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我在教学中进行的声音的传播实验,要么使用抽气机,使瓶内气体变稀薄;要么使用烧瓶将水烧至沸腾,加盖冷却后使瓶内气体变稀薄;由气体逐渐变稀,传出的声音逐渐减小进行推理,从而得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正一、创新演示实验,优化课堂教学。传统教学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甚至对实验教学产生抵触,教学效果不明显。但是如果实验教学中对演示实验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用手机做声学试验:找一个瓶子,里面放置一部手机,然后再放入几个乒乓球将空间占满,用插入玻璃管的塞子封住,外接一个橡皮管,橡皮管一端接一个大号注射器;用另一部手机给瓶内的手机拨号;用注射器缓慢抽出瓶内的空气;随着瓶内空气的减少,瓶内手机铃声逐渐减弱,直到最后听不到声音,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很感兴趣,同时明白了声音传播的规律。二、引导同学积极参与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物理小实验、小制作的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课本都用如图 1所示的装置 ,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 ,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怎样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本实验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 1 )由于水、玻璃以及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瓶内气体与水达到热平衡需要较长的时间 ,所以实验相当费时 ;( 2 )由于温度计不是直接测量瓶内气体的温度 ,通常情况下 ,测量温度的误差较大 ;( 3)调节压强计的可动管 ,使左侧管中水银面恢复到原先标出记号的位置 ,也就是使瓶内的空气恢复原来的体积 ,也比较麻烦。笔者用高压锅代替烧瓶 ,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节约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也使实验更精确。…  相似文献   

4.
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组合教具钟祥市实验小学胡琴声,杨敏,刘国平(431900)在自然“声音是怎么传播的”教学中,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的知识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讲清这一重点,突破难点,我们自制了一组简易教具,制作容易,材料易找,趣味...  相似文献   

5.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节课的教学是通过几个实验的操作,让学生概括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教学时,原先按照课本中的编排顺序,在验证了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之后,进行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验证:用两个石块在水中碰击,其它同学捂住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贴在水槽壁上,听石块碰击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泸科版初中物理第一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内容中,研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切实体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设计思路密闭容器内有一定体积的空气,可以传播声音。使空气体积逐渐增大,则空气密度逐渐减小,声音逐渐减弱。由此推算,完全真空状态下,声音消失,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2器材装置橡皮帽、细线、小铃铛、较大注射器。装置如图1所示。3实验步骤a.把活塞推到注射器底端;b.在细线上栓好小铃铛,用橡皮帽压住细线,固定好小铃铛(防止铃铛接触注射器筒壁),密闭针头部;c…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验证声音传播与空气媒介的相互关系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受实验器材及操作难度的影响,传统教学中一般是进行演示实验:使用一个玻璃钟罩,在里面放簧一个闹钟,钟罩的一侧连接两用气筒,钟罩下部要密封;实验时让闹钟发出声音,再用两用气筒抽气,随着钟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闹钟的声音不断减小,最后听不到声音。  相似文献   

8.
1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实验改进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同时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注意声音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无疑是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不能满足于学生的“照葫芦画瓢”,应该尽可能地进行方法教育.例如,对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装置,一般教材上的插图如图1所示,实验时,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瓶内金鱼藻会不断产生气泡,气体的产生使水从玻璃管内压出。当瓶内的气体足够时(约半瓶),打开橡皮套管的夹子,迅速将带火星的小木条移近玻璃管口,小木条重新燃烧,证明有氧气产生。对此装置,我们发现有几处值得改进:1.带橡皮套管的排气管下端伸入瓶内过长,排气不畅;2广口瓶上部空间过大,充够…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十册《声音的传播》一课中,“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文中仅列举了两例:上课铃响,在学校各个地方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上课时,全班同学都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以此来说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仅靠此说明,学生虽能明理,但不能直观地反映出“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的现象。这次我在教学视导中,发现一位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精心自制教具设计了下面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物体对支持物、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好像完全不受重力似的。这是一个教学难点。为此,设计了很多实验。但要么现象不显著,水花四溅、难辨真假;要么准备繁琐、操作复杂。笔者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它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现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运用贮气瓶贮存气体,在课堂中可进行边讲边实验,我们在甲烷、乙烯、乙炔的性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一种简易的贮气瓶的组装和使用方法。用广口瓶、分液漏斗、三孔橡胶塞、橡胶管、弹簧夹等常用器材,就可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简易贮气瓶。图1 简易贮气瓶   图2 代用的分液漏斗贮气时,在瓶中装满水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然后将导管A的弹簧夹打开,使其跟气体发生器连接,气体由导管A进入瓶内,水由导管B排出,待瓶内的水面降至一定程度,停止进气(注意:导管B在瓶内不能脱离水面)。凡难溶于水,且通常条件下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甲…  相似文献   

