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活动理念】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愤怒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美国心理学家雅克·希拉尔(Jaques Rillaer)认为,愤怒是一种内心不快的反应,它是由感到不公和无法接受的挫折引起的。当面对不公平、嫉妒、完整性被打破、成就感丧失、控制失效等情境时,就会有一种被否定、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班主任的影响就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其中班主任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年轻的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紧张、冲突、困惑的情况,假如无法自我有效地调节,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会产生冲动的情绪.班主任的情绪冲动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而且发展下去非常危险.有些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言语过激,甚至体罚,大多是因为情绪的冲动而导致的.作为年轻的班主任,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试试保持自己的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上进心理冲动及其诱导原则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小学生上进心理冲动的基本特征及其教育价值中小学生上进心理冲动指的是中小学生上进心的骤然萌动和进步欲望的闪现振奋,是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因受教育情境感染、教育活动刺激、师长或同学言行激励而闪现的渴望进步的思想火花和振奋情绪。中小学生上进心理冲动过程既是中小学生自我选择规范、接纳扬弃的思想碰撞过程,也是追求进步、奋发向上的思想萌动、孕育、生长的过程。中小学生上进心理冲动可分为自然冲动和自觉冲动两大类。自然冲动即主要由情景感染、环境陶冶、情感激发等自然因素和情感因素诱发的无意识冲动,包括新奇冲动、趣…  相似文献   

4.
韩秋菊 《现代语文》2007,(12):14-15
色彩词往往具有多重的文化内涵.色彩词的多重内涵是由多方面造成的:眼睛接受外界光的刺激,使人产生色彩的感觉,然后色彩在主体方面引起了一系列刺激反应.颜色的刺激会使人产生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特别是心理上反应跟语言所属民族的文化密切相关;文化又是多重的,所以色彩词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既有颜色刺激带来的生理反应、心理联想,又有多重文化的投影.这几方面的叠加,使得色彩词具有复杂甚至对立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5.
人的情绪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时令的变化也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春季万物复苏,草木葱茏,人的心理会产生喜悦感;夏季烈日炎炎,高温闷热,人的心情也会随之烦躁不安。阳光明媚的日子会觉得神清气爽,阴雨连绵的天气又会感觉沉闷压抑。中学生也不例外,而且因其正处于明显的心理转型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比成人更为敏感。他们的情绪本来就易变,如果时令变化过于突然反常,无疑会加剧其情绪的波动性,引起显著的心理变化。因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及早关注学生的时令性心理变化,预防学生因过度的情绪波动引起不良的后果。下面结合…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人们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心理反应,它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易激起人的不同情绪。而情绪对人所从事的活动起到的作用可以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充满师生情感的、积极向上的、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感人心者必先呼情”,真正使课堂教学过程达到以情育情,以智育智,  相似文献   

7.
白羊座:地震了,快跑!白羊座是反应最快也是最冲动的。他们会立即采取行动,虽然没想好要跑到哪里,但管他呢,先跑就对了!地震可以跑,但是希望羊羊们要注意,不要跑到高大建筑物旁边,要尽量往空旷的地方跑哦!  相似文献   

8.
《当代教育科学》2003,(11):63-64
前不久,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建新博士作了一个关于中学生心理调查的课题,该课题覆盖了北京、山东、广东、四川、河南、甘肃六个省(直辖市)。其调查结果让人关注。在接受调查的初一至高三的3000多学生中,躯体问题、心理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冲动行为等各项的分数高于正常值样本的比例分别约为19%、27%、31%和45%。可见行为问题比人际关系、躯体和情绪问题更为严重。张建新博士不无忧虑地解释说,当行为问题(又称强迫冲动)严重时就会爆发不安全行为,会对社会造成伤害,当高达45%的未成年中学生都隐藏有不安定因素时,那就已经不是家长和孩子的…  相似文献   

