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会计学科正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的方向发展;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不断趋于国际化、标准化;会计正在从静态核算向动态核算与控制的方向发展;会计正在由以货币为主的计量手段向采用综合计量手段与货币手段并存的阶段过渡;由会计电算化迅猛地向会计信息化转变。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与资本全球流动所引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标准的全球化:一是商品技术标准的全球化;二是资本技术标准的全球化。本文分析了我国需要国际化的会计准则的背景和重新构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必然性,介绍了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提出了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只是迈向会计国际化的一步,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还需进行会计环境相关措施的配套。  相似文献   

3.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会计实务中要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是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 ,适当地应用谨慎性原则会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并有利于会计准则国际化目标的实现。随着会计改革的发展和深化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既给我国会计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也给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会计准则的制定、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存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积极进行会计理论创新,提高会计实务水平,努力将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加快会计人才的培养,积极应对加入 WTO 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企业发展日新月异,我国会计准则不断更新,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实务核算方式日趋统一化、规范化,企业在日常运行中需要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合理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正确的企业所得税核算操作。通过长期的实务操作实践,本文结合案例的形式,阐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的核算过程,以提高财税理论工作者和实务操作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从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会计的技术属性和会计服务的国际化、组织力量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有力地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新会计准则的一些规定毕将对企业损益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会计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该文主要就目前会计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我国会计的定位与监督以及 2 1世纪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会计国际化是当今世界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如何利用会计国际化的机遇,实现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是我国会计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当前会计在国际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会计学发展的历史上看,"假设起点"和"目标起点"是西方会计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两个主要的基本发展脉络,而"对象起点"则是我国传统会计学理论研究的演绎思路。以"会计目标"为导向的概念理论体系是当今世界会计学理论研究的主流,"会计假设"和"会计对象"几乎被埋没在概念理论体系里。"会计假设"和"会计对象"作为会计核算的前提,无论在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制定,以及会计实务中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