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选用了10项与1000m跑成绩相关指标,经逐步回归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1000m跑教学试验的因子。经过多种方案的教学试验比较,找到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方案,在短时期内较大幅度的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钟华 《体育教学》2004,(5):53-53
50m跑是学校体育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由于种种因素,现在学生的50m跑成绩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本人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如下8种有效提高学生50m跑方法:1.提高学生起跑时的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1)身体站立、下蹲、坐地、仰卧、转身或半蹲等姿势,听信号(枪声、哨声、击掌)跑15~20m。(2)上体前倾到控制不住跑15~20m。2.增大步幅,提高步频(1)查步数、跑格或跑线50~60m,增大步幅。(2)10s、20s定时高抬腿跑,提高步频。3、提高终点冲刺跑的能力(1)加长距离跑,60m、80m、100m跑。(2)快速50m、60m、80m直接跑过终点,不做撞线动作,不减速。4…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访问和逐步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选取最佳教学训练指标组合成高校女生800m跑教学的优选方案。对成绩有显著性影响的4个因素分别是1200m跑、200m跑、60m后蹬跑和50m跑。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50米跑是提高学生速度的训练内容。50米跑也被很多地方教育部门选为中考体育测试的必测项目,作为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学生50米跑成绩普遍较差,学生练习主动积极性也不高。体育教师如何让50米跑教学不再枯燥,提高50米跑的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参与、主动尝试练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现根据笔者多年的50米跑教学经验,在此抛砖引玉,向大家介绍50米跑趣味教学九法。  相似文献   

5.
莫洪 《体育师友》2003,(4):53-54
快速跑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一项主要教材,它对于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快速跑教学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速度和灵敏性,提高快速跑的技能水平和快速奔跑的能力。另一方面,巧妙的快速跑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快速跑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快速跑教学活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速度耐力是决定400m跑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选用科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400m跑优秀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速度耐力的能力,这对提高湖北省400m跑优秀运动员比赛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适应公体课教学的需要,克服在800m跑教学训练中存在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力争在短时问较大幅度的提高高校女生800m跑成绩。本文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访问和逐步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和验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最佳教学训练指标组合成高校女生800m跑教学的优选方案,为其进行800m跑教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适应高校公体课教学的需要,克服在l000m跑教学训练中存在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力争在短时间较大幅度的提高男生1000m跑成绩。本文在文献资料研究和调查访问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和验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最佳教学训练因素指标组合成高校男生1000m跑教学的优选方案,为其进行1000m跑量化教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雷艳云 《体育学刊》2000,(6):122-124,126
采用正交实验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提高初三男生50M跑成绩的教学方案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影响50M跑成绩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绝对速度、速度力量、加速能力、速度耐力,最优教学方案为A1B2C2D2;同步教学对比实验后,新教学方案不仅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李鹏 《中华武术》2023,(3):40-41
跑步训练是体育运动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其中中长跑运动考察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和各项技能的掌握。教师在教学时应关注中长跑的运动特点,设计训练方案。教学与训练时,可以利用重复跑训练法培养学生的耐力,利用让距离训练法提高学生的速度,利用短距离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力量,利用模仿示范教学提高学生掌握中长跑运动的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初三女生800 m 跑对学生体能要求很高,要求有较好的速度耐力。800 m 跑是以无氧代谢为主要特征的运动,而无氧训练是提高人体无氧代谢机能的重要手段,所以提高无氧训练水平是提高800 m 跑成绩的关键。因此体育教师在女生800 m 跑的教学时,不仅要重视800 m 跑的技术、战术、心理等方面的教学,重视有氧代谢的耐力训练教学等,还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无氧训练。一、决定无氧训练效果的  相似文献   

12.
辽宁师范大学学生体质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雪莹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3):66-67,71
对2000年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高校及全国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我校男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辽宁省高校学生体质调查统计结果基本一致,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全国高校学生相比,女生除肺活量,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全国学生,且身高、体重、胸围、50m跑、立定跳远5项指标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我校男生的身高、体重、胸围、50m跑及立定跳远5项指标均优于全国学生,除胸围外其它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肺活量和1000m跑2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学生,1000m跑与全国男生相比(P<0.01)有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据此提出增强我校大学生体质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一、50米快速跑的教学价值50米快速跑是小学体育走和跑教材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快速跑教学,不仅能发展学生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能力,还是通用的检验学生位移速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快速跑的技术分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四个部分。它的动作方法是用站立式起跑,跑出后迅速加快速度,并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相似文献   

14.
龚华 《体育教学》2003,(5):54-54
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因素。有效地利用体育场地的独特优势,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弯道在短跑(50m)中的应用作如下分析:短距离跑包括50m、100m、200m、400m(非正式),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跑完全程,必须处于高度的身心和谐统一状态,才能跑出好成绩。拿50m来说,教师习惯采用在直道上训练,一再强调学生以最高时速冲过终点,但仍出现部分学生没有真正跑过终点,或者学生虽过终点但在终点前明显放慢了速度,练习效果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试采用“弯道+直道”的方法进行练习,发现练习效果比单从直道上训练要…  相似文献   

15.
400m跑是初中田径教学中的一部分,但很多初中学生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400m跑不光要保持一定的速度,还要在保持速度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耐力。而往往大部分学生只在起跑或冲刺跑中保持了速度,在途中跑时缺乏速度耐力,因此很难达到理想成绩。笔者通过采用一段时间的追逐跑教学法,使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85、1995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各时期我国城乡学生形态、机能、体能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地定量研究,动态分析20年全国城乡学生体质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主要研究结果:(1)近20年城乡学生生长发育持续提前,城市学生各项形态指标生长水平高于乡村,身高城乡差距缩小,体重、胸围城乡差距加大;(2)城市学生肺活量水平高于乡村,城乡学生肺活量20年持续下降,前10年乡村学生下降快、后10年城市学生下降快;(3)乡村学生800m、1000m跑水平高于城市,城市女生50m跑、仰卧起坐水平高于乡村,其他素质城乡学生水平波动较大;(4)城市女生50m跑20年持续下降,城乡学生800m和1000m跑、城市学生50m×8往返跑20年加速下降,其他素质20年间有增有降发展极不平稳。  相似文献   

17.
50米跑是一项典型的田径基础运动,诸多体育课程均将50米跑列为检测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素质的重要内容,传统的50米跑教学体育教师还将50米跑速及其相关的基本技能作为技评和达标考核的指标。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当对50米跑进行多元化理解和另类化的解读方能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对田径的练习兴趣、促进参与的新50米跑。为此,笔者作出如下设计与尝试。  相似文献   

18.
<正>50m×8往返跑是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测试学生耐力的项目,在课堂教学与测试中发现,小学生在进行50m×8往返跑时在绕杆技术、体力分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以致影响成绩。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结出了一系列提高50m×8往返跑成绩的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生50m×8往返跑的成绩,也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辛爱平 《体育科研》2004,25(4):71-73
通过一学年实行足球选项教学后发现:以足球运动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实验班与采用多项教学内容为形式的对照班相比,在50m、立定跳远,800m和1000m等身体素质指标及12min跑机能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总体优于对照班。实行足球选项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身心均能产生良好的影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专业排球脚步移动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排球脚步移动的教学,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评判、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影响脚步移动速度的有关身体素质入手进行定量分析,并探讨其影响效应强度次序,遴选与确定检查性测验项目体系,构建动态数字模拟模型及教学水平的评定标准体系。研究表明,影响排球快速移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是36m移动、30m跑、立定三级跳、曲线跑四项指标,并据此归纳和设计排球快速移动教学的原则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