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体育经营法制化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规范的体育市场环境,我国的体育产业仅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更需要相应的法规来规范各类市场行为。探讨了对体育经营法制管理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我国体育经营管理的现状,提出对体育经营进行法制化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挖掘及逻辑推理法对体育院校辅导员不同的管理行为及与学生管理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院校辅导员所运用的管理行为,主要有规范型、个人情意型、动态平衡型三种;规范型管理行为引起学生对辅导员的心理接受程度较低,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益;而动态平衡型管理行为可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而管理效益评价方面,采用规范型管理行为学生支持率普遍较小,而采用动态平衡型管理行为的辅导员学生支持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法制化是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体育俱乐部普遍存在诸多法律问题:产权关系不清,责权不明,法律关系模糊,管理不规范等。提出了俱乐部法制化发展方向:制定专门法规,加强法制教育,完善法律监督,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4.
我国武术馆校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走访座谈法、实地考察、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主要结论:人国武术馆校的发展走过了恢复、发展,规范3个阶段。全国武术馆校发展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自办型,联办型,股份型。目前武术馆校发展的特点:主体意识强,责任明确;组织制度健全,封闭管理有力;办学条件改善,办学渠道多样;文武教学兼备,学生全面发展。当今武术馆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武术馆校审核、审批不规范,发展失控;武术馆校的名称不规范,虚假广告严重;教材内容不统一,武术教练员水平偏低。今后武术馆校发展的基本对策;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规范审批手续;加强管理力度,实行动态的等级管理办法。积极引导,大力扶植,充分调动竞赛的杠杆作用,使武术馆校既遵循教育规律,又遵循市场规律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高尔夫球会,管理是一项团队工作。在不同管理阶层中,董事会、会员、主席和总经理都各有其权力和职责。不理清这些角色的权责,当球会需要作出决策时就会出现混乱。决策层的方向、方针朝闻夕改便变得顺理成章。没有一个规范稳定的管理架构,不仅严重影响办事效率。更对球会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脑的普及,使用电脑打印的日戳应运而生,但各局所的电脑日戳形态各异,甚不规范,笔从国内包裹单上收集到一些,供大家欣赏,并请国家邮政管理部门尽快下发标准软件,以供各局所打印的日戳统一、规范,保持其应有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初期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存在着三方面主要的问题:一是体育机构不健全,二是体育竞赛组织不规范.三是运动员培养机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管理的若干问题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高水平运动员的“学训”定位问题、学分制问题、运动员文化底子差问题、过程管理问题,并提出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下,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应有自己的特色,考虑国家和高校利益的整合,从育人的角度出发,规范高校的入学途径。学分制的实施尚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应加强过程管理,以保障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管理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雅坤  王跃 《体育世界》2008,(7):113-115
以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健身中心和原力健健身俱乐部为研究对象,笔者希望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走方法,从环境氛围、设备设施质量、安全、劳务质量等几个方面对其服务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力图发现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管理中的不规范化现象,结合体衣管理学原理,分析和总结其成功与不足,对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管理正规化和管理的新概念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为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促进中小型健身俱乐部持续、健康规范化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提高奥运志愿者管理质量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运志愿者是奥运会社会形象的代表者,也是奥运会能否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者,然而如何做好志愿者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促进奥运志愿者的服务水平,这是目前摆在我们眼前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人文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我国奥运志愿者数量规模庞大、人员构成多元、个体目标分散双及群体规范的非强制性等特征,提出了强化奥运管理主体的同一性,提高志愿者的责任心等五个方面的具体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8支甲级女排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我国女排士气的团体目标一致性、团体内部结构、教练员领导方式和需要的满足4个因子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文章认为:强化运动队团体目标确立过程的科学性和运动员的广泛参与;注意以运动员为本的需要和动机管理;加强运动队的文化建设;重视奖金分配及提高教练、管理者的素质等,都是新形势下提高运动队士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的目标结构特征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不同类型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目标结构、特征的初步调查及评价研究,指出:我国不同类型高水平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目标设置数量多、兼顾任务杂且目标内涵雷同,呈现多元性、层次性、冲突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与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伟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2):239-241
对近些年来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目标与定位、现状及其对策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从管理学、训练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与发展问题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冰球运动员团队凝聚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文  侯文才  侯爽 《冰雪运动》2011,33(3):24-26
在冰球比赛中,发扬团队精神是制胜的重要因素,为了培养和提高团队凝聚力,必须从加强文化学习和思想教育塑造共同的理想,建立开放式、学习型沟通与交流渠道,建立良好的管理方式,明确的训练任务与比赛目标、制定适宜难度的训练计划、开展必要的训练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15.
冰球项目构建团队凝聚力的核心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冰球队的团队凝聚力不仅会影响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态度、行为和绩效,而且会影响集体管理工作、训练活动和比赛过程的整体效果。团队凝聚力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础,实现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完成比赛任务的保证,构建冰球队凝聚力的核心价值可激励每个队员遵守社会准则,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运动员完成任务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6.
结合多年运动队管理工作实践,对新时期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应采取的相应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诸如以人为本、准确定位、明确目标、准确把握时机、融入训练比赛全过程等经验之谈,不乏真诚和时代特征,对当前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确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与实地考察等方法,基于体教融合视角,研究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经验,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经验:整体化,NCAA竞赛体系的资源整合;专业化,专职教练员配置助力专业化发展;系统化,目标一致性的系统化管理;科学化,科学训练与备赛助力训练质量提升。对我国的启示:赛事整合,构建中国特色高校高水平体育赛事体系;专业提升,专职教练员团队促进运动队专业化建设;系统管理,竞技成绩目标驱动运动队系统化构建;科学训练,协调"学训"关系,提升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竞技体育训练中,"向管理要成绩"已是诸多运动队老生常谈的话题,而队伍管理与运动成绩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一个队伍要想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工作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能经得起重大比赛的考验,具备敢于打硬仗、打胜仗心理,就必须在运动员长期的训练与生活中建立和制定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贯穿运动员的训练与生活,严格地执行与落实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与培养,让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促使运动员的比赛与训练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本文从培养足球运动员的团队精神的角度,先后探讨了什么是团队精神,对足球运动员进行团队精神培养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足球运动员的团队精神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Squad management, injury and physical, tactical and technical match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in a professional soccer team across five consecutive league seasons (2008–2013, 190 league games) with specific focus on a championship-winning season (2010/11). For each player, match participation and time-loss injuries were recorded, the latter prospectively diagnosed by the team's physician. Defending and attacking tactical and technic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vestigated included ball possession and possession in opponents' half, passes, forward passes, completed passes and forward passes, crosses and completed crosses, goal attempts and goal attempts on target, successful final third entries, free-kicks and 50/50 duels won/lost. Physical performance measures included total distance and distance covered at high-speeds (≥19.1 km/h).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2010/11 season, squad utilisation was lowest potentially owing to the observed lower match injury occurrence and working days lost to injury thereby increasing player availability. In 2010/11, the team won both its highest number of points and conceded its lowest number of goals especially over the second half of this season. The team also won its highest number of games directly via a goal from a substitute and scored and conceded a goal first on the highest and lowest number of occasions, respectively. While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MANOVA) detec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me attacking and defensiv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cross the five seasons, these were generally not distinguishing factors in 2010/11. Similarly, univariate ANOVA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unning distances covered across seasons, but the trend was for less activity in 201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