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先秦两汉文献中载录了形形色色的侠客义士,在此后的历代史籍中均未有此类人物的记载.自汉以后,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侠客形象,唐代文人更有意识地创作了侠义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极富正义感的侠客形象.与先秦两汉文献中的侠客义士相比,唐人侠义小说中的侠客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出身更为多样;更具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侠之气;其中出现了众多的侠女形象.  相似文献   

2.
《三侠五义》是晚清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一直是学术界研究晚清侠义文学的重要对象。从《三侠五义》中的侠客形象入手,在回溯侠客文学历史的基础之上结合晚清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可以从侠客的道德类型差异性方面把握《三侠五义》中侠客的群体特征。《三侠五义》中独特的侠客形象的形成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其利弊得失也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搜神记》在志怪的同时也在记侠,塑造了一批侠客的形象.《搜神记》在侠客形象的身份(社会的与性别的)、行侠主题和行侠处所等方面皆有一定的特色.《搜神记》中的侠客形象对于研究六朝志怪和后代的侠义小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和《神雕侠侣》从广义的角度看,都属于武侠文化的范畴,但英雄和侠客文化内涵毕竟有别,英雄呈现出浓度的杀戮倾向和血腥味,人物也较具古典色彩,侠客则跳出了江湖快意恩仇的窠臼,人物性格丰富,英雄追求建切立业,难免忍辱负重;侠客淡泊功名,因此能够笑傲江湖。英雄和侠客有其产生的文化渊源,英雄是侠义文化流变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以豪侠为主人公的作品是唐传奇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中期以前到晚唐以来所塑造的诸多豪侠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闾巷之侠、神异之侠、时代之侠.从这砦形象中,我们可以体察到唐代文人不能割舍的侠客情结:他们把豪侠形象视为平庸人生、卑琐人格和残酷现实的反面,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豪迈的人生境界怀有的无限向往.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清末民初,在反抗中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涌现出很多豪侠之士,形成了一股侠义之风,这种侠义之风的产生既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近代历史优良的传统之一,对于我们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小明 《文教资料》2014,(16):16-17
侠客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黄天霸是侠义公案小说《施公案》中最主要的侠客形象,黄天霸的处事方式不仅呈现了道义主旨.还显示了一种实用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8.
《林公案》是记叙林则徐的晚清小说。此书虽名为“公案”,也常与其他公案小说合集出版,但其写法独特,与当时流行的侠义公案文学有很大区别。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作品众多,以塑造侠客义士为重点,情节多离奇曲折。《林公案》则颠覆了这种写作模式,林则徐不是线索人物,而是实际主人公,书中没有塑造众多的侠客形象,也不以侠客义士为中心展开情节,而是真实描写了林则徐的为官事迹,特别是他在水利、漕务和禁烟上的贡献,表现了林则徐的民本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林公案》的创新写法和纪实性使其成为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一种变体,应归类为历史演义小说。  相似文献   

9.
第十一类豪侠.豪侠,旧指侠客及有大气魄的行为.敦煌歌辞的"豪侠"与《乐府诗集》的"杂曲歌辞"所收的盛唐游侠诸篇相类,和王维的《陇头吟》、《少年行》及王昌龄的《塞下曲》、《少年行》、《从军行》等更为相近,表现了戍边将士的坚强意志和豪迈气概.  相似文献   

