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语文学家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499页"张之洞"条云:"张之洞……因创立广雅书院、广雅书局,人称张广雅。……自幼熟读经史,研精小学……提倡朴学。著有《广雅碎金》四卷……。"同书641页"中国语文学著作索引"将张之洞《广雅碎金》置于张揖《广雅》,王念孙《广雅疏证》之后,且云"未见"该书。按:上说有误凡三。第一,张氏人称张广雅,是其室名曰"广雅堂"。广雅书院,广雅书局也均因此而得名,不能倒果为因。第二,《广雅碎金》乃张氏吟咏史事,写景言情之诗集,与《广雅》一类语文学训诂专书风马牛不相及,张氏其它散、骈文著作亦多冠有其室名字号。第三,《广雅碎金》  相似文献   

2.
清代的训诂学大师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与其子王引之以小学闻名天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把原本准备用来疏证《尔雅》和《说文》的资料全部用来疏证《广雅》,历时九年,终于完成《广雅疏证》一书(其中  相似文献   

3.
清代杰出的音韵学、训诂学、经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的著作《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和王引之的著作《经义述闻》《经传释词》学术界称为《高邮王氏四种》。论文简析了高邮王氏父子的学术成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高邮王氏父子和《高邮王氏四种》仍备受当代和现代学者推崇的观点,王氏父子迄今仍为治学的榜样,而他们的著作堪为当世学术的根柢书。  相似文献   

4.
《赵浚谷文集》十卷《诗集》六卷《疏案》一卷附《永思录》一卷,明平凉赵时春撰。其书传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及《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台湾中央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等著录有  相似文献   

5.
《直斋书录解题》是我国宋代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它穷溯图书源流,有继往开来之功,为研治目录学之规范。清代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所辑成之二十二卷本,以聚珍字印行流传。清中叶,卢文粥辑成(新订)《直斋书录解题》五十六卷,今存稿本,其书略有散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了徐小蛮、顾美华之点校本《直斋书录解题》,为我们研究目录之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然此书断句亦存个别疏误,兹列举一则如下,以供学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宋会要辑稿》礼四一、礼四四涉及不少临奠、辍朝、赙赠情况,据此可考一部分宋人的卒年。方健先生在《〈全宋诗〉证误举例》(《学术界》2005年第1期)已对其作过初步查核,从136人的卒年资料中,发现其中18人为《全宋诗》失考或有误。今笔者重作查核,共检675人,又新考出6人的生卒年,可补《全宋诗》小传之缺。《全宋诗》册一卷五五页六○一马亮。礼四一之四六载“天圣九年八月”,《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一一○亦载“(天圣九年)八月丁丑,太子少保致仕、赠右仆射马亮卒”。而晏殊《马忠肃公亮墓志铭》(宋杜大=《名臣碑传琬琰之集…  相似文献   

7.
档案文献辨伪作为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是档案文献编纂学中的重要环节。历史上不少杰出的档案文献编纂学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阎若璩及其《尚书古文疏证》就是其中之一。阎若璩对《古文尚书》进行了系统的考辨,运用由根柢而之枝节之法,从文体、篇数、篇名等方面逐一考证,内容详尽,有根有据,从而使其论证立于不败之地,在辨伪发展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尚书古文疏证》一书,不仅将《古文尚书》之伪铁定成案,而且,其敢于怀疑经典的辨伪精神与行之有效的辨伪方法,也给后世乃至当代的辨伪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智证大师请来目录》系日本天台宗智证大师圆珍所撰,著录其携归日本之佛教经疏达千卷之多。本文引述内外诸典,就其目录所载经论名称卷数,与其他经目及通行本之异同略作梳理,并间涉翻译撰著者之介绍,以为进一步研究之阶。  相似文献   

9.
《大明会典》是明代官修行政法典,其刊本有两种,一为一百八十卷本正德《合典》,一为二百二十八卷本万历《会典》。然《四库全书》收录了正德《会典》,却未收内容更为详尽的定本万历《会典》。对此,《四库全书总目》进行了一系列解释。笔者经过详细考证,认为《四库全书》对万历《会典》是讳而不录,《四库全书总目》之解释是为之而做的配套谎言。  相似文献   

10.
通检《礼记正义》,孔颖达“郑玄未见《古文尚书》”之言凡有七处.此论有违事实,据文献可知,郑君少习《古文尚书》,且后来有《古文尚书注》传世.孔《疏》之误,缘于不识东晋枚赜伪孔《古文尚书》之伪所致.故郑《注》云“在《尚书》,今亡”者,或指原先秦时完整之《尚书》,孔《疏》云“具《尚书》篇,见在”者,实指伪孔《古文尚书》.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为马叙伦"《说文》学"巨著,但对其撰写、成书及出版诸问题,学界多有歧见。通过考证可知,此书构撰始于民国元年,经过"初创稿"和"复创稿"的探索后,马氏重新调整体例,并于1917年开始今本撰写。抗战期间,以"报国之术,不限同途"为念埋首著述,于1939年写毕正文廿八卷,经四载雠校,1933年巨著告成。后以小楷写定全稿,1957年科学出版社影印线装以行。  相似文献   

