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高度,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强调“培养语感,注重积累,加强背诵”。并提出各个学段背诵的内容与数量。由此可见,新课程愈发地重视和倡导学生的语言积累。司马光说:“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现代作家梁衡也言:“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可见要学好语文。背诵积累是很重要的。为了使学生喜欢背、背得快、记得牢,笔者就这个问题做了尝试。积累了一些背诵的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背诵是记忆之母,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硬件”。正如洪镇涛所说:“语文这东西,不背是不行的。我们学语文,要背,而且要大背。”那么,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背诵呢?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数诵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背诵能帮助思考,思考须借助背诵。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让学生很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活动。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尽管自己用心背了,但就是记不住、背不全。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布置...  相似文献   

4.
余秀丰 《学子》2004,(12):39-39
背诵课文是语文教学的教学手段,是学生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法宝。有一则外国谚语说得好:“能背诵多少书籍,就能获得多少知识”。但不少学生一提背书就“头疼“,对背书产生畏惧心理。那么,教师应如何树立学生背书的信心,解除他们背书的畏惧心理呢?笔者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示范背诵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各年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默读、背诵 ,特别提倡多背诵一些诗文。如何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呢 ?我本着“跳一跳 ,摘果子”的教学思想 ,设计了一张名为“聪明果”的背书表。背书表的左侧版头张贴了“一盆红柿子”的剪贴图和用彩色纸剪成的“聪明果”三个字。  背书表的横栏填写所背诵的篇目。我把课文篇目分三个层次编排 (意为过“三关”) :第一层次为课本指定要求背诵的课文 ;第二层次为较难背的课文 ;第三层次为最难背的课文。规定每过一关的前 15名 (约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 )获三颗星 ,第 16至 3 0名获两…  相似文献   

6.
理清思路 ,把握线索。背诵前 ,学生先理清文章思路、层次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 ,有利于提高背诵效率。如背《隆中对》时 ,就可从论曹操、论孙权、论荆(州)益(州)、论刘备四个方面去记忆。集中精力 ,边背边想。只有集中精力 ,记忆材料才会形成兴奋中心 ;边背边想 ,读想结合 ,才能心领神会 ,达到牢固记忆的效果。激发兴趣 ,进入情境。朱熹说 :“不入情 ,所读之文决不能记 ,记亦不能久也。”如背诵《海燕》时 ,首先就得体会这首散文诗的内容与意境。一旦学生产生了兴趣 ,进入了角色 ,背诵的难度将大大降低。寻找关键词。抓住关键词就像…  相似文献   

7.
从课堂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背诵练习,是背诵训练能收到实效的基本保证。把背诵练习完全放在课外,一是容易放任自流,二是使学生产生“给老师背书”的心理,不利于提高背诵的自觉性。采取课堂练习形式,说说背背,有助于消除这些弊病。二、善于培养学生背诵的兴趣,把学生引到文章的“规定情境”中来,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绝无旁骛。可以从启发提问或表情朗读入手,可以搞小型比赛或听录音,还可以运用教师所熟悉的其他方式;但关键的一条是教师的示范作用,即不仅能随时指出学生背诵中的错误,而且能流畅地背诵全文。三、朗读是背诵的准备,一定要首先读好,除了字音准确而外,还要把轻重、停顿和语气处理得恰当。必要时教师可以一句一句地领读。四、指导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维的层次——主要段落中的层次。这一点之所以显得格外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数诵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背诵能帮助思考,思考须借助背诵。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让学生很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活动。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尽管自己用心背了,但就是记不住、背不全。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布置的背诵内容的增多,再加上课时数少,教师赶教学进度,就容  相似文献   

9.
恐惧一刻     
"背(贝)克汉姆'、'小背篓'",老张--我 们可亲又可畏的语文老师,又开始叫各个背书 小组的名字准备背诵了!这个背书可不一般,因 为总是在礼拜五进行,所以我们都叫这是 "周末大背诵"! 前几天,老张宣布为了提高我  相似文献   

