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8年6月28日,贵州瓮安县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当地约200人冲击县公安局、县委、县政府、县财政局与县民政局行政大楼.上万群众围观,整个过程持续近七小时,成为一起严重的打砸抢烧群体性事件.值得注意的是,与之前国内类似事件的处理方式不同,贵州省政府在介入事件处理后,允许媒体进行报道,主动、及时向社会通报事件处理进展情况,使我们看到了一次"与众不同"的政府公共危机处理景象.  相似文献   

2.
韩业庭 《青年记者》2009,(16):25-26
2009年6月17日,湖北石首市永隆大酒店厨师涂远高非正常死亡,引发了一起群体性公共危机,这一危机被外界称为“石首事件”。这场震惊全国的群体性事件,主要由于当地政府没有及时向群众说明真相、消除误解所致。政府危机传播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以“石首事件”为例,探讨新形势下政府危机传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事件是中国在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加剧下的一种现实表现。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能否进行很好的危机公关,不仅决定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和事件最终的妥善解决,而且关乎政府自身形象的塑造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对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如何有效进行危机公关提出了建议,即转变危机公关理念、建立公众利益表达渠道、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中要做到3C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立足于危机传播理论,以晋宁"10·14"事件报道为研究个案,从报道形式、主题框架、事件归因、新闻来源、报道基调、危机传播模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媒体在农村群体性事件议题上的媒介表达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媒体优化群体性事件报道、提升其深度效能的策略路径:应注意进行事件潜伏期的环境监测和危机预警报道;加强危机蔓延期的沟通协调功能和恢复管理期的社会反思功能;注意把握报道分寸、建设性地进行舆论监督;尤其是在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的法治价值取向上,还应加强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反思、多元主体利益关系分析等。最后对媒体建构下的施工方和地方政府危机传播管理策略问题作了一定反思。  相似文献   

5.
李晓云 《新闻界》2014,(2):41-44
网络群体性事件正在成为公共性问题讨论与解决的互动平台,本文探讨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并指出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批判的氛围和公共议题的趋向。在此基础上,从公共领域的视角剖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认为网络媒介、各类社会问题和具有批判意识的社会公民都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建构性力量。由此,在公民精神的宣传与引导、理性公众舆论的培养、政府畅通民意与"官意"的交往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价值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周洋 《新闻前哨》2010,(9):39-4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时代政府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类型研究的基础上,从多学科的视角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了解析,并且有针对性地从"更新危机传播理念"、"完善危机管理组织"、"搭建网络对话平台"、"改进危机传播策略"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完善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危机传播管理。  相似文献   

7.
袁媛 《东南传播》2016,(8):77-79
由社会化媒体引发的传播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绿化"了媒介生态,实现了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的权利逆转,为公众参与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提供了正规的渠道与路径。一方面这种表达能力、维权意识、参政意愿的提升督促着相关部门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时朝着更加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方向改进;另一方面作为双刃剑的社会化媒体潜入在诸多矛盾突显的社会转型期,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公共危机事件,为政府的管控、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隐患。本文拟从媒体的调控、用户的引导、政府的管理三个视角探析社会化媒体中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进行恰当的政府形象管理.在当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话语考察出发.探讨政府与媒体、公众的对话误区,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传播原则,进而提出政府形象塑型传播和矫型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姜欣欣 《大观周刊》2012,(21):52-52
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政府应对的不科学不及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开放媒体.促进公民参与以及重建公众的社会信任是防范群体性事件的持久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闻媒体“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使其具有政府喉舌与市场主体的双重角色身份。这种身份促使媒体在公共危机报道中形成了既服从政府统一报道口径的安排,又寻求自由报道空间来赢得市场的“中间角色”。本论文通过梳理2008年至2013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扮演“中间角色”的情况,试图总结出政府统一报道口径的公共危机事件的类型,以及媒体寻求独立报道的路径,从而描绘出我国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真实报道空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速度的提高,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风险在不断加大,地方政府对环境的治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其中以环境群体性事件而引发的问题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针对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不同阶段以及所呈现的危机新特征,地方政府从危机传播策略的选择上应该关注不同阶段的传播重点,并依据环境群体性事件主要矛盾能否得到妥善解决来决定相应的危机传播的策略方式,提出在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不同阶段应对危机的有效传播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迅速、扩散性强、互动性强、难以控制、意见领袖作用明显、容易出现极化现象和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等特点.网络群体性事件一般经历孕育、扩散、高潮和解决四个阶段,谣言对事件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形成开放性对话机制、进行危机议题管理和信息发布等是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王瑶  陶淼 《大观周刊》2013,(5):283-283
近年来各种群体性事件呈直线上升趋势。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从树立公务员危机公关观念、构建并完善危机公关机制、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等方面着手,积极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达到善治的效果,改善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屡屡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公共突发事件,给民众的惰绪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我国的惰况也如此。为把这种影响缩减到最小程度,国务院于今年初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其中强调了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要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作为举足轻重的信息、舆论平台,在危机发生时,新闻媒体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如何发挥信息沟通和舆论指导的重要作用,以帮助政府缓解以至化解危机?这是值得媒体从业者认真探词的课题。为此,本刊在《决策参考》专栏里,将连续两期发表这方面的研究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刘峥 《新闻世界》2012,(8):266-267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由于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影响力强、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重大,更深深的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执政,因而此类新闻的报道更需要媒体承担好责任。本文以近年来中国发生的大型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为例,分析我国媒体对于该类事件的报道现状,并围绕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应怎样承担好责任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事件频频发生,政府在此过程中的媒体应对变得异常重要。目前,政府的媒体策略方面有着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有着一些失败的教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对此。政府必须拥有科学的媒体应时策略,高处入手,化解危机,塑造形象,消除影响。本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主要是分析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的媒体应对,以及应该采取的策略。通过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分析。总结出了时间效率、政府形象、媒体议题引导、软硬兼施等策略,以更好地为政府媒体应对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危及公众生存与生活以及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大紧急事件和灾难事件.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频发重大公共危机.从南方雪灾、西藏拉萨打砸抢事件到汶川大地震等,这些事件无不直接考验着整个社会的危机应急和处理能力.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为社会的主要舆论机构,传统媒体当仁不让地成为危机传播的主力军,肩负起了危机中沟通各方和协调组织的重要使命.但以手机、博客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在这些危机事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健康传播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卉 《新闻传播》2009,(10):34-34,36
公共危机事件是危及社会公众生活和利益的突发性灾难事件.影响巨大.本文分析了公共危机事件与健康传播的关系,指出应对公共危机离不开健康传播.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中健康传播存在着传播内容和渠道单一、健康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与透明度不高等问题。认为在今后的危机事件应对措施中.必须重视危机事件健康传播.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瓮安6.28群体性冲突事件中新华社、《贵州日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应对情况为例.围绕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应承担何种责任,怎样承担其责任展开分析,根据公共危机事件四阶段特点提出媒体责任过程模型,具体阐述了事件各阶段媒体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发挥对社会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公共危机传播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增多,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据统计,从1993年到2006年,仅群体性事件从8709起增加到了90000起;200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