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在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学说和党自身的执政实践、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在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学说和党自身的执政实践、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在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学说和党自身的执政实践、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及其实践对我国社会的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代中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认真总结和研究中共执政实践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执政理念是执政党执政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党执政的宗旨、目的和应有的价值取向,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基本要素体现。树立先进的执政理念是工人阶级政党作为执政党的存在前提、执政宗旨的体现。在现实中实现先进的执政理念,必须始终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强化群众利益至上的恩想,努力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6.
执政党作为领导现代国家的主导力量,必须应于现代化的发展,要提高执政的有效性。政党在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执政理念的变革是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执政理念中包括执政的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和执政方略等方面,其目的是提高和实现执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执政党要获得和巩固执政地位,必须拥有必要的执政资源。其中包括获得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基础所需的合法性资源和巩固执政地位、贯彻政治纲领、维持其执行机构有效运作所需的运行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资源和政治运行资源发生了变迁。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对执政资源进行重组与整合,才能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靠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智慧。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以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与创新党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和谐社会的核心是执政党和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之间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党的利益整合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加强党对社会利益的整合功能,既是新时期党自身巩固和重塑执政合法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在利益日益分化的现实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作为行动的指南,自然也就能够担负起利益整合的历史重任.而只有构建新的执政理念和适应时代要求的政治制度环境,党的利益整合、进而和谐社会的构建才有可能取得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0.
政府善治是政府运用公共权力管理社会所追求的目标。作为当今我国政治发展的一种目标选择,其实现的基础是公民社会的形成,民本思想的确立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源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适应新形势所提出的执政理念,而且它还强有力地转变了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手段,使善政的实现有了更为坚实的政治基础。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执政党必须担负起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历史重担,只有在公民社会的形成和良好的政府二者都具备的情况下,善治才能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我党的价值追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特征是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的前提条件。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提高执政能力,把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动权;要切实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提供组织领导、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转变执政理念,加强制度创新与改革,制度在保障执政能力建设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制度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坚持执政方式科学化,探索执政规律,坚持执政方式科学化,改善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方式,增强服务意识,形成政党、政府、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和法治发展形势使党的执政方式转变成为必然。对政治权力运行模式进行规范和法治目标的实现使得在执政方式转变中发挥宪法的关键作用成为必然。执政党要取得社会认同,扩大和巩固执政基础,就必须要树立宪法意识,在宪法范围内活动,保证宪法权威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加强执政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任务,对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条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执政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仅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几大建设孤立的、狭义的和谐社会,还指这些建设实现综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结果的广义的和谐社会。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十大关系”,以明确和谐共性与和谐个性的辩证关系,实现社会理办与社会实践的双向互动,完成执政理念与执政使命的历史超越,达到价值目标与价值结果的正向统一。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有着鲜明的社会属性,从社会运行学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开拓该学科研究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从契合性上看,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质、推动社会运行向良性转变的动力性、社会良性运行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撑及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呼唤学科介入等,赋予了职业教育社会运行学研究的使命。同时,职业教育社会运行学必须以职业教育学、社会运行学、发展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等学科作为理论基础才能有效建构。而职业教育社会运行学作为一门学科,又有着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治理与善治理论的兴起引起了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重大变革,作为中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执政原则等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中国共产党要继续牢固地保持其执政地位,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必须在治理与善治理论指导下进行变革,体现出合法、民主、法治、责任和分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度化、法律化保障。经济法的使命就是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协调、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法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9.
执政党扩充执政资源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执政党在其执政活动中全面有效地整合、维护与开发执政资源,不仅关系到执政使命能否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执政党的前途与兴衰存亡。中国共产党在其50多年的执政活动中对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世纪要求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三个面向”上去维护、开发、扩充执政资源,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平衡计分卡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实质和核心体现了和谐的精髓。引入平衡计分卡理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功效,要求党在执政使命的指引下,将以人为本、制度创新、执政能力、责任意识、和谐文化和经济发展等要素有机联系起来,使上述因素互联互动,共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