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宋诗》册一○卷五七九页六八○四张经《王质过洞庭》,出《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一引《岳阳楼集》。此诗又见《全宋诗》册四六卷二四九九页二八八九五王质,题作《过洞庭》,出同。核《永乐大典》原书,方知《全宋诗》张经处误以“王质过洞庭”为诗题,而《永乐大典》于此诗前引张经《岳阳楼集》录其《岳阳楼望洞庭》一诗,故有此误。另《全宋诗》册二五卷一四三三页一六五○六汪藻《尤袤大暑留召伯埭》,出《浮溪集》卷二九。《浮溪集》乃《永乐大典》辑本,此诗已不见于今存《大典》残本,实际当断为“尤袤《大暑留召伯埭》”。《全宋诗》册四三…  相似文献   

2.
《三国志》卷一五《魏志·司马朗传》记司马朗卒年,“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潘眉《三国志考证》卷四:“太祖以建安元年拜司空,辟朗为司空掾。朗时年二十二,至建安二十二年卒,止有四十三岁,传误。”以曹操拜司空时间,来界定司马朗入仕时间,由此来推导其卒年,是潘眉所持依据。梁章钜《三国志旁证》、卢弼《三国志集解》对潘眉说皆做征引。  相似文献   

3.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1,(1):114-120
清人黄以周等人从南宋人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中摘录史文,编成《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六十卷。今残本《永乐大典》所收录的《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还残留今本《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所未有的史文,凡计四条;亦有今辑本《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未能收录的条目两条,共计一千余字。黄以周等人在利用《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辑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时,未能从《永乐大典》里把此部分史文辑出。另外,黄氏亦未把今本《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全部史文摘抄出,还是有所缺漏。经核对两书,发现近有二千五百字左右的遗漏,此部分文字集中于《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八、卷一二〇,应是黄氏等人之"无心的缺漏"。此部分遗漏的文字,抑或有益于补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  相似文献   

4.
《全宋诗》册二四卷一四○八页一六二一四卢襄《登三贤堂》诗三首,出《西征记》。又见《全宋诗》册一三卷七三三页八六一二韦骧,题作《过笠泽三贤堂诗三首并序》,出《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六引《钱塘韦骧集》。韦骧著《钱塘韦先生文集》,查清丁丙刊瓶花斋吴氏影写宋乾道本,并无此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传记类存目六《西征记》提要云:“宋卢襄撰。襄字赞元,观其自序,盖衢州人。此书载于《锦绣万花谷》前集之末,不知何人钞出别行。乃襄赴京春试时纪行之作,末题庚辰仲春元日。案北宋凡三庚辰……惟哲宗元符三年庚辰有李釜榜进士,则是人应…  相似文献   

5.
《全宋诗》册三六卷二○一五至二○四四收王十朋诗三十卷,其中有些诗误收在他人名下。《全宋诗》册二○卷一一九○页一三四四九宋肇收《中秋对月用昌黎先生赠张功曹韵》,出明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卷一七。此诗又见于《全宋诗》卷二○三六页二二八四一王十朋,题作《中秋对月用昌黎赠张功曹韵呈同官》,出《梅溪先生后集》卷一三,诗中“去年今日行役苦,浪叟谿边宿逢雨”下有自注:“去岁中秋宿瑞昌驿元次山旧隐处。”而《全宋诗》卷二○三三页二二八○一收王十朋《中秋宿瀼溪驿(瑞昌县)》二首,与诗中自注相符,此诗当为王作,宋肇处应删。《全宋诗…  相似文献   

6.
《全宋诗》册一二卷六六四页七七六九吕陶《范才元参议求酒于延平使君邀予同赋谨次其韵》诗,出《净德集》卷三二。此诗又见于《全宋诗》册三一卷一七八五页一九九○四张元干,题同,出《芦川归来集》卷二。考吕陶(1028—1104)为北宋人,张元干(1091—1131)为南宋人。查苏籀《双溪集》卷三有《次韵范才元中秋夜》,李处权《崧庵集》卷一有《送范才元》,吕本中《东莱诗集》卷一九有《送范才元》,且张元干诗中另有《次韵范才元中秋不见月》,此四人皆南宋人,范才元与他们同时。吕陶《净德集》乃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辑,故有误,此诗应为张元干作…  相似文献   

7.
正一、龚茂良生年考龚茂良卒年,《宋史》有明确记载。《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三:"(淳熙五年)闰月……壬寅(十日)……龚茂良卒于英州。"(《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668)《全宋诗》、《全宋文》、曾枣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据此定其卒年为1178,而茂良生年,皆付诸阙如。今按:明何乔远《闽书》卷一百七《英旧志》:"龚茂良,字实之。年十八举进士,为绍兴戊午。是年莆中大魁则黄公度,亚魁则陈俊卿,林邓年  相似文献   

8.
一、《事文类聚》中章简公为元绛而非章得象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下文简称《事文类聚》)前集卷九有十二处引章简公端午帖子词.章简公指元绛.元绛(1009-1084),字厚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知台、福、郓诸州及开封府,又为广东、两浙、河北转运使,召为翰林学士,官至参知政事.晚年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以太子少保致仕.神宗元丰七年卒,年七十六,谥章简.《宋史》卷三四三有传.有《玉堂集》二十卷③,已佚.  相似文献   

