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向筛选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优良菌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发酵白酒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优良菌种选育结果,获得了包括木素木霉、假丝酵母、白地霉等6株菌株、经混菌固体浅盘发酵实验,产物粗蛋白含量达27.5%,比原料中粗蛋白含量提高67%,提示这些菌种可以发酵白酒糟为主要底物生产饲料蛋白。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优良菌种选育结果,获得了包括木素木霉(Trichodermaignorum)、假丝酵母(Candidasp.)、白地霉(Geotrichumcandidium)等6株菌株.经混菌固体浅盘发酵实验,产物粗蛋白含量可达275%,比原料中粗蛋白含量提高67%.提示这些菌种可以发酵白酒糟为主要底物生产饲料蛋白  相似文献   

3.
对用微生物发酵法提高柑桔渣中粗蛋白含量的菌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三种菌种混合发酵优于单一菌种,以白地霉、假丝酵母和康宁木霉按1∶1∶1比例为最佳,发酵后产物的粗蛋白含量可由5.3%提高到11.2%.  相似文献   

4.
同步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步固态发酵中,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和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纤维素酶曲用量511U/g(FPA),加水比1:2~1:3的情况下,接种产朊假丝酵母10%,30C发酵48h粗蛋白含量由原料秸秆的0.86%提高到7.40%。  相似文献   

5.
对利用三孢布拉霉发酵法生产天然β-胡萝卜素的方法中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选用淀粉培养基,用乙酸乙酯为溶剂发酵,淀粉含量为2.3%,pH值为6.6时,发酵单位提高94.21%.  相似文献   

6.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以酿酒活性干酵母为桑葚酒发酵菌种,通过正交试验的研究,可以确定桑葚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总糖含量22%、发酵温度28℃、接种量0.1%、SO2添加量40ppm。影响桑葚酒发酵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总糖含量(A)〉发酵温度(B)〉接种量(C)〉SO2添加量(D),桑葚酒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果酒。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利用新鲜狼尾草制作饲料的新方法。通过用绿色木霉、植物乳杆菌、热带假丝酵母作发酵菌种,经过发酵试验,物料配比按草浆:麸皮:米糠(7:2:1)进行混合,物料PH值调为6.0,蒸汽处理时间为8min,接种量为5%,料层厚度为3cm,最后进行烘干、粉碎,形成产品。这种方法生产的产品是畜禽、水产的良好蛋白饲料,同时,为解决畜禽粪便的污染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8.
低盐苔菜泡菜生产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对菌种接种量、食盐、番茄汁、甜蜜素的添加量进行了筛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接种植物乳杆菌、添加番茄汁,可以明显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苔菜泡菜的质量。优化后的工艺为:接种量4%、食盐4%、番茄汁5%、甜蜜素0.3g/kg,20-25℃,发酵周期2d。  相似文献   

9.
植酸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动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皿培养法根据植酸钙溶解圈的有无从34种已知菌种中得到28株菌在0.1%植酸钙平板分离培养基上有明显的透明圈(占已知菌的82.4%),从中选黑曲霉,白地霉,毕赤酵母,酿酒酵母四株在0.1%植酸钙为唯一磷源的合成培养基中进行产酶动态分析,通过实验得到如下结论:[1]、许多微生物都能产生植酸酶.[2]、在0.1%植酸钙为磷源的合成培养基中,白地霉、黑曲霉均在培养6天酶活最高;酿酒酵母、毕赤酵母培养3天酶活最高;黑曲霉产酶最高,可达9.6IU/ml;毕赤酵母7.21U/ml;酿酒酵母6.0IU/ml;白地霉最低,酶活仅5.0IU/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发酵条件,为工业化生产工艺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原料处理,培养基制备,以及混菌比例和发酵的时间、温度、湿度,空间湿度,通过气性等因素对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子分析法,分别获得各因子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原料经适当粉碎后,加入辅料,调PH值为6.5羟常或高压灭菌,晾至30-40℃时,以1:1:1混菌比例,5%-7%的接种量接入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波法从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提取原花青素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并建立了原花青素的光谱分析方法.方法的回收率为99.15%~104.5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7%.结果表明,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情况是:不发酵的绿茶含量最多,其次是半发酵青茶,全发酵红茶含量最少.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技术,主要研究原料处理、培养基制备、以及混菌比例和发酵的时间、温度、湿度、空间湿度、通气性等发酵条件的控制技术,从而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方法:在现有固体发酵工艺的基础上优化改良,形成适宜于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结果:经本项工艺所得产品,具有精饲料功能的高蛋白生物活性饲料,它不仅有较高的粗蛋白(27.5%),而且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同时又有较高的维生素含量和较全面平衡的氨基酸含量,是理想的蛋白饲料替代品。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红景天药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单一菌种和复合菌种对药渣发酵生产有机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种及组合对红景天药渣降解作用不同.接种单一菌种黑曲霉发酵的有机肥中,腐殖酸含量和全氮含量最高.接种白腐真菌的有机肥全磷的含量最高.综合来看,黑曲霉可作为发酵红景天药渣生产有机肥料的菌种.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4.38%,回收率为96.6%~104.0%.其分析结果为: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青茶,全发酵红茶,即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随着发酵程度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5.
红薯味酸牛奶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从超市购得的原味的酸牛奶作为接种菌种,与打浆、糊化、糖化后的红薯浆混合,经过发酵及后发酵,得到特有具有红薯芳香的新型酸牛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红薯酸牛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乳、蔗糖量、接种量、红薯浆量所占体积分别为50%、8%、15%、27%;发酵时间为4小时,发酵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16.
以雷竹叶的竹渣为原料,用碱法提取粗蛋白质.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碱法提取竹叶中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8:1、浸提时间60min、pH=10、提取温度50℃,竹叶蛋白质酸沉的最佳pH为4.0.通过微量凯氏定氮法,得到提取物中纯蛋白含量达7.66%,竹渣中的粗蛋白含量达350mg/竹渣100g,粗蛋白得率为4.59%.用红外进行了提取物成分的初步认定.  相似文献   

17.
高肥力条件下,施用钾肥比不施钾肥的强筋小麦的产量可以提高11.1%~16.5%。钾肥量(K2O)为9kg/667m^2时产量最高,可达476.2kg/667m^2。粗蛋白含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野生猴头菌子实体中粗蛋白,粗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等几种主要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野生猴头菌中蛋白含量高达5.67%,是目前最畅销食用菌蛋白含量的4倍;粗脂肪含量为3.14%,属于低脂肪菌类;微量无素含量均高于当今市场畅销菌;维生素含量丰富,其中维生素C每百克中含698毫克,远高于一般食用菌.  相似文献   

19.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巴氏梭状芽孢杆菌产1,3-丙二醇(1,3-propnaediol,简称1,3-PD)的最适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2%酵母膏+3.4%K2HPO4+1%(NH4)2SO4+50%甘油+0.015%FeCl2 7H2O 0.2%(v/v)微量元素溶液;接种量5%,发酵温度30℃,发酵初始pH值7.0,恒温箱培养48小时,1,3-丙二醇产量达32.45g/L。  相似文献   

20.
、、、细..口口口尸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面包 霉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 径。若在发酵工程中利 用面包霉来大量合成氨 基酸A,应采取的最佳 措施是()。 甲氨基酸声 姚氛基酸B A.改变面包霉的细胞膜通透性 B.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发酵 C.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 酶多的菌种 D.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 酶(国的菌种 2.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 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有一种化合物具 有放射性(氖标记)。将这些愈伤组织细胞固定后 镜检,利用放射性自显影,发现放射性物质集中于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