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贝尔纳科学政治学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为STS研究开辟了科学与政治关系的新视角,对美国大学STS教育和理论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STS中心率先实行STS教育向科学技术与政治研究范式的转向,从根本上将科技发展与政治格局置于一体,探讨理解科学技术与控制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具有研究领域广泛、教育内容前沿、教育模式开放等特点,对于国家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提高全社会的科技伦理意识和实现科技与政治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是借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与思想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与创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平等互动、团体疏导、网络疏导、换位疏导等心理疏导模式,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不仅丰富了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模式,而且有助于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了解高职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活动规律,而且使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条件下,在我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中,要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创新灌输理论和模式、方法,显示其强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机制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的提高不仅要通过加强理论培训、深化德育研究、加强社会实践来进行,还需要优化选拔机制、强化竞争机制、建立流动机制、完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供了参考,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方法。本文根据一定的评价原则和方法,科学的搭建实效性评价体系框架,并提出了建立和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长效机制,有利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面临着严重的生源压力。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众多因素影响,导致学生思想教育现状不是很理想。为更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面对社会需求和企业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传统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展开创新,深入分析当代中职学生的现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科学的工作方法,重点坚持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发挥党员联系班级作用、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企业文化建设、加强校企合作、融入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军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为了维护学员的心理健康、预防及治疗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而采取的措施 ,也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保障了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开展 ,成为我军政治思想工作中必备的科学武器。  相似文献   

9.
在微传播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积极运用微传播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江苏某一高职院校为例,对415名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效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动传播意识薄弱、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信息不引人、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微信息的质量,充分调动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动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的积极性,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加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这些成果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没有立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基础上,研究成果不够全面。但是在现代大学生的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首先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出发,然后根据现状提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策略,然后对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具体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举措,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是抓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以60年来上海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为背景,总结出60年来上海在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实现的创新:从重工具价值向既重工具价值更重目的价值的整合发展转换;由注重统一性向引导多样性转换,从注重继承传统方法向注重运用现代方式转换;由只重正面教育向既重显性又重广泛渗透的隐性教育转换;由粗放强硬教育管理模式向以预防为主、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换;由封闭、单一、枯燥、以说教灌输为主的教育向开放、社会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换;由对管理队伍以及教练员的单一成绩指标评价向运动员成长成才的综合指标转换等。并提出了前瞻对策:要进一步明确时代发展对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工作创新,不断提升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增强教育的创新性、系统性、有效性;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将教练员和优秀运动队打造成"学习型队伍";构建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确保实现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学生辅导员是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及桥梁,辅导员除了必须加强自身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的修养外,还应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各种情况、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同时协调各方面对教育的影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育体制很早就注重时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素质的培养,以期造就专业素质好、综合素质高的合格人才。随着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竞争不断加强,“两课”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充分发挥体育院校“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统筹兼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的精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统筹兼顾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学科交叉渗透,也需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才能使教育内容和方法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因素和大学生自身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树立正确的课程教育理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围绕武术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以及教育资源,依据武术课程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把武术课程技术层面与理论层面的育人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实现“技术传授”和“思想教诲”协同育人的有机整合。研究认为:武术课程思政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教育资源,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融入武术“思政元素”于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构建武术课程思政“技术育人”和“理论育人”为核心的教育观,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又是武术教育思想内在机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我院现行的职业指导师制度,和国内外高职教育目标相一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了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顺应了我院注重内涵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应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复杂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协同育人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升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还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思政课程不被重视问题尚未根本改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普遍偏低,支持体制不完善和评价标准缺乏等。推进二者的同向同行,必须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同向同行中的地位与作用精准定位,以重点突破和分类推进为原则推进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开发,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构建教育共同体,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