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笙名探析     
笙是一件古老而又被使用广泛的吹管乐器,它具有多个不同的名称,这些不同的称谓迷惑了人们对它的认知,不论什么名称,其实它们同属一物、管簧乐器——笙。本文仅就有关笙的不同名称做一阐释,以解人们的不解。  相似文献   

2.
从春秋后期开始 ,我国就用特制的皮囊鼓风冶铁。这种皮囊两端细、中间鼓起 ,其外形和当时的一种称为“橐”的盛物容器相类似 ,因此又称之为“橐”。橐上有个洞口装着通到冶铁炉上用来吹出空气的竹管 (后来被陶管和铁管取代 ) ,因为和管乐器中的竹管乐器“”差不多 ,就将此竹管称为“” ,这种装有通风竹管的皮囊又被称为“橐” ,装有此种鼓风工具的冶铁炉又被称为“炉橐”。一、原理及操作过程老子的《道德经》曾把整个宇宙空间比做这种鼓风工具。他说 :“天地之间 ,其犹橐乎 ?虚而不屈 ,动而俞出。”鼓风用的大皮囊很富于弹性 ,在空…  相似文献   

3.
出于对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喜爱和信任,我买了他这一套六卷本的《一生的故事》。这是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自传。其中有这样的一段,写他童年时和贫穷的流浪乐师女儿丽莎之间的友情,写得真是令人感动。他常常到流浪乐师的住处,找丽莎一起玩。  相似文献   

4.
音色是管乐器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基于序列音乐原理的管乐演奏器则是由管乐器多元化的音色特点上发展而来的。不管是单纯的序列音乐理论,还是在不断探索新音色的过程中,管乐演奏器随着音乐理论的不断深入探索而逐渐被作为更为个性化的音色运用。本文意旨从序列音乐原理出发,结合管乐器本身的音色特征,经由在传统乐器发声方法中的探索与创新,最后发展形成一种基于序列音乐原理的管乐演奏器,从而更好地为管乐器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巴乌作为一种常见的民族乐器被引进我校音乐课堂中,成为我校三至六年级音乐课程的必修内容。通过巴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意志和毅力,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度。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的正是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巴乌教学,以期能拓展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每月一歌介绍这首歌曲通过一个彝族少年,对白云和小河吹起心爱的巴乌,借以寄托对边防军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孩子决心保卫祖国的美好愿望。歌曲采用了我省红河地区典型的彝族音调及调式,在塑造儿童音乐形象上作了较大的创造。用“噜哩噜”的歌声模仿巴乌的音响,並以此作为歌名,生动别致而富有儿童情趣。歌曲为两段体(加尾声)结构,A段旋律跳跃、活泼,着力描写彝家少年吹奏巴乌时的愉快心情;B段则在音区、节奏上作了较大对比,突出边疆儿童的热情、奔放。这首歌的音乐语言简洁鲜明,整首歌只用了“5·7·123”五个音,但旋律却丰富多变,优美抒情。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有很多人开始应用和学习西洋管乐器,在音乐演奏中有很多人利用西洋管乐器完成演奏,给听众带来更好的听觉感受的时候也能够积极地为听众传递演奏者的情感。为了能够通过西洋管乐器演奏给听众带来更好的听觉盛宴,就需要西洋管乐器演奏者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呼吸,并且利用呼吸完成音色的呈现,但是如何能够利用西洋管乐器完成演奏,并且做好呼吸训练一直以来都是西洋管乐器教学的重点,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西洋管乐器在呼吸训练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管乐器]Wind instruments(英)指通过气流振动簧片、管体而发音的乐器,也叫“吹奏乐器”、“气鸣乐器”。乐器分类名称之一,它分为吹管乐器与簧管乐器两类。前者指无簧哨的笛、箫等,后者指有簧哨的唢呐、笙、英国管、大管等。其中还细分为单簧与双簧乐器,如单簧管、双簧管等。在外来管乐器中,通常还称管体用木制、塑料制或原用木制者叫“木管乐器”,如长笛、双簧管、黑管、大管等,称管体用金属制成者为“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圆号等。  相似文献   

