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营科技企业集群的成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军 《软科学》2005,19(2):76-80
从分析民营科技企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出发,研究了民营科技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并结合民营科技企业集群的成长规律,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西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成长环境和成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健 《中国软科学》2002,(10):103-105,92
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关键是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目前中西部民营科技企业在成长环境和成长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与环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在江苏省进行民营科技企业竞争力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和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首先讨论了进行民营科技企业成长模式和环境问卷调查的内容和方法,然后利用调查获得的数据详细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及其在成长过程中技术、资金和人才的主要来源及面临的困难,接着从社会文化和法律、政策、市场和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服务等几个方面剖析了民营科技企业对其成长环境的基本评价,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我国各级政府制定更有效的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模式与管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推动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高度研究和探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模式与管理制度,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成长、融资、内部管理以及政府的宏观支持体系、民营科技企业二次创业等,探寻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和二次创业的瓶颈制约因素,提出民营科技企业大发展的政府支持体系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战略对策,为政府制定民营科技企业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民营科技企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它们的兴衰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应用自组织理论的思想和方法,以保持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序参量协同、超循环演化和调控突变等自组织系统的典型特征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内生成长动力是如何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力图为研究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自组织理论的思想和方法,以保持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序参量协同、超循环演化和调控突变等自组织系统的典型特征作为切入点,探讨民营科技企业的内生成长动力是如何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力图为研究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人手,阐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政府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应从健全法制、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为其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政策引导和创造公平的竞争条件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的建设民营科技企业,本文从文化治理的视角,运用历史演绎和现代逻辑的方法,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文化治理的现状。指出民营科技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成长逐渐形成的,是社会传统价值观念、企业成功经验累积、企业自身禀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是多元化的。其中存在的不足,可以通过健全诚信体系、建立创新文化、提升企业家队伍、培育"狼"文化等措施来重构民营科技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9.
民营科技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民营科技企业具有经营领域广、技术转化为产品周期短、注重市场需求等特点,但也存在家族式管理,管理制度不健全,持续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民宫科技企业应从研发能力、创新能力、销售能力、融资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强企业的成长系统,并注意影响企业成长能力的内部因素,针对成长能力的形成与培养要注意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决策准确性等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民营科技企业二次创业中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东明 《科技广场》2002,(10):28-29
技术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民营科技企业从诞生起就是以成果转化为主要目的的,在成长过程中,民营科技企业探索出以市场为导向、技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成功的技术创新。从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和科技人员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两个标准来看,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均达2%和30%,远高于一般企业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是在现行的法律环境下依法对民办高校进行治理并指导整个民办高校运行、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保护民办高校教育产权的有效方式,是民办高校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运用冰山理论并结合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特点,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模型;以浙江省2008年上市公司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价;对主成分评价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管理是关系其能否持久生存的重要问题。对雅虎、Facebook等高新技术企业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影响企业持续成长的创新管理问题;拓展摩尔模型中消费者心智阶梯的发展路径,并从企业创新能力管理角度扩展摩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面对的消费者市场具有特殊的时序化创新偏好,无视时序化市场特征的创新能力管理方式将导致企业失去持续成长的动力,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必须能够满足其对应的时序化市场需要;创新能力发展对策是高新技术企业赢得市场、实现创新价值、保证持续成长的重要创新战略内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战略应构建在时序化消费者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上,只有能够适时调整自身的创新能力发展方向才能满足其所面对的时序化消费者市场需求,获得下一阶段发展所需资源,实现科学的创新能力管理,获得企业的持续成长,为行业和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企业股票期权制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明 《科学学研究》2001,19(4):53-58
股票期权制是一种适合高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它的兴起与发展 ,使高技术企业在分配制度、产权制度、持续创新等层面均显现出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本文在论述股票期权制的兴起与功能的基础上 ,从方案设计、操作流程与环境建设三个层面提出中国高技术企业中实行规范化的股票期权制的构架  相似文献   

15.
美国硅谷是世界著名的高科技中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这里汇聚了一万多家高科技公司和66万工程师,形成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在硅谷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华人及华人群体功不可磨.他们展示出来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令人赞叹.本文以多元文化的视角比较详细的分析了硅谷华人群体软实力的现状、形态和特点,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对策,这有利于我国在实施国家软实力战略中高度重视这一特殊群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型生物医药高技术公司专利战略的制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专利21世纪的主导权利形态,是知识经济的保护神,是许多生物医药高技术公司产生和相关生物制药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入WTO对我国最大的冲击可能来自以专利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专利战略是中小型生物医药高技术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之一。作者从一个一线生物技术工作者的角度,集中讨论我国中小型生物医药高技术公司专利战略的制订。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深市210家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国有上市公司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的配置状况与企业成长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国有上市公司中,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成长绩效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执行董事比例与企业成长绩效负相关,相对而言影响传统企业成长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剩余控制权;国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总经理与董事长交叉任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成长绩效高度正相关,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剩余索取权.因此,国有传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优化董事会结构,适度减少董事会中执行董事的比例;国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适当扩大企业经营者参与剩余索取权分享的比例,建立健全股权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专利平台战略的空间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军  武兰芬 《科学学研究》2007,25(1):117-122
在现代工业发展中,产品平台、技术平台是制造企业开发制造新产品的有利工具。专利技术作为一种核心技术资源对于高科技制造企业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企业如能结合二者的竞争优势形成专利平台战略,不仅能形成技术战略上的时间竞争优势,而且在企业的技术跨越方面,能形成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空间优势。  相似文献   

19.
卓乘风  邓峰 《科研管理》2021,42(7):68-76
本文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切入点,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设立国家高新区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发现:(1)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并未显著带动地区技术进步;(2)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设立国家高新区显著吸引了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但并未吸引对技术进步具有积极影响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内形成集聚;(3)进一步分析发现,发挥“成本效应”和“生产率效应”是吸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入区、促进地区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且“成本效应”中制造业发展、“生产率效应”中创新人才积累是最为有效的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What are the respective roles of indigenous and exogenous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regions? Entrepreneurs and their start-ups have dominated Silicon Valley's economy in recent decades, but a different dynamic was at work from 1940 to 1965, when the Valley emerged as a formidable high-tech region. In key industries (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s, computers, and aerospace) that defined Silicon Valley as a high-tech cluster during that period, companies based elsewhere played critical roles in planting the organizations that would - through the innovations they made, the technical talent they attracted, and the start-ups they spun off - help make the Valley the world's most admired and emulated high-tech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