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广告与当代审美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当代审美化走向了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生活化,艺术与生活的距离逐渐缩短和消解,从而使广告漫染了深厚的审美化意蕴,成为当代审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漫润了民族化心理的审美化,又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对广告的创作与接受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构成了广告的化语境。  相似文献   

2.
广告正在改变者这个世界。它不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在不断走向商品化的同时,商品也在不断走向艺术化,而广告正是“商品艺术化”神化的主要制造者之一。一方面,商业通过广告,获得了越来越接近艺术品的外观特征;另一方面,广告也使商品生产在观念上越来越接近艺术生产。  相似文献   

3.
艺术消费意识与广告的文化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它不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在不断走向商品化的同时,商品也在不断走向艺术化,而广告正是“商品艺术化”神化的主要制造者之一。一方面,商业通过广告,获得了越来越接近艺术品的外观特征;另一方面,广告也使商品生产在观念上越来越接近艺术生产。  相似文献   

4.
燕丽丽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3):25-27,24
西方现代艺术旨在表征个性的解放、人性的觉醒与心灵的自由,而后现代艺术则彻底解构了现代艺术的传统思维模式与审美主旨,在消解一切中陷入了后现代的艺术困境,即在思想解放立场上对现代艺术解构有余而建构不足。唯有在积极扬弃现代艺术的基础之上注入后现代元素以达到感性美与思想美相统一的和谐境界,才能开创当代艺术思想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5.
艺术展览作为艺术家和美术作品的重要载体,记录着艺术发展过程。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只是相对于中国这个独特的国度,正由一个单一的以主题为先导的展览方式走向成熟,走向多元。多元化是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现代趋势。  相似文献   

6.
王莹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1):141-142
李倍雷博士用一种批判式思维对我国当下现代、后现代艺术进行重新认识,摒弃以往盲目推崇西方艺术形态的心理,对中国艺术现状进行客观思考,看到了我们在借鉴西方艺术经验时存在的“移植”“挪用”问题,提出我们须构建“当代艺术”之理念,对当下艺术走向指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李倍雷博士用一种批判式思维对我国当下现代、后现代艺术进行重新认识,摒弃以往盲目推崇西方艺术形态的心理,对中国艺术现状进行客观思考,看到了我们在借鉴西方艺术经验时存在的"移植""挪用"问题,提出我们须构建"当代艺术"之理念,对当下艺术走向指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艺术课程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儿童艺术课程总体上逐渐走向多元、融合、生态,课程目标从单一取向发展到兼顾多种取向,课程内容从学科化发展到日益生活化、综合化,课程的组织与实施逐步走向体验、探索、对话,课程评价逐步走向真实、关注发展、尊重差异.  相似文献   

9.
影视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对当代小说的创作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初,影视艺术和文学创作还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那么从90代中后期起,随着视觉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以及小说家们的思维模式产生了一种嬗变,大量吸取影视艺术技巧,形成一种文学和影视合流的趋向,具体表现在感官化的艺术追求、生活化的叙事、刺激性的情节安排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广告是化科学艺术与商业的矛盾统一,现代生活不可能离开广告但广告需要诚实,广告具有多种特性,其诚实性是必须的,艺术夸张也是必要的,但必须要有一个度的限制,突破了这个度就会成为虚假广告,当然广告也有其模糊性,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促进广告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众艺术是当代审美文化留下的一道难题。笔者力图探讨与这个概念相对应的“大众艺术”观念的历史变化和当代内涵的同时,突出大众艺术内在性拥有的一种“居间”于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精神与品格;这种品格与精英艺术一样,实质同样地指向人类的感性精神本身。  相似文献   

12.
说来黄河清先生的这本书作为某门选修课的推荐书目,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经买下了,只是当时对当代艺术没有太大的兴趣,买来就被搁置了,然后毕业完整的托运回家,工作后搜罗了不少电子书,此书也在其中,幸好没有再次错过,否则也是一憾事。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进程中,庞薰琹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设想,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工艺美术的性质、范畴、指导思想、学科建设、教学方法、学术研究等几个方面。对他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重新审视,可以促进对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获得前进的智慧和动力,提高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告语言中的幽默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可以使消费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广告信息,降低抵触情绪。广告语中的幽默艺术种类众多,既有突出产品功效质量,又有强调产品特点,亦或采用祈请,使用对偶,运用双关、夸张、拟人,通过形象联想、生活哲理、释名等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艺术与其商业价值的紧密结合,呈现出愈来愈快的趋势,这使得原本就不甚健康的当代艺术暴露出诸多弊端。在这一互相利用的过程中,“艺术走向生活”这句话背后的实质就是:艺术被商业的力求尽快兑现价值的性质所控制,越来越丧失了自己的独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历史时空的转换,相对于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呈现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原创性的消失和非艺术或反艺术倾向的强调,并从社会学和哲学两个层面探讨了当代艺术发生这一精神变迁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is part of a broader investigation exploring how contemporary art allows us to think about the process that underpins ou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rder to change it. We are tutors in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and we teach, learn and communicate through contemporary art for a pedagogical module. In the following article we will show how teaching,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ng through contemporary art helps future teachers to be aware of their educational models. Art encounters generate new learning and teaching experiences by allowing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make various rhizomatic wanderings. The rhizomatic wanderings are diverse with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depending on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more rhizomatic wanderings future teachers make, the more they will be able to rethink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rder to attend to the diverse situations of classroom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8.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受其他文化的影响颇深,但其本质没有发生丝毫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使武术的技击性向体育性转化得更加合理,提高人们对武术参与程度,应成为当前武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张欧 《煤炭高等教育》2009,27(2):115-117
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中,他一直在探索融会中西,追求油画的民族化和国画的现代化。他的作品既具有西方绘画的深厚功力,更具有中国绘画的意境与神韵。他的创作实践既为21世纪的中国画坛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也为当下专业划分过于狭窄的美术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