10.
武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武侠电影彰显的侠义精神代表的是温情脉脉的人道主义关怀。《龙门飞甲》再次展示了江湖侠客快意恩仇的武侠电影之应有之义,值得关注的是电影里弥漫着的情与爱,这些有关江湖的风月故事,有情爱,也有情谊。《龙门飞甲》快意恩仇的江湖故事使情与爱多了一份浪漫,使"侠"与"义"在影片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研究者将唐代传奇体豪侠小说的发展繁荣归因为任侠风气、宗教文化、藩镇割据等外部现实因素的刺激影响,而忽略了豪侠小说内部的互动。实际上,唐代笔记体豪侠小说先期的创作实践为传奇体豪侠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表现在侠客形象的塑造以及轻功、剑术武功描写上,在此影响下,晚唐时期的传奇体豪侠小说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2.
初唐著名诗人、军事家郭震今存世诗歌数量不多,可考实为16首。此人以豪侠著称,交友多侠义之辈,后世对其个人形象的理解不尽相同,形成了豪侠、名将、名相等不同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3.
陈娟 《文教资料》2009,(18):41-43
在武侠小说发展历史中,侠客形象由充满神秘色彩的唐宋豪侠逐渐发展为现代武侠作家笔下的自由浪子.在这一过程中,侠客形象最终完成了现代性特征的塑造,即完成了世俗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4.
周娟娟 《留学生》2010,(12):18-21
拔刀相助、杀富济贫、仗义疏财……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们在文学作品中为我们描述了无数的侠客形象。我们都曾沉迷于武侠小说所勾画的那个豪情万丈的江湖,也曾对那些几乎无所不能的侠客们充满向往。虽然当今社会不再是那个血雨腥风的江湖。但我们同样需要侠义精神。而今.侠客何在?  相似文献   

15.
小说《棋王》蕴含的文化意蕴除了以往被解析出来的儒道精神外,在潜层次上体现出了一种世俗似的豪侠精神。这可能被解说成为道家文化中道侠文化的渗透。但却又与道家文化的无为精神有一定的区别。作者对世俗侠客形象的塑造是与作者本身的知青经历和右派身份分不开的。另外,与阿城对世俗文化的一贯推崇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来,武打片在屏幕上占尽风流:报刊上登载的《大刀王五》、《燕子吕三》等作品也是不胫而走,到处风传。这类影片(包括电视片、录像带)、戏剧和小说,多是取材近代豪侠人物的故事传说,或根据古代侠义小说的某些情节编写加工而成——不妨称之为近代侠义作品。它们在题材、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基本上继承、借鉴了古代侠义小说的章法,当然也有所创新发展。因此,探源溯流,简略的探讨一下古代侠义小说的演变及其美学意义,对认识评价这类近代侠义作品的美感作用及社会功能,或许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小说《棋王》蕴含的文化意蕴除了以往被解析出来的儒道精神外,在潜层次上体现出了一种世俗似的豪侠精神。这可能被解说成为道家文化中道侠文化的渗透。但却又与道家文化的无为精神有一定的区别。作者对世俗侠客形象的塑造是与作者本身的知青经历和右派身份分不开的。另外,与阿城对世俗文化的一贯推崇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郑春元老师的专著《中国文史中的侠客》(合著)于一九九四年十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江湖文化丛书”之一种.书中就中国侠客的定义、起源、特征及其社会与文化功能作了深入的探讨.全书内容包括正史、稗史笔记中侠客的真实活动,兼及传奇小说、话本拟话本小说、明清长篇小说、诗歌暨戏曲中的侠客形象  相似文献   

19.
唐代豪侠小说的发展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中期是唐豪侠小说的繁荣时期,表现出浓厚的神秘色彩,唐豪侠小说的内容丰富,大致可分四类;宣扬侠义精神,歌颂侠客行侠仗义之举;展现侠客在政治斗争中的风彩;写复仇主题;展示侠客神奇武功和神秘的法术,唐豪侠小说产生的社会化背景较为复杂,唐代任侠风气的高涨、佛道二教的兴盛、中晚唐社会的动荡、人的“作意好奇”是其繁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西方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都是反映了人们对"侠客"的崇尚,二者具有许多共同点,如:这两种文学中的"侠客"都是重侠义,也都是人们所向往的形象。二者也具有许多不同点,虽然两种文学中都有对"侠客"武功的描写,但这两种的描写却是不同的。而且,"侠客"的价值观也是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就这两种不同文化中的同一个"侠客"形象描写的异同进行了分析,这种不同也正反应了不同民族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