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奥林匹克价值观 为什么办奥运会?在奥运会已有113年历史、成为当今世界最盛大的文化体育盛会的时候,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是多余的.但正是由于奥运会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商业参与、政治介入,我们有必要时不时提出并探讨这个问题,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奥运会存在的理由,使我们在各式各样商业参与、政治介入(正面的、负面的)面前,保持奥林匹克运动的正确航向.  相似文献   

2.
从奥运会与政治的相互依存关系入手,对奥运会的政治化预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代奥运会具有隐含与有限的政治活动预期,奥运会组织与管理者应通过重构赛事文化和优化管理水平对赛事进行政治预期管理,从而巩固和加强赛事的政治影响有限性预期。  相似文献   

3.
在1896到1908年间的奥运会中,由于害羞和社会政治的原因,女性跟泳池始终保持着距离,那时候游泳是男性运动。更公平的社会环境让她们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中首次亮相了。自那时以来,人们对游泳的焦点一直集中在性别差异上。女性选手能与男性选手抗衡吗?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对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董杰 《体育与科学》2001,22(3):16-19
本文从历史事实出发,探讨了北京举办奥运会,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政治上能树立国家形象,加强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在文化上,能丰富市民生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上,能增加就业人数,改善投资环境,带动北京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加速民族产业走向世界的步伐?为避免奥运会给北京带来负面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加强环保,对体育场馆合理规划和利用,借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加强社会治安,让奥运会促进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举办奥运会对我国政治地位、政治体制改革、解决冲突能力、应变赛场秩序等问题的影响。研究表明:举办奥运会将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政治地位,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高解决冲突问题的能力,还对我国处理赛场秩序的能力提出很高要求。有效利用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将有利于我国的政治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核心活动内容的奥运会和青奥会,同样受到了政治的深刻影响,又对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反作用力.由于奥运会和青奥会的不同特质,二者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也呈现出了差异.研究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奥运会和青奥会的不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骚乱、政治抵制、金融危机、战争等一系列突发性事件不仅给奥运会安保工作带来极大挑战,而且给奥运会的发展带来巨大阻力。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结合奥运会发展地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经济特征、政治格局等要素,追溯历届奥运会所发生的危机事件,认为应加强对奥运经济的宏观调控,节俭办奥运;加强应对危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奥运会安保工作。  相似文献   

8.
奥运会有色彩吗?主办城市可能披上怎样的色彩“外衣”?中国的色彩文化在奥运会中将如何一展风采?国人将以何种色彩迎接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在日前举办的“色彩与奥运”中国色彩主题论坛上,专家眼中的奥运色彩体现在与奥运会相关的各个环节:建筑、环境、城市形象、设施、广告、商铺、民众服饰甚至车身颜色……  相似文献   

9.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在金秋9月开吗?吉祥物会不会还选择熊猫?天安门广场真的要铺上沙子打排球?被外国人称为“中国功夫”的武术能否进入奥运会?这些问题北京奥运会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给媒体记者—个明确的说法。一.吉祥物今年确定奥运会组委会将设计新的标志,设计独具特色的奥运标志不但已经成为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传统,其对保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也具有积极的意义。组委会决定于2002年征集新的会徽和吉祥物,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运动:强者追求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前夕,中国北方城市天津一份基督教青年会的刊物《天津青年》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向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提出三个问题: 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 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 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 中国人民用了整整100年的时间寻求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高华 《中国集邮》2001,(12):37-37
1908年,旧中国的《天津青年》在一篇题为《竞技运动》的章里向国人提出3个问题:中国何时能派一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科学》2015,(3):61-64
从权力视角对奥运会进行政治考量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权力、政治与奥运会的关系进行理论辨析,并对相关的政治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权力竞争是奥运竞争的核心问题。在权力与资本的合流下,奥运产业化给奥运发展带来了体育精神困境,而由于权力的膨胀、滥用与偏差,导致奥运会贿选、性别歧视、兴奋剂之类的丑闻更加不可避免,甚至奥运会本身都成为西方强势文化的一种体育文化贸易输出。为此,发展中国家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国际奥委会则要在申办程序的重塑、奥运设项限定外,建构新的意识形态,回归到奥运会原初的业余精神与公平竞赛意识形态上。  相似文献   

13.
翻开近百年的奥运会历史,一直使奥运会不得安宁的两大问题,一是经济,一是政治。政治问题时松时紧,全跟着当时的国际形势打转转。而经济问题却步步打紧点,钱越花越多,一动就是几十个亿。举办这种豪华型奥运会,实在令不发达国家望而生畏。即  相似文献   

14.
追逐奥林匹克的精神--读《奥林匹克宪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奥运会之所以到中国来,基于我们对奥林匹克主义的认同,而不仅仅是对奥运会金牌的向往。那么,奥林匹克主义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将在2008奥运会上收获什么精神产品?作为一次浩瀚的文化交流,我们又将反哺奥林匹克运动什么?我们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一、奥林匹克运动强调尊重人权  相似文献   

15.
第29界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作为北京市民,当然格外具有主人翁意识。对于北京奥运会,老百姓最关心哪些筹办工作?有些什么样的建议需要反映?北京奥组委对此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相似文献   

16.
王宁 《体育博览》2008,(2):33-33
从2001到2008,满心期待却又似乎毫无预兆地,奥运会就这么来了。北京的奥运会是什么样的?中国队能拿多少奖牌?刘翔会不会在家门口再次打破世界纪录?我们对2008有着无数的期盼和猜想。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步步高DVD杯全国男排联赛结束前,新一届国家男排的名单便已公诸于众。主教练邸安和称,本届国家男排的主要目标是力争2004年奥运会的出线权,并为2008年奥运会培养后备人才。中国男排能否凭实力打进奥运会?他们与奥运会究竟还有多远?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曾经说过:“体育完全没有政治”。尽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和宗旨是“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但体育中的政治问题始终存在着,体育与政治之间从来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奥运会与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关系更是源远流长,错综复杂。从奥运会上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到奥运  相似文献   

19.
在申办过程中,国际奥委会首先要考察的是什么?场馆。对于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来讲,将成为比赛的载体而被广泛关注的是什么?场馆。如果说2008年奥运会是一场音乐盛典,那么将成为这一盛典中凝固的乐章的又是什么?答案无疑还是——场馆。 北京2008年奥运会使用的场馆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学术解读,阐释了政治不能凌驾于奥林匹克运动之上、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处于主动、强势地位和消极政治因素的影响严重危害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发展等观点,指出了消极政治因素影响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根源和形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奥林匹克非政治化原则等应对策略,旨在为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