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中,虚词一般只有语法意义,而这种意义又十分抽象,不易把握,加之某些近义虚词的细微差别,运用时稍不注意就会出错,所以高考中经常出现对虚词语病的考查,值得大家关注.常见的虚词语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误用虚词   虚词的误用主要表现在一些近义虚词上.   ……  相似文献   

2.
1999年高考对虚词的考查,不只是单列一题考查,还在语病题里作了考查,其中“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句中的错点就是用错了虚词“关于”。将来的高考是否单独考查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依据前后关系,准确地选择和运用相关虚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2011年高考17套试卷中有9套单独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2012年则有10套。没有单独设题考查的高考试卷也常在文言文翻译题中涉及到虚词的用法及意义。但在复习过程中,不少教师与考生却对文言虚词颇感头痛。因为考纲要求考查的文言虚词虽然只有18个,但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却十分复杂繁冗。不少考生是靠  相似文献   

4.
谈同义虚词     
常见的汉语论著,研究同义词都是以实词为对象,很少涉及到虚词。汉语是高度发达的语言,词汇十分丰富,不仅实词有丰富的同义词,虚词也有不少是同义的。弄清什么是虚词同义词,辨析它们之间的异同,并了解它们在语言中的作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一) 虚词是和实词相对来说的,它不表示具体概念,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跟句子的结构关系密切。虚词的生命在于它的语法意义,而语法意义又是通过句子的语法结构  相似文献   

5.
冠词是一种虚词,没有意义,不能单独使用,只能帮助名词或起名词作用的其他词类说明其意义。高考对冠词基本用法的考查年年都有,尤其是对定冠词的考查。一、对不定冠词的考查不定冠词常用于泛指,高考主要考查不定冠词的下列用法。  相似文献   

6.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高考常见的一个考点。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而不是直接考查其语法。常见的文言虚词虽然只有18个,但每个虚词的意义都很丰富,如果单凭死记硬背各个义项,抛开具体语境,不借助一定的语法结构分析,效果肯定不好。如果能在积累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代高考语文现代虚词的内容都是以选择填空的试题形式出现的。选择填空单句、复句、句群中的虚词。这种考查学生在不同语言单位中运用现代虚词的能力是以句子层次关系分析的知识理论为依据的。我们可以运用句子层次关系分析的方法来分析确定虚词在实词中的语法意义,选择虚词填空的正确义项。  相似文献   

8.
张衡 《语文天地》2012,(17):3-4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考纲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在句子中的意义是指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所谓在句子中的用法指的是词典中所列举的常见用法。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文言虚词的意义由用法决定,所以辨析文  相似文献   

9.
余树财 《高中生》2012,(36):14-15
因介词误用或缺失而造成的语病在高考语病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在此,本文结合高考试题对这一类语病题进行梳理,以供考生复习时参考。一、介词误用或缺失造成表意不明介词虽然是一个虚词,不构成句子的主体,但介词的误用或缺失,有时候会造成句子的歧义。例1(2005年高考湖北卷)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考纲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在句子中的意义是指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所谓在句子中的用法指的是词典中所列举的常见用法。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  相似文献   

11.
李梅 《广东教育》2014,(11):8-10
古代汉语中虚词数量不多,且必须依托实词或语句存在,但在古文语法与表意中,虚词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高考古文阅读能力的重点考查内容。 高考语文大纲明确指出,要掌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这18个虚词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相似文献   

12.
语词修养     
在高考语言知识和运用的考查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语病现象,即由于并列短语运用不当而造成语病。这种语病现象在高考试题中几乎历年都要出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列短语语病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不完全搭配  相似文献   

13.
考点导航高考对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主要是考查一个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而不是要求考生去死记硬背一个虚词的多种用法和意义。纵观近年来高考对虚词的考查,课外(试卷所给文言材料)和课内紧密结合是最显著的特点,这是一个既检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检测迁移能力的好方法,有继续沿用的可能。当然,在考查虚词的同时,也不排除插入个别实词的可能性。就考查的形式来看,主要有直接考查、间接考查和混合考查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正>翻阅最近几年的高考题,无论是地方卷还是全国卷,或多或少地渗透了对词类及句子成分知识的考查。下面我就从历年高考题中挑选出隐性考查这个知识点的有关试题,进行分析佐证。高考题中语病的考点是绝大多数地方卷及全国卷(包括新课标卷)每年都必考的内容,而这个考点从全国考试情况分析也是难点,得分率普遍不高。而这个题的知识要求就是侧重于词类及句子成分语法。语病考查主要以词类及句子成分语法知识为基础依托,做语病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抽取主干法,要求学生划分句子成分并抽取主谓宾主要成分。而句子的主要成分一般由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大词类充当,如果词类  相似文献   

15.
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对虚词的考查,没有一个省份会直接考语法,而都是着眼于应用,要求考生根据文意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这样,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虚词的用法就显得极为重要。下面结合2012年高考题谈一谈虚词用法及意义常用的推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二、四译文中几个语法虚词的翻译与句子翻译的影响。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同句子内部结构却密切相关。所以,一个虚词译得不准会直接影响到句子翻译的准确性,藏文中语法虚词的数量与实词相比和汉文中的情况基本相似,也远不如实词的数量之多,但它在构词造句方面的作用往往大于实词,在句子中的作用第一是用途相当广,使用频率高,第二是作用相当大,不可或缺,使用频率之所以那么高,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藏文句子中,不使用语法虚词就能够使实词成句成篇的。语法虚词的作用,之所以往往大于实词,这是由于实词的作用只是在它的本身,译错一两个实词,只是一两个词的错误,一般不会影响全句的表达。然而,语法虚词的作用则在它的本身之外,译错一两个语法虚词,则会影响到全句甚至全段的含义。从这一角度来说,语法虚词不仅不“虚”,而且它的重要性远在实词之上。正是由于藏语语法虚词的用途广泛,作用巨大,我们的先辈才专门建立有传统藏语语法学,并把语法虚词的运用,列为这一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千百年来予以研究、总结使用和发展。也正由于它在句子中用途广,作用大,写作时不能有任何差错,翻译时更不容有任何疏误。藏文句子中的语意关系,大都是由语法虚词来表示的。翻译时如果把语法虚词的  相似文献   

17.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高考的一个考点。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言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如果能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无疑会提高答题的正确率,现根据几年高考题型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冠词是一种虚词,它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单独使用,只能帮助名词或起名词作用的其他词类说明其意义。高考对于冠词基本用法的考查每年都有,而对定冠词的考查则是重中之重。一、高考对不定冠词的考查。不定冠词常用于泛指,其用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实词的意义比较具体,在句子中充当主要成分;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有时甚至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文言中,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归为虚词,没有争议;有些代词和副词,特别是表示指示和疑问的,用法接近虚词,一般也算作虚词。  相似文献   

20.
陈文焕 《广东教育》2009,(10):28-29
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实词的意义比较具体,在句子中充当主要成分;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有时甚至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文言中,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归为虚词,没有争议;有些代词和副词,特别是表示指示和疑问的,用法接近虚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