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豪侠为主人公的作品是唐传奇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中期以前到晚唐以来所塑造的诸多豪侠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闾巷之侠、神异之侠、时代之侠.从这砦形象中,我们可以体察到唐代文人不能割舍的侠客情结:他们把豪侠形象视为平庸人生、卑琐人格和残酷现实的反面,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豪迈的人生境界怀有的无限向往.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研究者将唐代传奇体豪侠小说的发展繁荣归因为任侠风气、宗教文化、藩镇割据等外部现实因素的刺激影响,而忽略了豪侠小说内部的互动。实际上,唐代笔记体豪侠小说先期的创作实践为传奇体豪侠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表现在侠客形象的塑造以及轻功、剑术武功描写上,在此影响下,晚唐时期的传奇体豪侠小说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3.
晚唐五代侠义小说中的侠者形象是豪侠在中国小说史上的第一个投影,活跃其中的豪侠之士充分体现了侠义精神,在这些侠士中,武侠世界中的侠女第一次大放异彩。这些卓越不凡的侠女的一件件侠义之举表现了洒脱豪迈的侠者风范,在中国豪侠题材小说史上达到了侠女形象创作的高潮,对后世侠女形象塑造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塑造了各具风采的人物形象,其中的豪侠类故事展现了风姿各异的豪侠义士和刺客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义"称侠、以"武"称侠、以异术称侠三种,其实也是豪侠形象演变的三个阶段。而该类作品中的不少传世佳作,对后世的文学、尤其是武侠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确定了侠的内涵为"武"与"义"相结合,而且为其中的人物形象起到了借鉴和典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柳毅传》塑造了一个"豪侠刚烈、凛然正气"的柳毅形象,元代尚仲贤将其改编成《柳毅传书》。主人公柳毅豪侠的一面被削弱,演变成一个拥有世俗价值观和爱情观的人物形象。究其缘由,柳毅形象的演变主要由不同时代的审美风尚造成的,唐传奇的作者欲借小说以炫才明志,北曲杂剧的作者则需要迎合观众世俗化的接受心理。柳毅形象的变化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叙事视角和语言风格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唐豪侠小说,在塑造豪侠形象时,把人物放在一个具体的历史坐标点上,给他们正常人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甚至提供证人,让读者觉得可能历史上确有其人,又在他们身上虚构出了不平凡的经历,真假虚实交织在一起,让读者与这些豪侠产生共鸣,产生钦佩渴暮的心情,以满足自己或是逃避现实,或是抒发不平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7.
唐代道教兴盛,豪侠小说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深刻影响。豪侠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发生地点多与道教有密切联系,这是显性影响;豪侠小说中表现出的轻财轻名、崇尚自然、功成隐退等精神以及其中的神秘色彩同样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即隐性影响。相比之下,隐性影响更为重要。唐代豪侠小说在中国武侠小说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艺作品普遍崇尚豪侠式的人格类型,多超人式的英雄。中国文艺作品推崇的是圣贤式的人格类型,多平易亲切的普通人形象。此两种截然有异的人物情状,产生各具特色的审美效果。其原因复杂,最根本的在于不同的社会状况涵育了不同的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9.
从唐代及南北朝以来社会风气的分析入手,力图探究出唐代爱情传奇和豪侠传奇中女性形象涌现和张扬的社会原因,指出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张扬对后世文学个性女性出现的母题性质。  相似文献   

10.
陈娟 《文教资料》2009,(18):41-43
在武侠小说发展历史中,侠客形象由充满神秘色彩的唐宋豪侠逐渐发展为现代武侠作家笔下的自由浪子.在这一过程中,侠客形象最终完成了现代性特征的塑造,即完成了世俗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1.
清代公案小说《狄公案》在着重展现狄仁杰清官形象的同时,也对狄仁杰手下出身绿林的乔太、马荣以及江湖之士赵万全等豪侠形象进行了独特的刻画,一方面,这些江湖豪侠虽然不似《三侠五义》等作品中的侠客那样作为主角占据叙事的主要篇幅,但他们依然协助狄仁杰屡破疑案,并体现出粗豪侠义之气;另一方面,该书作者在以传统侠义观念衡量、判定这些人物的过程中也投射出其对于江湖之士、武林侠客重诺好义这一传统美好品格的肯定与倾心。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武侠小说的胚胎时期,唐人小说中女侠形象处于侠文学的初次建构时期。受盛唐雄肆宏放的文化气氛的影响,唐女侠形象体现出鲜明的刚性的审美追求,呈现出阳刚犷悍的艺术韵味。首先,在形象描写方面,唐人注重有别于男性侠客的女性特质描写,但女侠的性别特征仍是男性化的。其次,借助宗教幻术对女侠的武技进行了全面拔高和增色,标志着豪侠小说进入了幻设创造的新时期,唐女侠形象完成了由抒情时代以诗歌史传为主要载体的悲剧色彩的古豪侠向叙事时代以小说为主要载体的喜剧色彩的新武侠的转型。最后,唐女侠是未经充分道德化、个性张扬的自由之侠,有着亦正亦邪的道德观,但随着礼教的强化,女侠也被纳入封建礼教的妇德闺范。  相似文献   