9.
活动名称:快乐是一种感觉活动目标:1.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对事物的看法 2.学会使自己快乐的方法活动重点:学会使自己快乐的方法活动难点: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对事物的看法教学设计理念:引起人们产生各种各样情绪的原因不在于事件,而在于个体对事情的看法。这就是说,同一件事,只要个人的看法不同,在他(她)内心产生的反应就不同。面对一件事情(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产生何种情绪体验,决定权完全在个体自己的手中。对一件事,如果个体持积极的看法,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如果个体对它持有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例如,两个同时参加高考的考生,一个觉得能有书念就不错了,另一个则一心想考入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生时 ,不要总是以训人的口气说 :“你给我听着。”如果说“我正在听 ,你慢慢说” ,这样效果可能会好得多。一、聆听———一把神奇的钥匙心理学家认为 ,聆听是一种对他人的情感、语言表达的反应方式和增强对他人的情感、心理体验的理解的手段 ,可以帮助人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 ,使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几年来 ,我将其用在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 ,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缓冲气氛 ,创设理想情境聆听 ,可以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与压力。不管面对一个多么愤怒或冲动的场面 ,只要在我专心倾听的时候 ,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或…  相似文献   

11.
杨梅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1):144-146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由于人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他人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它对心理教育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如果能够巧妙运用,就能够优化心理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慨念,即,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当人们对外界事物持肯定态度时,就会产生爱、满意、愉快、尊敬等心理体验。反之,就会产生憎恨、不满意、不愉快,甚至痛苦、愤怒的心理体验。这些情感因素会对教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知识的教育依赖于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3.
《当代职校生》2008,(7):78-80
GOGO姐: 我要向您求助了,因为自从5月12号的地震发生以后,我觉得我的心情一直没有办法平静,而且我每当看到那种非常惨烈的图片和画面的时候,我真的特别有流泪的冲动,甚至对于自己生活的很多东西可以全然不顾甚至是对于小小的一些问题就很容易会有一种愤怒情绪。我相信很多同学可能也会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反应,我们的这样一种反应也是正常的吗?  相似文献   

14.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由于人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他人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它对心理教育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如果能够巧妙运用,就能够优化心理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白羊座地震了,快跑!白羊座的人是反应最快的也是最冲动的,他们会立即采取行动,虽然还没想好跑到哪里,但管它呢,先跑就对了!地震时可以跑,但是希望各位白羊座的人注意,不要跑到高大建筑物旁边,要尽量往空旷的地方跑。  相似文献   

16.
焦虑是由于当前或预计到的情境对人的自尊心构成威胁时,引起担忧的反应倾向,它表示一种人格特征。学生预计或体验到因学习有可能不及格或难以完成任务,会受到外来(家长的、老师的、同学的舆论等)压力,以致损害到自尊时,就会产生焦虑。有的心理学家把焦虑分成正常的焦虑和神经过敏性焦虑两类。正常焦虑是人人都有的,是由客观上有危险并威胁到自尊心的预感引起的。正常焦虑如果过度发展,就会导致神经过敏性焦虑。如果学生因焦虑而自尊心已经受到损害,那么当他面临一种新的类似情境时,对预计到的危险,就会产生一种过度的担忧反应,从而引发过敏性焦虑。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冲动是魔鬼,很可怕,有人说冲动是玫瑰,很美丽。是的,是瞬间的冲动促使人类发现新大陆、登上新的星球;也是瞬间的冲动让世界充满了战乱、动荡……有时因为好奇我们会冲动、有时因为诱惑我们会冲动、有时因为仇恨我们会冲动……但冲动到底是好是坏,我们该怎样把持冲动呢,这是个说不尽的话题。请以“冲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3.字数不少于800字。本期话题:冲动@覃少平  相似文献   

18.
谢晓玮 《教师》2015,(9):112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性格怪异、状态欠佳.如:有的属于暴躁型,有的属于忧郁型,有的属于狂躁型,有的属于乐观型;所以有人遇事就会冲动鲁莽,有人在生活中会活泼开朗,有人机灵懂事,有人顽劣而怪异等.  相似文献   

19.
一、幼儿情感的发展及培养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周围现实的态度的体验。这种心理过程是由人所认识的客观事物所引起的,爱什么、恨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都是由个人的认识来决定的。幼儿的情感体验,表现出独特的特点:(一)具有易冲动、多变化、易外露的特点。1.幼儿情绪很容易冲动年龄越小越容易冲动。在情绪冲动时,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求知欲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冲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