9.
《楚国文宪公雪楼程先生文集》三十卷(以下简称《雪楼集》),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又因流传稀少,历来被各朝代的藏书家诧为奇秘,但其最早的刻本,究为元刻还是明洪武刻,一直是历代藏书家悬而未决的问题。此书作者程钜夫(1249-1318),元建昌人,本名文海,为避武宗讳,以字行。其集题“雪楼”,因郢州有“白雪楼”,故以名寓之,世称“雪楼先生”。官至翰林学士,生平在翰林台省最久,故文集中《玉堂类稿》多至九卷。延祐五年卒,年七十,追封楚国公,谥文  相似文献   

10.
《浪迹丛谈》十一卷《浪迹二谈》八卷 《浪迹三谈》六卷 梁章钜 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茝林,晚号退庵。福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生,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年七十五岁。嘉庆七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礼部员外郎,湖北荆州知府,江苏、  相似文献   

11.
自古到今,人们用“明镜高悬”比喻官吏善于审察案狱判决公正严明。 辞书载: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水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杀之”。故有“明镜高悬”之说。  相似文献   

12.
《索隐》:《淮南子》云:“夫乱人者,若芎藂之与槁本。”(中华书局本1982年11月第2版,3006页。下同)按:芎藂,辞书不载。此引《淮南子》文以释《子虚赋》“穹穷”一词,与“芎藂”无涉,疑有误。检《淮南子·汜论训》,作“夫乱人者,芎藭之与槁本也,蛇床之与麋芜也,此皆相似者”。“芎藂”似为“芎藭”之误。芎藭,与“穹穷”为同义异  相似文献   

13.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3):122-124
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鸿篇巨著,是一部公认的史学典范之作,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但是李焘著述《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因种种条件的限制,书中讹误之处难免。就三处疑误之处略陈薄见,以期能够对研读和运用《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学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沈津 《图书馆杂志》1989,8(6):56-57
明祟祯刻本阎红螺说礼《阎红螺说礼》三十三卷,明阎有章撰。崇祯九年(1630)刻本。四册。半页九行十八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题“古扬阎有章含卿辑并著男台生非台、晋生昭晋参较”。前有崇祯七年许遂序、九年阎有章自序。书藏美国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有章,《扬州府志》无传。据许遂序,“今之善说礼者为阎红螺氏,红螺家世显曲台,声称籍甚,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的《全宋诗》第十二册家定国小传中说家定国是"仁宗皇祐进士"。"皇祐"误,应是"嘉祐"。嘉祐也是仁宗年号。据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22《选举志·进士》载,家定国是嘉祐二年(1057)丁酉科进士。同科进士还有眉山的苏轼,苏辙兄弟。苏辙有《送家定国同年赴永康掾》一诗(见《栾城集)卷2),"同年"即指家定国与诗  相似文献   

16.
《永乐大典》是极具文物、文献价值的宝贵文献,是辑佚补遗的渊薮,学术界对之重视有加,从中辑录出了数百首《全宋诗》未收的佚诗。不过,《永乐大典》载录的宋诗存在重名失考、失题错题、截断全诗、误冠作者、诗歌重出等讹误情形,许多诗歌被误当作佚诗为补遗者辑录,影响了《全宋诗》补遗的质量。究其原因,《永乐大典》编纂的草率、类书的性质、底本不可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利用《永乐大典》辑佚补遗的时候,需要辩证地看待其文献价值,既要充分关注,也要仔细考辨、追源溯流,以避免盲目偏信《永乐大典》带来的失误。  相似文献   

17.
《鲁迅辑校古籍手稿》第二函第四册中有鲁迅手抄之《会稽先贤著述辑存》凡五种,都是晋人的著作,它们是:贺循的《丧服谱》、《丧服要记》(附谢徽注)、《葬礼》各一卷,虞喜的《论语赞注》一卷,杨方的《五经钩沉》一卷。五种均抄自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马》。 贺循是当时的礼学大家,《晋书》本传云:“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其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贺循秉承家学,年少知名,先在地方上当过几任小官,后因陆机的力荐,召补太子舍人,后颇历升沉,他不乐仕进,多次辞谢高位,只是接受了太常一职,行太子太傅。贺…  相似文献   

18.
《白岳庵诗话》二卷,清余楙撰。余楙,字啸松,休宁人,寓居浙江嘉兴。关于他的家世、里居,我省地方文献少见记载,《安徽文献书目》、《皖人书录》竟将他误为明代人,其里居或日婺源(一),颇为错谬。本书卷端作者即日“余家世新安”,卷下又曰:“故里洽舍村,依鹤山而居。”查康熙《徽州府志》,  相似文献   

19.
对明末名将李成梁的卒年,学界有不同看法:万历三十四、四十三年说。《国榷》《明史纪事本末补遗》《明史·功臣世表》《续文献通考》均取前者,施和金《李成梁卒年考》指出该说法出自《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十四年六月的记载,并进一步论证李氏卒于万历四十三年(《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2期)。万历四十六年说。园田一龟认可康熙壬寅年(1722)《李氏谱系》内李成梁"生于嘉靖丙戌年(1526)七月十四日卯时""卒于万历戊午年某月某日,享年九十三"的说法,但这与《明史》本传"卒年九十"不符,他认为当以族谱为准(《李成梁と其の一族に就て》,《东洋学报》第26卷第1号〈1938年〉)。  相似文献   

20.
萧穆(1835—1904),字敬孚,又字敬甫,安徽桐城人,其著作行世有《敬孚类稿》十六卷本,是由沈曾植和蒯光典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鸠资刊成。各卷收其论说、序跋、传记、墓表、志铭、杂记等等。尤以跋三卷、杂记二卷,纠误钩沉,颇具特识。如《记田间先生年谱》,《年谱》为钱澄之少子(扌为)禄所编,所记澄之万历四十年至康熙十一年之事,离澄之卒年尚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