9.
作为管乐器演奏中的一项古老而特殊的演奏技巧,循环呼吸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其在我国的发展却相对较晚,近几十年才逐渐为管乐器演奏者所熟悉并加以运用。本文以循环呼吸在双簧管演奏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从演奏曲目、训练方法等方面加以阐述,进而对双簧管的演奏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洋管乐器是常见的西洋乐器之一,亦是管弦乐队及军乐队之中不能缺少的乐器组之一。该乐器的学习多是以枯燥的指法与技能练习为主,该文意旨通过愉快情境教学法在西洋管乐器教学中运用研究,创设一种新型的适宜学生学习西洋管乐器的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1.
"器乐进课堂"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实施落实教育部体卫艺司提出的"2+1"项目需要,把乐器教学引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掌握一项演奏技术,这样才有利于音乐艺术特长的普及。我校在学习研究及实践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巴乌引进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因为我觉得应该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在余音凫凫、不绝如缕的巴乌音色中感受民族音乐独特的魅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巴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提高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2.
情感控制能力在葫芦丝、巴乌演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每位高水平演奏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关键能力。该文对葫芦丝、巴乌演奏涉及的“情感”“情感控制”“情感控制能力”等相关概念以及对其如何认识理解、如何培养把握等作了详细分析介绍,对爱好者综合演奏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情感控制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笙是一种带有簧片的吹管乐器,在我国吹管乐器中,笙是唯一一种可以演奏和声的乐器。自古以来,我国便流传着女娲氏造笙簧的故事,"笙簧"即指笙,簧指笙里用来发音的薄片,在古代是竹制,后世逐渐使用铜来制作簧片。芦笙是苗、瑶、侗等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簧管乐器,其前身为竽,发源于中原,后在西南地区发扬光大,距今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笙和芦笙作为我国广受喜爱的吹奏乐器,其不仅具有漫长的发展历程,而且其本身还具有很大的特点,本文将对现在的中国民族吹奏乐器笙和芦笙的改良成果进行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在丰富多彩的中国各民族的民间吹管乐器中,有一种至今仍在新疆南部帕米尔高原上塔吉克族中广泛流传的吹管乐器,被称之为"那依"(nay),它是年代较为久远的吹管乐器之一。论文拟从鹰笛的文化起源、制作工艺、吹奏方式、音律作品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究,以便于为其它的音乐工作者对该乐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王玮 《时代教育》2010,(9):79-79
唢呐在我国扎根于民间,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它既有声音高亢嘹亮、表现力丰富、个性较强的音色特点,同时又有粗狂豪放、细腻委婉于一身的特征。他长期以来作为一种典型的名族民间吹管乐器被广大民众所喜爱。完全掌握唢呐的吹奏方法是件不易的事,唢呐的演奏难度非常大,跟内部结构、部件的灵敏度、制作工艺、吹奏方法等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唐玄宗李隆基,在艺术史上是一位颇有才华的音乐家.唐人南卓写的《羯鼓录》说他“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若制作诸曲,随意即成”.既精通各种弦管乐器,又可以即兴作曲,顷刻即成。从他高超的创作技巧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  相似文献   

17.
竹笛重奏作为竹笛表演艺术形式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和意义,在一般的竹笛教学系统中,往往重视独奏而忽视重奏练习。竹笛作为一件极富个性的民族吹管乐器,在重奏整合方面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在重奏教学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内容概述K·巴乌斯托夫斯基(1892~1968),前苏联著名作家,他的历史小说、传记小说、科学小说在前苏联都有影响,但他影响最大的作品还是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金蔷薇》。  相似文献   

19.
小学音乐课堂中乐器教学常使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通过乐器巴乌合奏的教学实践,采用设置情境,在激发兴趣中开展合奏教学;复式教学,分层次学习中共同提高巴乌合奏技巧;举一反三,在曲目积累中提高演奏水平;夯实技巧,游戏中提升学生演奏技能等措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乐曲演奏水平,同时利用游戏教学模式进行学生演奏技巧的学习,从而完善小学音乐课堂的乐器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管乐器教学中,唱谱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利用唱谱进行教学,需要学生在演奏时将乐谱唱出来,将音符转化为实际的听觉感受。它对于高效率掌握乐曲的节奏、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以及整体地把握作品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通过对唱谱在管乐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在乐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