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TBL)作为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法。它源于交际法,是交际法的一种发展形式。任务型教学强调将语言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中,是让学生在使用语言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语言的一种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的倡导认为学习可以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发展交际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教学原则,要求学习通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用英语进行有目的的语言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不仅意味着对该语言系统本身的学习,而且还包含着这种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知识的获得。文化是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本文按"导入、对比、体验、融入"四个步骤,就如何用显性的课堂教学任务(依据Jane W illis的任务型教学框架)使学生融入异国文化进行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3.
CBI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它实现了从单纯的语言学习到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融为一体的转变。本文通过对比实验组与控制组在两次英语测试中,被试在词汇、句子翻译及写作(语言应用)方面出现的变化,论证了CBI教学理念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起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本研究中,笔者依据语言迁移理论,通过对高中、高职以及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英语复合词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语言迁移时有发生;但语言迁移发生的频率和范围则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制约:(1)词汇排列顺序,(2)结构相似和(3)形态变化,两种语言在这三个因素上相似点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语言的迁移。  相似文献   

5.
特殊用途英语(ESP)是与通用英语(EGP)相对应的一种英语变体形式,是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ESP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各项英语技能不仅能得到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也能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6.
快速阅读是增加语言输入量、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和有效地习得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运用词义猜测的正确方法则是掌握快速阅读的关键。本文从词汇本身变化的规律和语篇内外的相关信息入手,总结了在英语阅读中经常使用的3种词义猜测的方法,即(1)运用构词法知识;(2)运用语篇内部的逻辑联系和信息提示;(3)运用生活经验和百科知识等。文章还指出,词义猜测是一种综合判断能力。在实际阅读时,多种方法可视具体情况同时并用,互为补充,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外语理论和教学中有一种倾向意义学习而忽视语言形式的趋势,然而,从本质上来说,外语学习是要掌握一种任意语言符号系统,所以,语言形式是学习的基础,无论在英语学习或教学中都要摆正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深层结构的语用思考张思锐19世纪以前的西方传统语法断言所有的语言都具有相同的语法结构。并且认为,就语言的实体(substance)而言,谁掌握了一种语言的语法也就懂得了另一种语言的语法。语言间的差异被看作是词汇和形式上的,纯属"偶然"(acciden...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是把传统的语言学习系统与计算机的交互性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语言学习系统,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是现代英语教育技术中最先进的手段。本文提出利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可以进行英语口语考试,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优化英语口语考试。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文化伴随涵义与英语教学李文革(陕西师范大学外语系,西安710062;作者,男,31岁,讲师)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认识到,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每一种语言都反映着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言语都有某种文化内涵。正如古德诺夫(H.Goodnough)...  相似文献   

11.
试析英语交际能力及其培养白小兰一、语言交际能力及结构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以下简称《大纲》)那么,何为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简言之,就是运用英...  相似文献   

12.
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是上个世纪语言学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就是语言决定思维即语言相对论(我们在这里指的是“弱式”假说)。作为一种语言理论,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中的合理成分对第二语言教学具有积极作用。语言是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样式,那么不同的语言结构具有不同的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第二语言教学就应该以目的语特点出发,以目的语的结构特点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3.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挂图是小学英语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移动语言学习(MALL)研究已经成为独立于传统语言学习及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的研究领域。基于“综合英语”课程的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调查了基于彩信的英语移动学习方式在成人英语学习者中的认可度,设计开发了目前软硬件支持下的“综合英语”课程的移动英语学习彩信资源库,形成了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广泛使用和推广运行机制,为英语移动学习方式和资源的开发及应用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并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5.
对隐蔽式启蒙学习法的一点认识白小兰对于隐蔽式语言启蒙学习法(ShelteredInitiationLanguageLearning,简称SILL),可以说,大多数教师比较陌生。SILL所提出的概念与隐蔽式课堂教学概念有很大的不同。SILL的创造者Ze...  相似文献   

16.
语言意识是学生对于“深层部分应该有丰富而系统的语言与文化知识”。语言意识的意义在于使得语言能力不再是工具,而是一种基本素质,语言学习过程就转变成了语言教育过程。提高学生语言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从语篇的角度来进行意义分析,文化内涵分析及其语篇模式分析,从而获得系统的语言与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7.
语言嫉妒是语言态度的一种表现。世界语言系统中,语言嫉妒主要表现为国际地位低的语言对国际地位高的语言的嫉妒、本土语言对殖民语言的嫉妒、民间(土著)语言对官方语言的嫉妒等。语言人的语言嫉妒主要表现为操弱势语言的人对操强势语言的人的语言嫉妒、单语单言人对双语双言人或多语多言人的语言嫉妒、语用能力差的人对语用能力强的人的语言嫉...  相似文献   

18.
浅谈文化背景知识与大学英语教学苟红岚(陕西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西安710062;作者,女,32岁,讲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不仅涉及语言,而且不可避免地涉及文化。因而,学习外语只学它的语音、语法、词汇是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9.
英语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学习语言如果只停留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而忽视了语言历史的发展,充其量只能算是掌握了一种简单的交流工具.  相似文献   

20.
浅谈英语之否定宋飞引言否定是语言中一种相当复杂的现象。早在几千年前,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就开始对此进行研究。比如,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古希腊哲学家)就是其中之一。他首次把否定分为对立否定(contradictorynegation)和相对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