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精神不是物质。尽管科学精神能让我们感受到迷雾中灯塔的亮光、盛夏林间石上流的清凉,不是空气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空气的空灵、洁净,并非彩云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祥云的神奇、飘荡。  相似文献   

2.
科学精神不是物质。尽管科学精神能让我们感受到迷雾中灯塔的亮光、盛夏林间石上流的清凉,不是空气却能让我们感受封空气的空灵、洁净,并非彩云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祥云的神奇、飘荡。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糖吃多了对健康有害,增加龋齿、肥胖、糖尿病等多重风险,于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了代糖饮料。很多代糖饮料的配料表里都有阿斯巴甜等人造甜味剂成分,这些甜味剂不是糖却能让人感受到甜味,让人不吃糖也能感受到吃糖的快乐,那么,它们真的是糖的健康替代品吗?  相似文献   

4.
周晓华 《考试周刊》2012,(28):186-186
随着一次次天灾人祸的发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空气不再新鲜,明白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只有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幼儿才明白应该去实施。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能明白的,幼儿环保意识的形成与提高更要从点滴的小事开始,让幼儿从身边的事情发现,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们的眼腈,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我们教师,孩子不是没有闪光点,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引导孩子们寻找优点,定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自信的力量。那一回,我没有说一句话,却让班上的学生神奇般地改变了模样。那时,我刚接任六(3)班,孩子们在学习、卫生、安全、文明礼貌等方  相似文献   

6.
听特级教师魏星老师执教的《古诗两首》(《墨梅》和《石灰吟》),能清晰地感觉到师生的生命在课堂上跳跃、舞动,课堂不是行云流水的快节奏,却让人鲜明地感受到了师生的智慧在流淌,真正感觉到了“丰富的安静”;课堂里没有教师刻意为之的预设,但却感受到了教师个人解读的深刻,引领学生一步步地走向最远的终点……看似不经意,看似不精致,细品起来却韵味十足,这也就是我们追求的本真课堂了。  相似文献   

7.
黎明     
大自然的景观变化万千,美不胜收,而能将看到的、听见的、感受到的写成文章,看到让人如临其境却不是一件易事。读完本期《花季文苑》的几篇作品,你是否会有所收获呢?  相似文献   

8.
深度学习不是个新概念,但是运用到科学教学中,却是一个新生的概念。很多教师不能较快地接受这个新理念,使科学课堂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学习,而没有深入地探究。深度学习能改变课堂的现状,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使学生感受到“我要学科学”,而不是“要我学科学”。让科学课的教学充满童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能有力地促成“我要学科学的”积极态度,并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乍一看,深刻与无痕似乎有矛盾之意,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确实很难处理它们的关系.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感而煞费苦心,其结果往往由于斧凿痕迹太重,教者讲得手舞足蹈,学生却听得不知所云,很难获得深刻的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1.
动物虽然不能与人类交流,但一些动物的行为却能给人类以思考和启迪。翠波鸟无休止地忙碌,让我们认识到攀比心理的危害;蚂蚁的集体智慧,让我们感受到团结协作的独特魅力;短喙鸟和命运抗争,则让我们懂得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一个班集体就像一座大花园,儿童是花朵,老师就是花匠,娇嫩的花朵在老师春风细雨中茁壮成长。回首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是一门艺术,它能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感受到辛苦却幸福的滋味。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应带领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学会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开辟“科学角”为了让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都能开展观察活动,我开辟了“科学角”,供学生观察学习。  相似文献   

14.
快的负面     
星竹  杨涛 《课外阅读》2008,(3):62-63
某种程度上来说,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从来就不是越快越好,过快的速度不但没有令我们受益,还造成了很多危害。"快"让我们过得不幸福。正像空气中飘浮着的某种污染,我们深受其害,却依然不知不明。  相似文献   

15.
姐不是传说     
论人气、论活力指数,睡在我的上铺的“姐们儿”都算是我们宿舍当之无愧的大姐。虽然她年龄最大,但个子却不高,然而她对身高缺陷毫不在意,常把“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挂在嘴边。大姐有一头乌黑的秀发,每当姐妹们对她的头发发出赞叹时,她便得意地放声高歌:“请你不要迷恋姐,哦——姐只是一个传说……”那副样子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在朝夕相处中,大姐的乐观开朗感染了我们,她让我们感受到:姐,不是传说。  相似文献   

16.
<正>在每个人的身上我们都会发现这样的情况:越是乐意做的事情越能做好;越是好的科目越是愿意去学。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做的时候能时刻感受到成功,让我们能有成就感。那么学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那么学生学习数学就会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好。对此,我做了以下尝试。一、课堂提问、讲解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首先,提问的问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中国人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著持久.然而,面对能酬平生豪情壮志的高考,我们的心态却难免是浮躁的.全家人在围绕着高考转,可是每个人的轨道却不一样.浮躁,让我们的高三轨迹转得似乎还不是那么美.……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让我们用我们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去“粘”住学生.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中国人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著持久.然而,面对能酬平生豪情壮志的高考,我们的心态却难免是浮躁的.全家人在围绕着高考转,可是每个人的轨道却不一样.浮躁,让我们的高三轨迹转得似乎还不是那么美.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井能流动,让学生初步经历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2.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存在,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学习“提出猜想——实验验证——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大胆猜想、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等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