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人们对传授知识重要性的怀疑,是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并不是要否定知识传授的重要性,相反,而是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知识传授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掘知识固有的多元价值,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传授知识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试论知识传授的作用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是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发展的基础和凭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学校的基本功能。在课程改革中不仅不能贬低知识传授的作用和价值,而且应该在加强和改革知识传授上下大功夫。  相似文献   

3.
广义知识观下人类后天习得的能力和方法都是由知识构成的,与广义知识相对应,知识传授不仅指知识的教学,还涵盖了能力与方法培养以及智力的发展;知识传授是能力和方法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离开知识传授,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将无从谈起.因此,知识传授多多益善,不存在“过于”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在运用知识中体现,传授知识的目的是培养能力.能力是在平日教学中一步步培养出来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做法主要有传授知识方法,抓好思路教学,注意总结规律等.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依然是知识传授者 ,不过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转变“灌输”知识为“活化”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让课程知识视角化 ,使缄默知识显性化 ,将书本知识生活化 ,以达到使“死”知识“活”化 ,学生能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要将知识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强调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强智力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既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也注重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论职业教育学的“实践性”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可以分为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知识,或称为显性知识与隐性(默会)知识;职业学校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的根本不同之一是传授的知识不同,前者以传授实践知识、隐性知识为主,后者以传授科学知识、显性知识为主,职业教育学是研究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的一门实践学科。  相似文献   

8.
文章由生活小事出发,结合新课标下不少教师忽视知识传授的弊端,提出了知识传授的重要性及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知识传授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反思"知识建构论"的教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知识形成角度,当前知识观上流行一种"知识建构论".反映在学校教学中,与之紧密相联的知识获得观,随即强调知识不具有传授性,只有通过建构式学习,学生才能获得知识.细究此说法,显然与长期教学实践探索出来的教学规律不相符.分析这种学习观的出现,其理论根源就在于过分肯定了"知识建构论"的教学意蕴,而忽视了"知识建构论"自身固有的理论局限性.坚持以辩证唯物认识论为指导,反思"知识建构论",则有益于重新认识知识形成和获得的机制.反映在学校教学中,则有助于澄清对知识传授的误解,以及认清知识传授与学生建构式学习观念之间相得益彰的教学意蕴.  相似文献   

10.
徐兴果 《考试周刊》2009,(37):163-164
外语教学不只是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通过运用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灵活的技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完善这个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布置适量的作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知识管理理念在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对于个人及社会都有更丰富的内涵。在教育领域,知识的传播将不仅是显性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及良好的知识理念,并提高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就是知识传授.知识是素质的载体,能力是素质的一种体现.因此,我们要在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我们还要特别重视学法传授,这样才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中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的要求。而对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关系的看法,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有“知识中心论”,就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然会提高能力,于是把培养能力放在次要位置;有“能力中心论”,就是以培养能力为主,认为有了能力就可以自己去获取知识,于是把传授知识放在次要位置;还有一种“学生中心论”,就是认为能否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爱好,教给他们生活需要的实际知识。这三种观点在数学教育史上、在不同的地区产生过极大的影响。然而,这三种观点都有些片面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教师知识与教师价值观念、认知背景密切相关,因而教师知识能够反映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高度,表现出知识境界的高低。当前,受各种因素影响,教师知识境界不高,陷入学科化、客观化、权力化的狭隘之境。教师既要立足于学科教师的立场传授学科知识,又要立足于社会代言人的立场传授国家法定"知识",还要顾及家长诉求及学生身心成长需要。因此,面对知识的复杂性,教师应秉持合理的知识立场,在繁琐利益中恰当取舍,警惕知识的"板结化",注重实践行为的转变,发挥知识的功用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丁琬琰 《中国教师》2011,(14):33-35
教学实践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如果学生无进步或无发展,则教学是无效的。要实现教学的有效陛,教师就需要从知识传授观向智慧传授观的转变。追求智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这种从知识获得到能力提高,再获得智慧的上升过程,就像学者何万国说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不仅与获得的知识性质、表征、类型有关,更与知识获得和运用的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柴福洪 《职教通讯》2012,(28):79-80
四、职业、技术知识才是高职核心特色普通高等教育传授的是科学文化知识,属于知识文化传承体系;高职教育传授的是职业技术知识,属于技术文化传承体系。因为知识类型不同,所以,一个以书本知识为主,主要是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是什么、为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创造知  相似文献   

17.
黄勇荣 《成人教育》2009,29(11):25-26
知识就是人类对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认识。从总体上说,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发展。而职业技能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的操作系统或行为模式。职业技能是取得某一职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主要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获得的。可见,教师传授知识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基础和途径,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教师传授知识的目的和归宿。为此,教师传授知识:一是要使职业技能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有针对性;二是传授知识的内容要及时更新,有职业性;三是传授知识要注意方法,重实践性;四是传授知识要因材施教,重人本性。只有这样,通过教师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传授知识,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为主的理论知识教育,将他们培养成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8.
知识变迁视野下的教师角色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不同知识观的支配,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确定性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确定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确定性知识的传授过程,学生的学习则是对确定性知识的理解、接受和掌握,教师的职责在于传授这种确定的知识,以维持现有秩序。不确定性知识观认为知识不确定,教育教学过程是不确定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的学习在于促进自己的能力提高与心理发展,教师的职责是在帮助学生获得不确定性知识的同时,自己获得不确定性知识,从而推动并引领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在知识观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转变的教育现实中,迫切需要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语文知识是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基础和凭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在课程改革中不仅不能贬低语文知识传授的作用和价值,而且应该在加强和改革知识传授上下大功夫.对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语文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仍停留在低层次上,缺乏对"课本知识"所承载的价值和心理结构的深刻洞察.说得极端一点,就是把"教育"浅化为、庸俗化为没有灵魂的认知结果的堆积.语文知识的概念仍停留在过去的静态知识范畴里,一提语文知识人们的头脑中立即就是"字、词、句、篇"这些在语文课程与教学场上来回奔跑的超龄运动员,而对语文知识的攻击也停留在对这些陈旧的语文知识上.  相似文献   

20.
郭卫玲 《中国教师》2009,(Z2):39-40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教育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在争论中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见解,其中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掌握了知识,自然就会有能力,因此,传授知识比培养能力更重要;另一种意见认为,在当今科技革命,"知识爆炸的年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明确两者的关系是我们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前提,对我们的教学活动改革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