10.
前些天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给我们安排下一个机动作业,那就是背诵古文《鸿门宴》。我平时怕背书,尤其怕背古文,但这是作业,怕也得背。 晚上,台灯的光并不明亮,我看着一大篇古文,字儿密密麻麻地挤在巴掌大的纸里,足有好几页,我的心早已灰了一半。我读着,死记词句,“之、乎、者、也”,背起来自然是坑坑洼洼的,记得下段忘了上段,没有热情,没有滋味。威风凛凛的霸王被我背成了哼哼嗤嗤的懦夫。背来背去,就像硬着头皮尝“鸿门宴”上的一道道冷菜,口感实在太差。 后来,我发现这样背书,心又硬又冷,字是冷的,句也是冷的,无法…  相似文献   

11.
提高差生的语文背诵能力,可采取多种手段与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采用“刺激手段”:选择课文精彩片断,进行计时比赛,看谁在单位时间内背得快,背诵熟。以提高背书兴趣。比赛后,要求不看书,模仿背诵的片断写短文。  相似文献   

12.
沈铁 《现代语文》2008,(12):27-27
朗读与背诵是最实在、最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经常读背会使人的知识越来越充实,大脑越来越聪颖。“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读”占鳌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读背这个重点环节,以人为本,正面引导,采用激励性的评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练点“背功”。选一些精采的章节或短文让学生背诵,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通过背诵能使学生再三揣摩、细心品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开阔学生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的文章,特别是文言作品,要学生一下子学得很明白是不大可能的,由教师先讲一讲,再让学生背诵,起初可能似懂非懂,但时间久了,多背几回,就会逐渐领会的。一些学生往往不愿意背诵,说背书难,花了不少工夫还背不会。因此,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明背诵的好处外,还要在方法上作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一我校过去对背诵的检查,一直是在语文的自习时间(一般在早自习)内由教师抽背,因为时间有限,每次至多抽背十一、二人,背诵后不予评分。这个作法,至今约有十年之久,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不能令人满意。经常听到学生说“背书难”,有的则认为背诵是浪费时间,没有什么好处。因此,读书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一部分学生在写作上长期存在着层次  相似文献   

15.
不读书、不屑于读书正在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时尚”或者说“时髦”。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朱自清先生就曾指出:“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本文即针对目前学生不重视读和背的现象,谈一谈两者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朱莉 《文教资料》2005,(3):116-117
背书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一种传统方法。也是语文教学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语文基本训练的一种手段。中学生要多读、多背点书。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背呢?该背哪些文章、背多少?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要告诉学生明确的背书要求和具体的背书方法。背书要求可分为下列几点:首先,要背名篇,特别是我国大量的古典诗词和散文。语文课本中精选的这些古典诗文,意境优美,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譬如《岳阳楼记》、《师说》、《六国论》、《梦游天姥吟留别》、《归园田居》、《登高》、《锦瑟》等古典诗文,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这些出口成章的学…  相似文献   

17.
书要成诵     
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背诵是记忆的体操,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硬件”。正如洪镇涛先生所说:“语文这东西,不背是不行的。我们学语文,要背,而且要大背。”古往今来大凡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熟读成诵的高手。巴金十几岁时就能背诵几部书,《古文观止》能倒背如流。他曾深有感触地说:“这二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  相似文献   

18.
背诵是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积累语言、丰富知识、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背诵要讲究方法,除了必要的“练”以外,还需巧妙的“训”。一、理清层次背诵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往往有较强的逻辑性。指导学生背诵,教师可先让他们理清层次,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层次分明,写夏...  相似文献   

19.
乍看来,真是一个荒唐的题目,其实也并非故作惊人之笔。 如果只是要求学生记忆现成知识,大不了就是背书呗!“人之初。性本善。”“子曰,学而时习之。”读书人的前辈都是这样背的,知识层次高一点,照背也不难;如果要教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果实”的概念,只要学生能概括到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贵刊1986年第五期所载《形体相同,音义各异》一稿拼音上有严重错误。“背书”、“背诵”、“背包”三个词中的“背”应当读第四声,bèi。“乐观”的“乐”应当读lè,却误列入yuè的项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