他们是原出一处的。“幽默”是林语堂在上世纪20年代从英文Humour翻译过来的,最早见于北京出版的《语丝》杂志。从此,“幽默”一词一直沿用至今。“幽默”的译名一出现就引起了争议。首先是鲁迅先生觉得不妥当,认为它容易被误解为“静默”或“幽静”。陈望道先生拟改译成“油滑”,但不够确切,又给人以轻浮之感。李青崖先生主张改译为“语妙”,但“语…  相似文献   

9.
批阅作文时,在学生的作文里看到了这样的句子:“上个星期我给我GG发了一个伊妹儿,我说我太0001000,希望GG给我买小四的书,我是四迷。GG回信让我好好STUDY,我好:-(,7456。”读完这段文字,我云里雾里,急忙上网搜索,终于破译出了这段文字:“上个星期我给我哥哥发了一封邮件,我说我太孤独,希望哥哥给我买郭敬明的书,我是郭敬明迷。哥哥回信让我好好学习,我好失落,气死我了。”这段文字让我想到了他们即将面临的高考,我想,作为一个有多次高考阅卷经历的语文教师,我有必要给我的学生以及其他考生提个醒:高考作文不欢迎“网民用语”。  相似文献   

10.
陈爱群 《班主任》2007,(3):41-42
那天,讲授诗人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的诗——《有的人》。我兴趣盎然地讲着:藏克家,1905年生,山东诸城人,诗人,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生命的零度》等;臧老先生的目光始终注视着村野,有“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称号;臧老先生至今健在……  相似文献   

11.
家有小女初长成。我的女儿随着年龄增长,幽默细胞也跟着“大幅度提升”,我觉得她说话很有意思,虽然不能算“幽默大师”,不过当个“幽默小师”可绰绰有余——  相似文献   

12.
《桃花源记》的确不失为一篇绝美的文字,从历届中学生对其喜爱有加的表现上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却有个小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我教了十几年的语文课,中间经历了几次教材的改版,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问题出在《桃花源记》一文的“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的解释上,按照课文注释的解释,“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此句意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和父母们都在为一本书而狂热着。一个韩国孩子用轻松幽默的漫画形式,讲述了优等生的学习秘诀———在这本名为《我也能考第一》的书中,他总结出成为优等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要领,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这些被称为“学习圣经”的文字,加上两位韩国漫画家专门绘制的插图漫画以及书中风趣幽默有着独特造型的小主人公们,的的确确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和家长们的钱包。除了本书外,作者赵承延还著有《我是天才优等生》等,这些书曾经在韩国和日本轰动一时,销量一年之内超过500万册,尤其是在韩国,引起了一股轻松学习的热浪…  相似文献   

14.
我是教四年级数学的,几年来,我在教学《角》一节时,对角进行静态描述和教具演示后,在强调“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时,年年有学生提出:“老师,零度的角也叫锐角吗?”我知道零度的角不是锐角,但又不能说不是锐角,如果说零度的角不是锐角,学生一定会接着问“零度的角不是锐角是什么角?”我又回答不出。只好搪塞学生说:“因为零度的角同样小于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读《上帝不会掷骰子》,我发现,那些有名的故事背后有时藏着不为人知的原由。书中,我最喜欢的内容是“空城计”。它瞒过了多少人?如果大家看过《三国演义》。对“空城计”这个故事应该有印象。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视野中,“对话”的时髦开始于滕守尧先生《文化的边缘》一书的出版。在之后的几年里,我一直体会着、要求自己实践着。期间,有对“到底什么是对话”的困惑.有以为自己是在对话,可对方却“不买账”的尴尬。也有思想碰撞后产生火花的幸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秋风     
爸爸说我是“小书迷”。是的,我一有空就看书,《童话集》、《十万个为什么》、《笑话》、《幽默》,什么书我都想看,而且“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书里的精彩段落我都会背。  相似文献   

18.
王羽 《教育文汇》2006,(10):37-38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马之先老师很像一个人——中央电视台原《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虽然马老师没有长着崔永元那幽默的“鞋拔子”脸,不能说两人形神兼备,但绝对有神似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文本解读可不求甚解。”这话我不敢苟同,任其说我也只能赞同一半。在学生解读文本时,可如陶渊明所言:“好读书不求甚解。”然而,《说文解字》云:“读,诵书也”,“读”字的本义是背诵朗读的意思,后来“读”又引申为“阅读和理解”。书大体上具有文本与意义两个方面,陶渊明的“读”和“解”实际是说了知意而后达理这样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读和解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史书。古宁“尚”通“上”,“书”本义“史”,故王充说:“尚书者,上占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