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法先生的新作《中国 艺术:历程与精神》一 书是一本关于中国艺术的论著, 书写了一位当代学人对中国艺术 的理解与思考。 当把中国艺术放到世界艺术 的舞台上,中国艺术的特点是什 么?中国艺术中的"中国"意味着 什么?这是作者首先考虑的两个 问题。作者认为,中国就是在轴心  相似文献   

2.
波普艺术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随后凭借不断创新及特有的吸引力变成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在美国迅速扩展.在政府的支持下波普艺术得到充分发展并且波普艺术也将美国更加推向世界艺术中心的位置.波普艺术广泛传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艺术从"文革"时期仅仅为政治服务的狭隘概念中解放出来.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注意到西方现代艺术的魅力,并且融合中国本土元素开始创作中国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3.
成杰 《中国图书评论》2012,(12):119-120
在历史长河中,中国智慧作为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艺术辩证法与中医辩证法、军事辩证法,则堪称中国智慧的瑰宝,而艺术辩证法,作为艺术创造的高级的形而上的艺术哲学,突出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彩,对艺术创作与鉴赏,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姜耕玉先生的《艺术辩证法——中国智慧形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中国艺术智慧形式的著作,该书致力于对艺术辩证法的理论建构,充分展示了中国艺术智慧形式的纷繁绚丽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宋代磁州窑装饰艺术,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以其生动、豪放的装饰艺术在当时独树一帜,并成为竞相模仿的对象。宋代磁州窑的绘画装饰艺术是对传统中国陶瓷的革新,开创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先河,同时也为以后陶瓷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作为互动的艺术》聚焦美国学者霍华德·S.贝克尔“化艺术为社会”的艺术社会学新范式,回应新世纪之交国内外艺术界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境遇。其艺术社会学新范式,不仅着意回应传统美学惯例与艺术定义在全球艺术市场中的失效境遇,更折返回中国语境,反思西方美学话语与艺术学范式在释读中国本土艺术实践时的失语局面,从而为中国艺术社会学自主的学科体系建构奠基。  相似文献   

6.
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结晶,更是屹立在世界之东方、自成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正是在这丰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孕育出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国传统艺术,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学》则是目前研究的较新成果。本书上编“中国传统艺术流变”力图在概括各个艺术门类史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描绘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总体历程,以史为主、史中有论,始终坚持将中国传统艺术放置于中华文化史的大背影下来阐释。中编“中国传统艺术概论”通过创作论、鉴赏…  相似文献   

7.
邱陵是新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奠基者,他不但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书籍装帧艺术,而且开拓了书籍装帧的现代形式。他在书籍装帧艺术领域有着辉煌的成就,同时对中国书籍装帧事业有着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郭优 《新闻爱好者》2012,(10):26-27
中国新媒体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90年代后走出国门进入国际舞台。新媒体艺术在进入中国以来,逐渐摆脱了西方新媒体艺术的束缚和影响,经历了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虽然步履艰难,但也渗透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每个角落。本文试着梳理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西方为借鉴,对我国新媒体艺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吴晓邦是中国现代舞蹈艺术的拓荒者,他在新舞蹈艺术的道路上苦苦耕耘、辛勤探索,从舞蹈教学与理论、舞蹈艺术思想两方面为中国的舞蹈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对吴晓邦艺术生涯的探讨,是理解中国现代舞蹈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如果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里,找出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许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是中国戏曲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最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神韵和风格的一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1.
唐代敦煌壁画是中国石窟壁画艺术的繁盛时期,其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已经完全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壁画的艺术典范。研究唐代敦煌壁画对于研究整个敦煌壁画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舞蹈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艺术家发挥着重要作用。舞蹈艺术家、教育家戴爱莲是中国舞蹈艺术的奠基人,也是中国舞蹈教育的创始人,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培养大批的人才,有着"中国舞蹈之母"的美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艺术依托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而且呈现了国人的非凡智慧,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与此同时,中国艺术相应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西方人对中国艺术的兴趣逐渐加深,并开始主动学习和接受中国艺术.由此,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变得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14.
张天阳 《今传媒》2014,(8):156-157
二十世纪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变革意义的一百年,也是中国雕塑从萌芽、转型到繁荣发展的时期。雕塑艺术的日臻成熟,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在雕塑艺术的创作中,秉承"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同时积极的从自己的根源出发,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进一步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进行再创新,创作出属于中华文化的雕塑作品,为我国现代雕塑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发展的观点,通过对雕塑艺术的保护、传承、创新的简单梳理,分析二十世纪中国雕塑艺术的兴起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冯燕 《兰台世界》2015,(5):132-133
楚舞是一种开放的舞蹈艺术体系,吸收了楚地舞蹈艺术的精粹并众采其他民族舞蹈艺术之长,形成了独具特色、富有无穷魅力和强盛生命力的舞蹈艺术形式,奠定了中国舞蹈美学的基调,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舞蹈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6.
李云  曹金 《传媒》2021,(11)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了发展契机,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光彩.中国声乐艺术印刻了传统文化的标记,体现了民族艺术创作者的非凡智慧,具有不可比拟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需要继续加强文化建设,助力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海外传播.由张帅所著的《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探讨了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全球化背景,阐释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预测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现状,提供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路径.该书重点突出、结构完整、理论性较强,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要对中国的多媒体艺术光盘发展进行一个科学的分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中国的多媒体艺术光盘从诞生至今只有短短的九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多媒体艺术光盘的诞生标志是1992年北京金盘电子有限公司的创立,而后北京银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创立则是中国媒体艺术光盘正式走向市场、走向大规模传播的标志。如果对中国多媒体艺术光盘这九年进行分期  相似文献   

18.
楚舞是一种开放的舞蹈艺术体系,吸收了楚地舞蹈艺术的精粹并众采其他民族舞蹈艺术之长,形成了独具特色、富有无穷魅力和强盛生命力的舞蹈艺术形式,奠定了中国舞蹈美学的基调,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舞蹈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路海波先生在考察中国影视教育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既客观地分析了影视艺术教育扩招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又阐发了影视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公众素质、文化建设等层面的多重意义;着重论述了中国影视艺术教育中技能本体与素质本体的互文关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形态的角度,表述了他对于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思维创新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历时46年专门介绍中国艺术,在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产生重大影响,其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及其困境对中国当下的艺术传播具有深刻的启示与警醒,可以引起我们诸多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