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柯小卫 《生活教育》2011,(11):90-91
唐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也是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学前教育专才和改革开放后推动、振兴学前教育的开拓者;她不仅是中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权威,也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积极开拓者和农村学前教育的实践者。上世纪50年代,她在南师深造,受业于陈鹤琴先生和钱且华、钟昭华等学前教育专家,深得老一代教育家学术思想的真传;80年代,她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学前教育专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陈鹤琴现代儿童教育学说作为由中国人提出的系统教育理论,吸收了世界进步教育思想,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由目标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游戏、教学法、环境、家庭教育等内容组成的现代幼儿学说.这反映出中国教育家对于现代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大众化"的认知与追求,对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为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对当今的学前教育发展与幼儿园建设仍然具有方向性、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柯小卫 《生活教育》2014,(17):123-125
正读了朱建人老师新著《做教育的拓荒者》后,使我进入到了一片新的境界,书中文章内容大都于近年来人们热议的学校教育现象有关,然而作者在评论这些现象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真切、客观、冷静,如同作者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一样,饱学、睿智、为人真诚,可谓"文如其人"。同时,作为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学者,在对教育现象发表评论,阐述观点时,至情至理,诚恳平实,不时发出"呼唤"声音,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教育情怀与责任感。书中收录92篇文章,分为五辑,从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保罗·孟禄来华进行教育调查,传播科学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先声,并催生与推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成立。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民盟贵州省委和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西部农村教育发展论坛"开幕式于2009年8月22日在贵  相似文献   
6.
三见徐向洋     
大约是去年夏天,我陪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方明到石家庄看望徐向洋工作室河北分部的孩子们。据介绍说,这些孩子都是各学校不欢迎的所谓"差生",无奈的家长们只好把调皮的孩子送到徐向洋这里进行调教。一路上,专程来京接我们的老范一边开车,一边接听电话,两个多小时路程中,大约打进来七八个电话,都是家长  相似文献   
7.
1935年8月1日至次年7月31日是当时的中国政府宣布的“儿童年”,也是中国现代第一个由官方正式颁布的“儿童年”。从当年《大公报》一则社论的文字中,可见“儿童年”设立初衷:“唤起全国民众注意儿童教养,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以图谋儿童福利,养成儿童肉体和精神各方面的能力……”。当局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教育、关心儿童福祉的气氛,在上海的街头,随处可听到热闹的鼓乐声、  相似文献   
8.
郭秉文(1879-1969),字鸿声,生于上海青浦,著名教育家。清光绪22年(1896年)毕业于上海清心学院;1908年赴美留学,三年后获乌斯特大学理学士学位,即人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学位,于1912年获硕士学位;而后继续深造,以《中国教育沿革史》一文,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教育界获得博士学位第一人。留美期间,他曾担任中国留美学生联合会会长,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20年代初,身处新教育洪流之中的陶行知先生提出“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从而开始了他作为中国新教育领袖之一实现自己宏伟教育理想的探索历程。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动荡、转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学说与实践也逐渐走出教育本身而进入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从而使教育成为富国强民、改造社会的利器与动力。他坚信改造社会只有从办学入手,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与陶行知是一生的同志与挚友。他随同陶行知创建了晓庄师范,并以晓庄师范作为自己办学的榜样和砥砺,受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目标,晚年多次来到晓庄,鼓励晓庄的师生铭记陶行知,继承陶行知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