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抓住课堂意外、超越课本生成、在问题中生成、利用错误资源生成等方式,预设文本静态弹性,关注课堂非预设性生成,有效提高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课关注动态生成,要求教师在做好充分预设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把握教育机智,善于利用课堂有效信息和各种资源;鼓励学生灵活探究,促进生成。并不断实践、反思,以构建灵动、活力的思想政治课堂。  相似文献   

3.
赵丽 《语文天地》2015,(8):34-3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用预设来组织课堂,又善于借助课堂的"变化"因素来构建灵动的课堂,已是一种趋势。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生成是形成和建构,是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目的,预设应为生成服务,二者相辅相成。一、预设要考虑全面1.问题设计要巧妙生成性的问题预设,应注重学生群体的最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关注动态的生成,关注人性情怀。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课前精心预设——全面分析学情,构建弹性教学方案,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才能在课中机智地用活预设、整合预设乃至放弃预设,从而收获生成,让智慧的光芒闪烁课堂,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非常关注并提倡课堂动态生成.但是,关注生成并非就是完全否定预设,只要有充分的预设,阅读教学就会有精彩的生成.针对目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主要问题,留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和弹性,提高课堂效率;合理预设,及时挖掘课堂上学生生成的有效资源,关注学生的发展,让阅读教学焕发生命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教学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动态生成系统。数学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成功的课堂应是在有效预设的基础上追求动态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观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关注课堂中生成的精彩。但也有不少教师觉得预设和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是一对矛盾体,犹如跷跷板: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动态生成多了,预设就没用了,对预设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开始怀疑,生怕预设的教案束缚教师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实践证明,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不确定的,它虽然可以预设,但不能强行规定,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信息,关注教学动态发展的过程,抓住学生知识动态生成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使这些信息成为推动教学动态生成的重要资源,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一、精心预设,引领生成课堂预设简单说就是教师打算怎样上一节课,这种"预设"不是对教学过程的全部细节进行预设,而是站在宏观角  相似文献   

9.
谢飞祥 《中小学电教》2007,(12):100-100
<正>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于意想不到!确实,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的生成信息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资源。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积极收集生成的信息,而且要学会辨别哪些生成信息是有价值的,如何有的放矢地选择、开发、整合、提炼这些信息,调整预设,  相似文献   

10.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而生成则是预设的升华,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关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更有利于师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效的课堂就是让预设和生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预设的基础上关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本着一切为学生的宗旨,运用合理的方法将预设与生成进行有效整合,使语文课堂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1.
生成教学是指在多种预设情况下,关注师生的动态合理的课堂需求,师生一起或动态地达成预设性目标,或动态地进行当堂设计达成生成性目标。任何淡化"预设"的生成教学观念都是不完善的,把意外生成性资源作为生成教学的唯一追求亦是不尽合理的。教学中要从预设、生成、评估三方面来探讨生成教学的有效策略,并积极运用,从而发展师生的个性与潜能,使课堂具有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只有以学生学情为基础,才能优化课前预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其主动获取知识。同时,课堂是动态变化的,教师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变动预设,而不是一味执行预设。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既需要关注学情,弹性预设,还需要关注课堂,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倾听,随时捕捉信息,选择有效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相似文献   

14.
羊军 《中国教师》2010,(12):30-31
<正>新课程下的课堂更加关注并提倡动态生成,面对难以预料的课堂动态因素,教师不仅要凭借高超的教学机智进行艺术调控,更要注重课前精心的预设。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信息资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开放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预设"和"预设生成"外,往往还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信息材料,即非预设性生成。教学中若能及时捕捉并有效利用这些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将会活跃课堂,进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实实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堂不仅要调控好课堂,维持必要的课堂秩序,还要有一双慧眼,透视课堂,敏锐捕捉动态生成中有价值的信息,把它们整合到课程资源中去,并充分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整预设,让动态生成的课堂多一份精彩。"课堂有效生成"便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灵巧应对"预设"与"生成"、营建和谐有效课堂时,呼唤着教师的教学智慧。要精心的弹性预设,垒砌和谐有效课堂之基;机智地应对生成,搭建和谐有效课堂之桥;适时地引导生成,展现和谐有效课堂之美。  相似文献   

18.
叶红梅 《文教资料》2011,(11):144-146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关注动态生成,要求教师在做好充分预设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开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机智,把握教育机智,巧用课堂有效信息和各种资源,因势利导、巧妙点拨,启迪思维,促进生成,并不断实践、反思,以构建有生命的动态课堂。  相似文献   

19.
淡化课前预设,关注动态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精彩的课堂生成,绝对不是无中生有,它首先来自教学预案的精心设计。当然,任何预设随着课堂学情的变化,亦必然会出现新问题、新情况。那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预设,让预设在生成中优化,让精彩在预设中生成。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生成性动态课堂有两方面的含意:生成性指的是教师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呈现的一种真实的教学现象,它是相对课堂预设而言的;动态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操练、引领、提升等实践性、创造性和发展性的教学过程,它是相对于固态课堂而言的。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变化,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