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错几道题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错过的题继续错,别人错过的题跟着错”,所以说,一定要认真研究自己或者别人的“错题”,此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2.
“错几道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错过的题继续错,别人错过的题跟着错”.所以说,一定要认真研究自己或者别人的“错题”,此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就中学化学氧族元素部分错题类型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3.
“错几道题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错过的题继续错,别人错过的题跟着错”。所以说,一定要认真研究自己或者别人的“错题”,此谓“他山之石,可攻玉”。本文拟就2005年高考中理综(化学)试卷中的易错题作一归类辩析。  相似文献   

4.
"错几道题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错过的题继续错,别人错过的题跟着错".所以说,一定要认真研究自己或者别人的"错题",此谓"他山之石,可攻玉".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做点错题并不怕,怕的是自己错过的题继续错,别人错过的题跟着错……对了,如果你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建议你先做模拟试题(P38),再看下面的内容。效果不一样哟!  相似文献   

6.
“错几道题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错过的题继续错,别人错过的题跟着错。”所以说,一定要认真研究自己或者别人的“错题”,此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拟就2005年高考中理综(化学)试卷中的易错题作一归类辨析。一、审题不认真,导致错解【例1】(理综天津卷26)A、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请回答:(1)写出A、B和C的化学式A,B,C;(2)依次写出A!D,D!E(E中含有某+5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3)写出将SO2气体通人K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写出由F→H的化学方…  相似文献   

7.
梁小桥 《家长》2012,(10):37-38
有位朋友对我说她简直要被气疯了!她儿子上学期期末考试错了一道应用题,之前的月考中就错过,后来的一次测验再次遇到了这道题,还是错。没想到期末考试这么紧张的时候,他第三次见到一模一样的题,竟然又错了!孩子把期末考试的试卷拿回家,朋友指着那道题问他为什么做过两次的题还会错?儿子一脸疑惑地问:“这道题做过吗?一点儿没有印象呢!”  相似文献   

8.
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是借他人之力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谋略。“刀”指的是另一种力量,“杀人”指的是实现自己的目的。若将此计用于小学生作文之中,那就是借用别人的材料。借用别人的表达方式,借用别人的诗、词、句、段,从而更有力地、更便捷地突出自己想表达的中心。使用此法时,一定要把握好中心,掌握好所借之“刀”。以免错“借”错“杀”。  相似文献   

9.
曾有一支歌唱道“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我以为,因为有了爱,一个人才有生存的意义。这种爱包含着主动地爱别人和被动地被别人爱。这其中,能够支撑着一个人克服人生的苦难的,更多地是对别人的爱。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乐观的人生,能够承受生活中的幸与不幸,我们就不能错过让孩子学会爱这一课。但是,曾有一项调查显示:九成的孩子很少帮助父母做家务,不知道对父母感恩。这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成人的错。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说:小孩子只有“在太阳地里晒几回,厨房里烧饭时去过几回,夏天的生活尝…  相似文献   

10.
记得有一回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上去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题错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指出他的最后一题错了。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错的这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了别人的正确……”不是吗?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更多的是看到其阴暗面,还是看光明面?…  相似文献   

11.
一位小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由一名学生上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题错了……”老师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错的这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不是吗?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更多的是看到其阴暗面,还是看到其光明面?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更多的是看其缺点,还是优点?当我们面对困难时,更多的是看到失败,还是看到希望?当我们处于低谷,更多的是看到失去,还是看到得到?………  相似文献   

12.
错过之美     
错过,莫不都是时间斗转星移的隔绝,或空间上千山万水的阻挡.有人因之饮恨、痛恨,甚至狂躁,正如自己崇拜的明星于同城举办演唱会,而自己却因某些原因未能参加.而我却认为,错过亦美. 我与书圣王羲之错过了,我也与那场“曲水流觞”的兰亭集会错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多么惬意的盛会啊!可是隔了一千六百多年的荏苒岁月,我只能向着绍兴方向点头致意了.但我又没有错过,没有错过那宛若游龙流云出岙般的《兰亭集序》.行书依旧,物是人非,临文嗟悼,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13.
考场上保持心态平稳的关键:是不要奢求自己每一道题都会。尽己所能,将所有能够做的题做对就行了。自己不会做的题,别人也不一定就能做对,考场上不妨多给自己一些宽慰。错一两道题其实无所谓,问题是不能因此而患得患失、急躁不安。考试节奏也不要一味加快、快而不稳。  相似文献   

14.
“不对,重做!”正在打字的我看也没看一眼,就把本子扔回到了书桌上。儿子拿起笔,重新开始做那道题。“又错了,重做!”我随意瞥了一眼,又把本子扔给了他。儿子又重新演算,查公式,认真检查每一个步骤。“还是错的,再做!”我象征性地看了一下,又将本子塞给了他。儿子眉头紧锁,咬着钢笔……电脑前的我看着儿子苦思冥想的背影,陷入了沉思。儿子,其实这道题你根本没有做错,妈妈之所以三番五次地“刁难”你,只是想让你学会坚持自己正确的做法,学会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儿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来自方多——他已经决定坚持下去了!“你本来就没错,”我…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常见一些学生爱犯“老毛病”,即同一错误反复出现,作业做错,订正,考试仍错。这说明该生对曾经错过的题目仍未真正理解,作为教师,应如何提高作业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对做错题  相似文献   

16.
顾嫣宏 《海南教育》2014,(18):92-93
不少学生面对曾经错过的题,“吃一堑”却并不能“长一智”。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引导学生开展错题分析,教师对学生错题的分析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分析,学生的“订正”也不能替代学生的“分析”。订正只是“会这题”,而没有促进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分析,就引导学生“会一类”,当然更重要的是“会思维”。  相似文献   

17.
幽默     
《教师博览》2005,(2):28-28
才错一个字;一错再错;尊师典范;佛教学校;“刁”题;轮胎坏了;疯狂的比赛;多余的;身子特别远;别人的裤兜;到底是多少;浓缩牛奶;今非昔比。  相似文献   

18.
以往在路线斗争中,被斗争的往往是错了的;去斗别人的,却往往是对了的。对了的人胸怀很宽阔,说要“允许别人犯错误”。现在,不少身居领导岗位的人也有宽阔的胸怀,也说要“允许别人犯错误”。有些人也做领导了,却一直说不出口,无论怎样也觉得“允许别人犯错误”这种话不是自己说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关于蓬荜增辉的释义为:“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略语)。也说蓬荜生辉。”  相似文献   

20.
宽容忍让,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准则。处理学生矛盾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会宽容忍让。宽容忍让这,意味着从“我”的角度,应当具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自我批评,就是要正视自己的错儿,首先要找一找自己的过错,然后勇敢地向对方主动承认自己的不对,向别人致歉,以求得谅解。宽容忍让,意味着从“他”的角度,应当具有宽容大度的胸怀,不要紧抓不放,斤斤计较,甚至怀恨在心,而应学会宽容别人的错儿,过往不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