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职业教育通过不断的探索完善,实现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界和职业院校的协同育人,形成了经典的职教产学研模式,即"三明治"教育模式和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探讨英国职业教育"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的模式、特点及经验,对推进我国职教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建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研究与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以及实践价值.搭建实践育人模式的多元化实践平台主要应积极组织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主要是应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校党课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青年健康成长成才不可缺少的理想信念培塑,关系到党的生命力、战斗力以及党的事业发展,目前高校党课存在师资力量体系不完整、教学形式多样性不足、教育长效化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构建三个协同机制,即挖掘校内校外资源,形成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特色党课教育体系,形成模式协同育人机制;重视学习效果评价考核,形成制度协同育人机制,切实提升高校党课与德育协同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4.
杨亮军 《教育科学》2021,37(2):31-38
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育人体系不仅是社会发展和当代大学生个性品质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育人优势的主要途径.立体化的育人体系将系统理论的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平衡性和时序性等原则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丰富的育人资源、动态化的育人过程、多元性的评价机制、持久性的育人效果等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更好地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育人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等方面的立体化建设,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过程中,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振兴县中、铸魂育人、传承红色基因的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四川省合江中学立足历史根脉,提炼出“红色铸魂,贯通育人”特色办学理念,引领展开“五育贯通”特色育人模式建构与实践,创建了“五魂课程”和“四大支柱”,提供了有效的机制保障,开启了县域高中特色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6.
从"德"本义出发,提出了"尚德"的教育理念,建构苏州"尚德课堂"。在"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活动中,提出了以"传统五字"序列建构"尚德"教育之美德课程体系与内容的理念,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德资源的系统化建构,构思了校本"尚德"之美德教材,以实现美德教育进入教材进入课堂。  相似文献   

7.
以“尊重生命、彰显个性”为取向,以小班化教育为平台,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从德育目标、方法措施、检测评价、机制保障上构筑小班化德育体系,培养学生的人精神和全面素质,做到“人格健全有素质,学养深厚有智慧,个性张扬有空间,全面发展有特长”。这在银小被称为人化德育。  相似文献   

8.
王继兵 《江苏教育》2023,(19):63-66
普通高中发展的路径始终是我国基础教育实践历程中的重要内容。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在建构国家安全教育实践范式中变革学校运行架构,从提炼文化、优化师资、完善机制、加强合作、塑造品牌等方面提升办学内涵,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并在国家安全教育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在一定区域内产生影响力,发挥了区域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应当建构内外合力、虚实齐抓的育人功能实现机制。该机制能够促使教育工作者形成单个问题深入剖析、重点解决,同时兼顾全局、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陆伟文 《教育导刊》2004,(3):20-21,3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应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主要方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然而,在实践中如何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实现改革目标,摸索出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则是摆在各级各类学校面前的现实问题。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创办近20年来,坚持以德育为首、以劳动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劳动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科技育人,摸索出了一条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1.
建筑类高校的文化育人具有建筑行业背景和特色。为实现文化育人目标,思考建筑类高校的教育特色与文化育人关系,探究建筑类高校教育教学特色内涵和文化育人的契合路径,以及教育特色思政与文化育人的融合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筑类高校的教育特色融合文化育人的体系和机制。通过培养和建设特色文化育人师资队伍,建立健全特色文化育人机制以及建设系统化的教学、管理等基层特色文化育人协同机制,构建建筑类高校的完整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建筑类高校传承、弘扬和建设包括教育教学、制度、言行等方面的建筑特色精神文化,开拓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应用新时代媒体平台等文化载体,形成建筑类高校的立体化特色文化育人架构。教育特色与文化育人的融合路径探究对建筑类高等教育落实文化育人,实现特色人才培养具有探索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顾旻 《上海教育》2009,(18):62-62
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是优秀的、受欢迎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德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近年来,学校在较为完善的德育保障机制下,整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德育资源,通过教育科研、主题教育、学科教学、课程建设、评价探索、环境优化等渠道,在教育活动中渗透“两纲”精神,努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林美玫  苏超 《文教资料》2020,(9):129-131,158
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人生走向,更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共青团,要从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青年成长成才发展规律的视角、共青团改革的视角、基层团组织的视角,深入开展红色社会实践的育人机理研究。通过深入挖掘共青团思想引领功能、注重实践顶层设计和精准指导、建构红色育人阵地和平台建设、形成红色社会实践品牌特色、打造系统科学的红色实践育人模式,探索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红色社会实践工作新格局,形成红色社会实践指导、实施、合作方面的系统协调机制,突出高校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构建以青年团员的思想成长为目标的红色社会实践科学评价机制,借助思政课堂的主阵地优势,构建红色社会实践的扁平性常态化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4.
浙江师范大学诞生于1956年,历经半个世纪的薪火相传,现已发展为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形成了其独特的人底蕴、科学品格与教育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区域特色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浙江省的中小学教育也日趋完备和发达,不仅提前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且正在向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转进。如何从浙江教育、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进一步变革传统的“精英主义、知识为本、专业中心”的教育理念及其做法,  相似文献   

15.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回归育人本质,以价值塑造为引领,构建多方协同联动的"三全育人"机制.通过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强化教书育人的功能、打造"三全育人"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提升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6.
思想教育是引领学生端正思想、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高校思政教育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容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需要协同性与全面性的育人机制来支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可以强化思政教育成果,提高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结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论意蕴,探究课程思政系统育人的困境,提出科学合理的育人机制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职院校高技能、高素质"双高并重"人才培养目标与目前存在的文化育人理念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体系不完善、机制不健全、评价无标准等问题的错位失衡,通过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构建文化育人实践运行体系,探索形成了高职院校"六融合五贯通"文化育人模式,初步解决了工科类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软、弱、虚、散"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孙峰 《教育教学论坛》2020,(10):334-335
"双院制"育人模式即"书院+院系"协同育人模式,是基于我国高校教育现状与现代社区教育理念,实现全人教育与全程育人的新型教育模式,有利于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同向发展。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双院制"育人模式仍然存在师生认知浅层化、导师制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及协同育人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当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学业导师制及健全共同育人机制等方式,进一步推行及深化"双院制"育人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践行"文化梯度育人"理念,在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和有效的机制和举措,成效显著。分析教育对象的多重社会角色,把思想文化教育的内容分为"学生素养、职业素养、公民素养"三个梯度,分层施教,分段推进。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在大学阶段用共享发展视域以及联合教育手段达到升级的整体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育人模式具有整体性、多元化、协同性的特点,虽然机制逐渐成熟,但也面临认知缺乏、载体单一、需求不足等问题,亟待通过创设稳定交流平台、循环工作机制等措施完善共同体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