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县级电视台要通过充实内容、创新形式、强化监督等手段,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节目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成为好声音的传播者、正能量的传递者。  相似文献   

2.
赵鹏 《青年记者》2008,(9):17-18
当一名记者,是我从童年就萦绕在心中的一个梦想。记得从记事起,每天早晨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的,是早上6:3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音员葛兰和夏青激昂宏亮的声音。听这个节目,是共心时政的父亲每天起床后的头一件大事。要知道,在“文革”时期,物质生活贫乏的中国人,来自中央的声音,毛主席的号召,往往支撑着人们全部的精神世界。在那个非常的年代里,少年的我,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自我培养着新闻细胞,滋生着一个少年人的新闻记者之梦。  相似文献   

3.
牛晴晴 《新闻世界》2014,(4):219-220
1959年,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对“自我呈现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每个人总试图在社会情境中保持适当的印象,以求得到肯定的评价。社交网络出现后,人们逐渐将社交活动转移到互联网上,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系统来构建自己的形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日志进行自我呈现的行为的研究,总结了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使用日志进行自我呈现的特征和效果,探索了“自我呈现理论”的新意义和在网络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励志类图书的热销,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与社会人群的心态变化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被唤醒,渴望成功和实现自我价值。但在人们谋求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挫折和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人们需要成功方法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义 《声屏世界》2017,(9):31-32
播音主持是声音的艺术.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实践中对声音之美的感知需要美感意识,美感意识是贯穿播音主持创作全过程的感知状态.播音主持是抽象的思维活动,积极的美感意识能激发创作者的感知力,提高创作者的表现力,能调动声音的潜能、提高声音的魅力,增强作品的传播效果.美感创造能力是一名播音主持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6.
鸟类天生能够自我恢复损伤的听力。人类听力的恢复机制也依然存在,而且有可能被重新唤醒  相似文献   

7.
像中国这样超巨型的社会,每日都可能出点问题;频繁出现局部的、小的乃至中等程度的危机,都属于常态.持续地处于这样的挑战之下,政府要提高执政能力,笔者认为信息是关键--它在大系统的运转中起着调节器的功能,决定着该系统里其他类的资源能否在适当时刻被适当地调动到适当的部位,以适当的方式来运用.决策者不可能在低素质的、更不用说错误的信息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音乐节目主持人不仅要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更要在发挥自我个性的同时,谙熟音乐广播传播的规律,精通与听众沟通与交流的技巧。而语言、音乐与个性风格正是音乐广播中传播与沟通的三大要素。一、广播传播信息依靠的是声音符号,主持人如何使自己的节目语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任何信息(图书、资料、文件、广告、档案等多种媒体形式)均是人们对人文和自然界事物及其演化过程形象或抽象地记载和描述.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中要不断地充实各种各样的信息,才能提高事物鉴别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干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千 《视听界》2009,(6):113-113
电视节目不是简单的声音加画面,而是声画合一,互为补充、延伸。在电视配音的过程中,配音者要不断地调整好生理和心理、气息和声音、感情和技巧的状态,在声音的塑造上,努力把自己从本色转换到角色,从而进行符合节目要求的性格表现和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尽管人们迅速遗忘过去,然而有一种能唤醒人们童年深沉记忆的母题——故事,却以片断、段落在残存着。吴文昶,这个生活在江南水镇的故事大王,没有被人们遗忘或者说没有从脑际彻底退却。享有“故事大王”荣誉者,据说要有三个条件:讲的故事至少要在千场以上,听众要在一百万次以上;创作发表的故事作品至少要在  相似文献   

12.
无论你自己还是你们全家,都可以通过独立或互助的方式进行“磨快刀锯”的充电更新。 自我充实的方式包括:你可以进行运动锻炼、吃保健食品、调节自身紧张状态(身体方面)。你可以定期参加社交活动、建立友谊、帮助别人、感情投入、创造协作增效的机会(社交方面)。你可以阅读、想象、计划、写作、开发智力、学习新的技能(智力方面)。你还可以作祈祷、自我反省、阅读启发灵感的书籍或宗教文献,并更新与你相关的责任和义务(精神方面)。每天在上述四个方面自我充实更新将帮助你培养个人才能。并提高你在生活中养成习惯一(积极处世),习惯二(先定目标后有行动)和习惯三(重要的事情要先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编辑,是新闻传播中起着中介作用的社会角色。他一头连着新闻作品的作者,一头连着关注新闻的受众;他要传达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声音,又要接收来自社会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声音,又要接收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民情及受众的反馈信息。要做好被传者、传播者、受传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编辑就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进行角色换位,以最佳方式传播新闻,能较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就报纸而言,编辑的角色换位最常见的是领导角色、读者角色、记者角色换位。 一、领导角色换位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时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需要编辑有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把握能力,对新生事物的洞察力,并通过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领导机关的意  相似文献   

14.
全媒体框架下,纸媒记者既是传统意义的新闻记录者,又要具有电视人的画面感觉和新闻剪辑能力,真正完成此项升级,并非一朝一夕的概念吸纳,更要有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升级系统。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80年代,"编辑学者化"的问题被相关学者提出,对于这一观点,有反对的声音,也有赞同的声音。一直以来,我们对合格图书编辑的定义,是既要成为"杂"家,又要成为某专业的"专"家,但是专家与学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新的形势下,图书编辑要想提升自身的学者素养,就必须要让自己朝学者化方向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编辑学者化与图书编辑的新要求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6.
沈升 《视听》2022,(3):40-42
青年是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性推动力,国家正积极为青年拓宽阶层流动的外部渠道.然而由于价值观教育引导的不足,部分亚文化青年缺少参与社会事务的内部推力.青年亚文化群体在表达自我观点与进行自我表演的基础上获得他者的凝视,在看与被看的双向互动中构建群体身份,以降维交流的方式满足自我的认同诉求.基于对青年亚文化群体自我诉求的研...  相似文献   

17.
当一名记者,是我从童年就萦绕在心中的一个梦想.记得从记事起,每天早晨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的,是早上6:3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音员葛兰和夏青激昂宏亮的声音.听这个节目,是关心时政的父亲每天起床后的头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8.
跨性别者(常称为变性人)是一个性别少数群体,因而在媒介上他们的声音也十分微弱,少有从传播学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本文以Facebook上一个公开的跨性别者群组为例,来探讨跨性别者在社交网络上如何进行自我表露,如何构建身份认同。结果表明,他们在网上会更大胆地进行自我表露,而跨性别者的网络社区对他们起到了支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帮助政府去探索老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努力解决老龄事业发展中暴露出来的多层次矛盾,通过个案的揭示,提醒、唤醒和惊醒更多的老年人去维护自己的尊严,保障自身的权利,是老年类报纸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为此,老年报要想方设法在不同类型的报道中,把相关的政策法规、章程制度融进所要传递的信息,用最快捷的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最生动活泼的形式,最具体可感的形象,给老年群体送去政府的声音,在政府和老年人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图书馆工作的实际出发,阐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图书馆工作的辩证关系.指出了在图书馆工作中,要实现自我价值,发展自我,首先要正确选择和认识自我,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完善自我、创造自我,最终才能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