12.
翦伯赞全集 翦伯赞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其史才丰厚、持论严谨的伟大品格和博大精深的学者风范,载誉史坛,在学术界享有盛名。该《全集》共计10卷,约600万字,照片206幅。包括《中国史纲》第一卷(《史前史》《殷周史》)、第二卷(《秦汉史》)、《中国史论集》第一、二、三辑、《历史问题论丛》增补本、《历史问题论丛续编》《历史哲学教程》《中国社会史论战集》《时事评论》《书信与诗歌》《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第二次欧洲大战论集》《苏俄集体农庄》(译),及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中外历史大事年代》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现今仍有许多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总集多有收录某些作者的个人作品集存有争议,如毛伯成诗一卷、江淹拟古诗一卷等;清朝的大学者姚振宗在其《隋书.经籍志考证》中也对毛伯成诗一卷、百国诗四十三卷等作品集何以被编入总集存有疑问。对此,文章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序与《隋书.经籍志》总集之小序所述进行比较,并对《隋书.经籍志》总集中的多个作品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隋书.经籍志》总集的概念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的概念,与我们现在所理解之总集的概念有所不同;后两者的总集是单纯的总而集之,而《隋书.经籍志》总集是选而集之,而后总为一类成为总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吕本中和吕祖谦二人皆撰有《春秋集解》。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引“东莱吕氏曰”凡七条,其中六条能够确定是引自吕祖谦的《春秋集解》,但这六条论说全不见于今传《春秋集解》,这充分证明宋元诸儒援以为据的吕祖谦《春秋集解》与今传《春秋集解》不是一书,吕祖谦《春秋集解》已经失传。今传《春秋集解》曾经后人的增补,加入了吕本中《春秋解》的论说,并析十二卷之书为三十卷,但这两种本子就其原作者而言都应该说是吕本中。又今传《春秋集解》所引数条“东莱吕氏日”来历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今仍有许多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总集多有收录某些作者的个人作品集存有争议,如“毛伯成诗一卷”、“江淹拟古诗一卷”等;清朝的大学者姚振宗在其《隋书·经籍志考证》中也对“毛伯成诗一卷”、“百国诗四十三卷”等作品集何以被编入总集存有疑问。对此,文章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序与《隋书·经籍志》总集之小序所述进行比较,并对《隋书·经籍志》总集中的多个作品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隋书·经籍志》总集的概念与《四库全书总日提要》总集的概念,与我们现在所理解之总集的概念有所不同;后两者的“总集”是单纯的总而集之,而《隋书·经籍志》总集是“选而集之,而后总为一类成为总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编纂于清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煌煌二百卷,是我国传统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一向为研治传统学问者视作治学门径.然因其规模宏大,书成众手,错漏之处难免,前辈学者已多有订正.作者据平日翻检研读过程所见进行若干疏误辨正.  相似文献   

17.
也谈《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认为《隋书·经籍志》记载的荀勖《中经新簿》四部之下的十四个名称,实际上是其分卷名称,不是真正的小类。但丙部对史书的初步区分、《皇览簿》独为一卷、丁部图赞之分,在目录学史上很有意义。《中经新簿》只收录了十六卷佛经,并无包括"佛经书簿"二卷之可能。  相似文献   

18.
汉代扬雄的《方言》是第一部记录汉语俗语的语言学著作,然而历代沉寂无闻。到了清代,戴震对之特别推崇,其《方言疏证》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多有开辟,如“经字互求”、“因声求义”与“义例归纳”等诸多方法,引起了乾嘉及其后学者的普遍关注,由此掀起了俗语言的研究热潮。戴氏启人智慧的深沉之思,足以沾溉后学,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9.
编纂于清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煌煌二百卷,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我国传统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一向为研治传统学问者所重,视之为治学门径。然因其规模宏大,书成众手,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前辈学者已多所订正。本文即笔者于平日翻检研读过程所见其若干疏误及辨正。  相似文献   

20.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1年第1期曾发表鲁海先生《丁耀亢著述考》一文,对明末清初开诸城“一邑风雅之始”的文学家丁耀亢及其著作进行了考述。该文考证的丁耀亢著述有:《逍遥游》二卷;《陆舫诗草》五卷附陆舫诗补遗;《椒丘诗》二卷;《江干草》一卷;《归山草》一卷;《听山亭草》一卷;《丁野鹤诗抄》十卷;《出劫纪略》一卷;《续金瓶梅》十二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