13.
在讲授镁的化学性质时,做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一般是课前收集好的,这样做费时、费事。我们对此进行了改进,并增加了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的实验。具体方法是:在实验时,临时取两个集气瓶,在一个瓶内放入少量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另一个瓶内放入少量亚硫酸钠。在加碳酸氢钠(或碳酸钠)的瓶内,加入少量水,使它润湿之后,滴加浓硫酸,二氧化碳气体很快充满了集气瓶。这时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册《声音的传播》一课,要求指导学生认识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本课关于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设计的实验是:一个同学用耳紧贴在水槽的外壁,另一个同学在水中把两块石头相碰,在水槽的外壁处能听到石头相碰的声音。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了另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职、技校中,普遍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学倾向:要么理论课上很少有实验、演示;要么将学生带到实验室或者实习工场,进行几个星期的连续性实验、实习。虽然这为教学安排、设备利用带来方便,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有很多教师也作过以课时为单位、理论课与实验课交叉进行的尝试,但这样将成倍增加课时数,造成教学课时紧张。如何使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动手技能培养三不误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将理论、实验、动手三者融为一体进行教学,在理论课中结合实验与动手操作,使学生边学习理论边观察演示实验,并及时进行实际…  相似文献   

16.
铜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是体现硝酸强氧化性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教材对这一实验的叙述在实践中都存在以下问题:①按教材所述,不论怎么样操作,该实验都有二氧化氮气体逸出。污染教学环境,损害师生健康;②实验过程中,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  相似文献   

17.
实验检验碳酸饮料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取一瓶雪碧等碳酸饮料摇晃一会,然后打开瓶盖,使瓶内气体冲出,再把一块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瓶口上方,或把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倒扣在瓶口上方,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二氧化碳。另一种方法是,用注射器从瓶中抽取气体,然后把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来检验二氧化碳。第一种方法的不足是,打开瓶口后,气体冲出很快,散逸较多,若实验节奏把握不好,现象会不明显或无现象出现,况且这种方法用的石灰水量太少,不利于观察现象变化;第二种方法较第一种方法要好些,但也需要多步操作才能完成实验。我们经过分析研究,找到了更加简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学习》2005,(3):25-25
取一瓶浓氨水,一个剥了壳的熟鸡蛋.一个口径比鸡蛋略小的实验瓶。如图所示,将氨水瓶盖打开,将实验瓶倒扣在氨水瓶上,经2~3分钟后,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就会充满实验瓶.驱走瓶内的空气。将一团蚕豆般大小的吸水纸,吸透水后。贴在鸡蛋的一端,将鸡蛋堵住实验瓶口,并使有吸水纸的一端在瓶内,就可以看到鸡蛋慢慢地被吸入瓶内。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是一个无政府世界,有些人利用电子邮件肆意散发邮件广告,导致很多人的邮箱垃圾成堆;有些人利用电子邮件制造邮件炸弹,要么使电子邮件服务器瘫痪,要么使别人无法正常使用电子信箱;还有更坏的人利用电子邮箱传播电脑病毒.本文针对UNIX系统中的邮件服务器,阐述了通过使用Sendmail配置邮件中继域文件relay-domains和Ac-cess文件防止邮件攻击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原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一节,安排了这样的演示实验:用两个相同的音又,左边音叉旁挂一个塑料小球,敲击右边的音叉,发现塑料小球弹开。说明右边音叉的振动通过空气传给了左边的音叉。这个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事实上这个实验很难成功,因为它对音叉的频率要求很严格。现行教材将此实验删除,却没有新实验来替代。笔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设计了一个替代实验,供大家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