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试教育下家长对于升学率的热切追求、学校为了逐利而盲目扩张以及政府为了政绩对"超级中学"的大力支持是"超级中学"形成的原因。"超级中学"收取高额择校费以及垄断一流学生生源等,造成了不同阶层间的教育不公平;垄断优质教育资源,造成校际间的教育不公平;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后进生,造成了学生间的教育不公平。因此,需要通过改革高考制度、补偿薄弱学校、拆分"超级中学"等措施来消除"超级中学"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
应试教育:教育本质的异化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冉铁星笔者认为,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素质教育.但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出某种舍本求末、背离本质的弊端(例如“应试教育”及其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这种弊端是教育或素质教育的异化。异化,是哲学中的一个术语。通俗地说,它...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无须"正名"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因为这本来是表述角度不同的两个概念,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从理论上说没有错误。所谓"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危害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阻碍教育的发展,是应该批判和摒弃的,它决不是"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个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育》2015,(4):36-42
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顽疾。从组织分析的角度看,应试教育产生的原因是:在微观层次上,升学率的考核制度使得学校有选择应试教育的动力和激励,而学校一旦成功选择应试教育来提高成绩和升学率,这一选择又会因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零和博弈竞争和路径依赖而得到强化和巩固,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在宏观层次上,组织制度自上而下的约束机制由于学校和地方政府共同的利益处境,以及地方政府认为应试教育在提高升学率方面比素质教育更具"合理性"而难以有效运行,自下而上的约束机制也因为家长和教师认为应试教育在提高成绩方面具有"合理性",以及教师与学校之间力量的不对称性而难以奏效,因此宏观的组织制度难以约束学校的应试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5.
高考成绩,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老百姓评价一所高中学校主要看升学率,而教育官员和专家学者对此又总有忌讳,总是“欲说还休”,似乎一提升学率就有“应试教育”之嫌。最近,国家总督学、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考察了山东省潍坊市的高中教育后明确地提出:我们在讲升学率时,要求不下达升学指标,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的惟一标准,但是我觉得在潍坊可以讲升学率,潍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此,本刊长篇报道《走进教育的本质》,全方位解读潍坊市高中教育的内涵,希望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三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有特定的含义,即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否定应试教育,肯定应试教育就是否定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是在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基础上提出的,但应试教育又比片面追求升学率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包括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一切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等。它的主要含义正如1982年教育部总结了建国以来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经验教训颁布的《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指出的那样,是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的教育;只重知识忽视能力的教育;只重少数尖子学  相似文献   

7.
校园不公平现象几乎存在于所有中小学,使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成为一句空话.尽管天天在喊加强素质教育,而学生实际上仍然在应试教育下接受严重的不公平对待.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现象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对青年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前瞻性和先导性.  相似文献   

9.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应试教育是以应付考试为主,是追求高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方式。素质教育包括身心素质、心理健康、人文科学、专业知识等方面。我们应该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而不仅仅是为了学校所谓的名声着想,  相似文献   

10.
一、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目前,我国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高考指挥棒”和“就业指南针”仍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中专学校片面看重就业技能训练和升大专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少年宫这样的培训机构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丧失了应有的教育职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校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校外音乐教育应打破传统"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个受教育者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有辩证法思想;需要正确认识传统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需要接纳多元的教育价值观念体系;需要冷静地分析升学率问题以及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我们不忍心学校教育老是停留在应试教育方法上,但在教育思想方法体系所形成的连续塔级结构中,素质教育方法和应试教育方法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素质教育不能拒绝记忆能力和量化评价思想;考试和素质教育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开始,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教育内部可以有许多作为,比如教材设计、试题编写、降低考试难度、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效果等。  相似文献   

13.
困惑的思考:在素质教育与考试竞争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把素质教育解读成一种与以往的教育根本不同的全新事物,把考试竞争简单概括为"应试教育",是人为地制造了一种两难困境,让误解它的人们愈加误解。在素质教育和考试竞争之间,有几个朴素浅显的问题需要思考: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考试竞争?而我们对素质教育误解的症结在于把目标解释成了教育内容,这与我们误解全面发展教育是一样的问题。而理解素质教育的关键不是教育是什么,而是教育的普适性素质目标是什么,这是个教育目标观念转换问题。所以素质教育与考试竞争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转轨"之说不合逻辑,它与考试竞争中的如何考试、如何竞争、竞争什么之间是亦此亦彼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态势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确实不易,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需解决好以下主要问题:深入认识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理念。但是,当今高中课堂中的后排生却因为部分教育者持有"应试教育"的观念而未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本文基于社会学的视角,结合相关的调查数据分析高中课堂中的"后排生"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中小学艺术教育,从教育理念到运作方式上都存在着各种人为的偏差,成为了一种特殊形式的应试教育。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用美育的眼光去加以审视和校正,使之真正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的分数并没有被各种考试和升学门槛忽视,如何处理好两者之前的关系,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两种意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两种意识,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意识,才能将我们的教育在现有的状况下做到最好。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物理教学的效果。然而,目前在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其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实验能力,缩小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是农村中学每位物理老师和实验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健康而强健的体魄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准之一,然而现实中的学校体育存在被"边缘化"、被"工具化"、被"技能化"、被"简单化"的认识偏差与实践错位。文章分别从"健身""、道德"和"审美"三个价值角度重新认识学校体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与人格发展的奠基期,学前教育质量会直接影响人的一生。教育督导是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学前教育督导彰显了办学行为评价的公正性,关乎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涉及学前教育关联主体的利益保障。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教育督导应以伦理和道德精神为底蕴,指向社会共同体的公平、正义范畴。通过对学前教育督导面临的功利性、正当性和公平性的道德考量,可以看出其在人们的伦理期待中应具有公平、正义、效率、平等的特征。学前教育质量督导的伦理建设应该包括:浸润伦理关怀,拓展伦理交往空间,增强伦理自觉,实现教育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