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关档案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首先攻占浙江定海县城,古老的清帝国大门从此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打开。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烟台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宁波、温州、杭州先后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日本在这里设立了海关和领事馆,从而掌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竭力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包括在一些通商口岸设立专管租界。1896年7月21日,日本依据《中日马关条约》,逼迫清政府签订《中日通商行船条约》,将《马关条约》有关条款具体化。条约承认日本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同意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日本臣民可以在通商口岸来往居住、经商、设厂,租地造屋,起造礼拜堂、医院、坟墓。  相似文献   

3.
郭琪 《中国档案》2022,(11):84-85
<正>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二十三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这个消息传到了台湾,点燃了当地官员和老百姓的抗日决心。在失去了清政府提供的支援后,他们上下一心,为了保护祖国的神圣领土,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数月的激烈战斗,成为了宝岛抗日的“孤勇者”。  相似文献   

4.
与台湾基隆隔海相望的钓鱼岛自古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它的周围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石油资源储量约30亿吨—70亿吨,渔业资源年可捕量15万吨.早在1885年以前约50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就发现、开发和管理这个岛屿.但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日本政府,从1885年就开始觊觎钓鱼岛,并在1893年前先后三次讨论在钓鱼岛上设立“国标问题”,均因清政府对这些岛屿早已知道并—一定名而暂时罢休.1895年4月17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逼迫清政府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近的岛屿包括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相似文献   

5.
清虽频遭列强欺侮,但士大夫乃至一般知识阶层并没有把日本放在眼里.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清政府大败,次年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举国震惊,对日本之国力、文化科技重新审视,于1896年首次遣派学生十三人留学日本.  相似文献   

6.
划定天津日租界的中日交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民 《历史档案》2004,3(1):74-80
日本自1895年《马关条约》后开始在中国建立租界,翌年,中日两国订立的《通商行船条约》和《公立文凭》中,中国政府作为日本答应在华日商交纳制造税的交换条件,允准日本除了在苏州、杭州、沙市和重庆设立租界外,“在上海、天津、厦门、汉口等处设日本专管  相似文献   

7.
“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中堪称真正画“句号”的行动,虽然这件世界史上绝无仅有的战后人道主义善举,因为种种原因,尘封了整整59年。但这段历史始终是现代史上不可忘却的一页。日本大移民说起日侨大遣返,首先要谈到日本大移民。据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志坤介绍,早在19世纪末,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觊觎中国东北。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此后,日本和沙俄又为争夺东北大打出手,并于1905年签订《朴次茅斯条约》,最终划定双方的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8.
<正>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获胜后,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占中国辽东半岛,但在法、德、俄三国干涉下未果。俄国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强租旅顺和大连,并攫取了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权利。在建造与经营铁路的过程中,俄国以修建及保护设施为借口,在铁路两侧侵占了大量土地,形成了特定的"铁路用地"区域。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将长春至大连的铁路及其一切附属权全部"转让"给日  相似文献   

9.
王升 《云南档案》2000,(3):42-44
历史的怪胎 台独是台湾问题中一个特殊的现象,它的出现与台湾的独特历史有关.1895年,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因为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整整50年.日本投降后,牧泽和许丙等人,秘密组建了台独团体,继续活动,直到1947年被国民党当局破获,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台独.  相似文献   

10.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康有为联络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人签名上书,提出拒签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傅作义,字宜生,山西荣河人,生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的1895年,1910年,15岁的傅作义决心弃文从武,毅然考入山西陆军小学.毕业后升入北京清河陆军中学,后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1918年毕业,时年23岁.  相似文献   

12.
党督 《湖北档案》2014,(8):34-38
正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马关条约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日本统治台湾50年。面对其残暴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拿起刀枪,前仆后继展开不懈抗争。在不见硝烟的"文斗"战场上,林献堂给历史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形象。组织第一个诗社,被尊为"迷惘年代的掌灯人"林献堂(1881~1956),名大椿,号灌园,祖籍福建闽南平和县五寨埔坪村,1881年(清光绪七年)生于台湾台中雾峰村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林文钦系前清举人。他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5,(4)
刘古愚与《时务斋随录》梁经旭《时务斋随录》是陕西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刘古愚先生在1895年~1898年间创办的一种期刊,也是陕西近代最早的一种学报。中国新闻史应当有它的地位。1895年4月,清政府因甲午战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出...  相似文献   

14.
1900年夏,王嘉袆、蒋方震、敖嘉熊等10余人在杭州组织时事研究会,名"浙会",开展阅览书报、讨论时政、宣传新学等活动.后因受清政府查办,改名"浙学会",会员大多去日本留学,成为东京中国留学生运动的骨干.  相似文献   

15.
<正>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对中国虎视眈眈,"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1931年底,为警示世人,上海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编辑、出版了《甲午中日战事摄影集》,该《摄影集》由梁得所先生主编。梁得所先生于1926年被上海《良友》画报月刊聘为第三任主编。一次偶然的机会,梁先生在收藏家雨青先生那里,"获睹此项写真,因请公之于世"。该《摄  相似文献   

16.
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是战胜国,日本于1905年12月22日逼迫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除迫使清政府承认日本占有长春以南原由俄帝国享有的一切权益和特权外,还要对日本开放东北三省包括长春在内的几个城市,“开埠通商”。为适应变化了的政局,清政府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  相似文献   

17.
一八九四年(清光绪二十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正式订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等地给日本,并赔款二万万两白银。  相似文献   

18.
一2006年11月7日,是晚清著名政治家李鸿章(1823.2.15—1901.11.7)逝世105周年纪念日。时间倒退到整整110年前的1896年。8月28日至9月5日,李鸿章以“大清帝国特命全权公使”的身份,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访美利坚合众国。在此之前,李鸿章先后访问了俄、德、荷(兰)、比(利时)、法、英6国。这时的李鸿章已经73岁高龄。当时,中国正加速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就在李鸿章此行出访一年多前,先是他苦心经营了近20年的北洋海军被日军覆灭,继而又代表清政府在日本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李鸿章也因此被革…  相似文献   

19.
王乐飞 《湖南档案》2010,(11):42-45
傅作义,字宜生,山西荣河人,生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的1895年,1910年,15岁的傅作义决心弃文从武,毅然考入山西陆军小学。毕业后升入北京清河陆军中学,后升人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1918年毕业,时年23岁。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初,东西文明冲突和东亚国际秩序变动之际,中国传统华夷体系面临条约体系的严峻挑战。明治维新不久,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岛条约》,企图不承认中朝宗藩关系,以便解除称霸亚洲的绊脚石。朝鲜“壬午兵变”后,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巩固其经济垄断地位。清政府为了应对日本挑衅,同朝鲜签订《中朝水路通商章程》,并明文规定其“属邦”地位。然而,日本巧妙利用“甲申政变”,先后与朝、清签订《汉城条约》和《天津条约》,对朝鲜问题上获取与清朝同等地位。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逼迫清政府终止中朝藩属关系。本文以上述几个主要条约为线索,阐明了清末中朝宗藩关系演进和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