13.
袁本《中国文学史》评价唐传奇《柳毅传》称柳毅“豪侠刚烈、凛然正气”;称洞庭龙君“忠义仁厚、嫉恶如仇”。对此敝人不敢苟同,敝人主张“发掘《柳毅传》中人性丑恶的元素,还原形象性格”。  相似文献   

14.
《少年行》系列乐府诗,集中刻画义侠少年重义轻财、伸张正义、安边定塞的豪侠壮举及其斗鸡走马、纵酒狎妓的游猎宴乐生活,形成长篇七言歌行和七绝组诗两种常用的创作模式。歌行体诗作以纵横开合的铺叙与描写全方位展现少年游侠的行为方式与情感心理;七绝组诗则善于以简练的笔触,捕捉人物活动的细节侧影,形象地刻画人物的性格气质与精神风貌,每首诗写一个生活侧面,组合起来实现全方位展现少年侠士的豪侠品格和生活趣尚的效果。《少年行》系列诗歌的兴盛是崇侠尚武精神的体现,其凝定的英俊潇洒、矫健伟岸的"白马少年"形象,不仅丰富了唐诗的人物画廊,而且也成为生命活力、民族朝气、锐气与义气的象征与载体。  相似文献   

15.
先秦两汉文献中载录了形形色色的侠客义士,在此后的历代史籍中均未有此类人物的记载.自汉以后,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侠客形象,唐代文人更有意识地创作了侠义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极富正义感的侠客形象.与先秦两汉文献中的侠客义士相比,唐人侠义小说中的侠客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出身更为多样;更具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侠之气;其中出现了众多的侠女形象.  相似文献   

16.
唐代豪侠传奇是唐人小说宝藏中的一颗明珠。其中以女性为主角的颇多。《虬髯客》、《昆仑奴》、《聂隐娘》以其成功的刻画了四位光彩照人的女子形象而被千古传唱。本文对这四位奇女子重新解读,发掘她们通过救赎行动来挽救女性自身价值与争取平等地位的深刻的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代豪侠小说的发展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中期是唐豪侠小说的繁荣时期,表现出浓厚的神秘色彩,唐豪侠小说的内容丰富,大致可分四类;宣扬侠义精神,歌颂侠客行侠仗义之举;展现侠客在政治斗争中的风彩;写复仇主题;展示侠客神奇武功和神秘的法术,唐豪侠小说产生的社会化背景较为复杂,唐代任侠风气的高涨、佛道二教的兴盛、中晚唐社会的动荡、人的“作意好奇”是其繁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文学史上,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妓女斗争风貌的戏曲当首推关汉卿的《救风尘》.在这部剧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艺术手笔成功地塑造了喜剧主人公赵盼儿的形象,完美地展现其以仗义、豪侠之外在举止为表,以忧郁、深沉的内心世界为里的复杂性格.这一喜剧形象,凝聚着作者的冷峻思考,概括了元代妓女的生活遭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弘厚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一类豪侠.豪侠,旧指侠客及有大气魄的行为.敦煌歌辞的"豪侠"与《乐府诗集》的"杂曲歌辞"所收的盛唐游侠诸篇相类,和王维的《陇头吟》、《少年行》及王昌龄的《塞下曲》、《少年行》、《从军行》等更为相近,表现了戍边将士的坚强意志和豪迈气概.  相似文献   

20.
张奎 《小学生》2007,(10):36-37
路见不平如何“吼”? 在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历史中,曾经上演过多少豪侠英杰路见不平一声吼、拔刀相助为不平的惊天动地的故事。而且很多英雄的形象早已在我们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做英雄、当好汉是同学们无形但是却很明确的航标!但是,作为小学生如何做英雄这个问题却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