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师范生的师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学校教育将会受到知识经济的深刻影响 ,以及 2 1世纪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师范院校是教育工作的“母机” ,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为使师范生成为未来合格的人民教师 ,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应加强和重视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 ,树立其教师职业道德意识 ,强化职业素质的养成。1、加强师德教育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精神文明建设 ,不仅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 ,而且要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准。社会主义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立德树人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师德师风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和工作态度等紧密联系,反映在其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要研究和把握教学规律性,要重视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要充分结合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富于创造性地将师德师风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九五”以来,我校坚持以“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工作方针,大力加强教育科研,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一、强化意识,科教为本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我们的教学实践要取得成效,也必须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就需要在抓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我们的口号是“没有科研意识或者科研意识不高的学校不是好学校”,“没有科研意识的校长不是好校长”,“没有科研意识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对于教科研工作,学校领导经历了一个忽视——重视——加强的认识过程。几年前,我校的科研课题极少,缺少厚实的群众基础,即使有个别搞得好的课题,也是“墙内开花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校认同感逐渐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关注的热点。开放教育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对学校的认同感显得更低,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和提升开放教育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对于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通过加强引导学生自我认知教育、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改进学校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线上线下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建设等举措来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让他们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积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办好教育为人民。因此,学校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我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要在学校进入开放大学攻坚建设阶段,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了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独特的办学形式和学情特点使得在开放大学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做好思政教育离不开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与提升。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010-2021年期间关于开放大学思政教育的文献为数据来源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梳理近10年我国开放大学思政教育的研究发展脉络、不同时期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并从学情出发,探讨开放大学开展思政教育的现状,基于此提出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理念,建立师德师风评优和表彰长效机制,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对学校而言,它使管理者更深层次地思考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如何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我校的办学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并不断创新,在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上多次受到市级以上表彰。2004年被评为吉林省特殊教育示范学校。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办高质量的特殊教育,我的责任!办全国特教名校,我心无悔!”的口号,并把培养名师作为创办名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做法是:一、重视师德教育,树立扎根特教、奉献特教的职业理想师德是教师这一职业必备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它的核心是热爱学生。教师只有热…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是法律赋予教师的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具体适用.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从学校领导关于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及决策、教师自身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及行为表现、学校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机构设置和制度保障等三个维度来了解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提高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帮助学校更好地实现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学高德高的教师典范,师德精神的弘扬对教育的发展意义深远。本文试从“教者”、“学者”、“示范者”的角度阐释解读孔子的师德思想,同时与当今师德的现实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力求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老牌学校,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在基础教育战线上成为一面旗帜。而今又到了新一轮的发展期,如何让“解放”精神铸就师德魂,是摆在领导班子面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我们要铸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影响力的解放教师团队,促进教师内涵发展,在师德建设上不断创新,形成具有解放学校特色的师德模式,为解放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现代师生关系中教师拥有绝对权威,与学生之间存在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造成师生关系二元对立,导致师生关系僵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后现代主义视阁下的师生关系以现代理性教育现念为基础,倡导师生间民主平等与对话.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师生关系进行重构,对形成多元的、开放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成立五年多来,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市教科院、市教育学会的关怀指导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十五”学校发展规划、教师发展规划,我们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坚持为教育决策服务,努力为学校发展服务,积极为教师成长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顾“十五”期间教育科研工作的历程,展望学校“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的追求,对于激发我们再创常青一校新辉煌具有重要意义。一、构建书香校园,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读书成为教师职业的底线,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教师从事…  相似文献   

14.
我校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办好学校为人民,热爱学生献真情”的主题活动,并将这一活动纳入了“再塑教师形象工程”之中。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把加强师德建设与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融为一体,突出重点,抓到实处,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各项工作中。主体活动实施内容有五点:一、在“扶困助学见行动,奖励双优特困生”活动中,学校拨出奖助专款一万元,经过班主任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5.
师德小议     
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观念,对切实搞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教师为什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观“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这是对教师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也是对教育实践的总结。这就是说,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随时随地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用规范的言行、先进的思想去影响和指导每一个学生。因为四个现代化的实现,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技  相似文献   

16.
师德是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们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形成的指导自己行为的道德规范。它包括教师对师德的认识,师德感情的培养以及师德习惯的养成等。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在任何一所学校里,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道德水平,对于建立教育活动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维持学校工作的良性运行和保证教学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中学教育是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基础阶段,因此,中学教师的师德问题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学校是教师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师德建设的主要主体,也是约束教师教育行为最直接的机构,因此,学校在师德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艳梅  孙琴芬 《阅读》2023,(39):54-57
<正>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创建于1910年,历经百年沧桑,一路芳华灿烂,唱响“本真”教育主旋律。学校始终秉承“立德树才”教育初心,博览修本,真善共求,凝炼、践行、弘扬“志雅博恒”教师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师能高超、师情高雅的模范教师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前洲中心小学的“志雅博恒好教师”团队,成为首批无锡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引领着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发展,不断助推学校品质提升和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市场定位问题日益突出。只有在教育市场中进行准确定位,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一、办学理念的定位重在“发展”我们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提出了“三个为本”的办学理念,即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前提下,提倡“学生为本,教师为本,发展为本”,而“发展”是最重要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学生为本,教师为本”将成为一句空话,没有发展,靠适应市场变化而生存的职校将被淘汰。学校要生存,必须坚持发展。我们学校明确了“以教学为中心,为培养目  相似文献   

20.
师德教育的实施不应以牺牲教师根本利益为代价,相反,它必须关注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并与教师自身发展同行.然而传统师德教育由于片面强调"蜡烛"精神和"人梯"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师自我感受与体验.将其引入较为典型的"接受型"教育模式,使教师缺乏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能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最终影响了师德教育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