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而“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赢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谐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和实现人的全而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因此,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一方面,和谐社会为和谐教育的发展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构建则需要和谐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与教育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奠基工程,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保障公民相对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机会,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公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社会,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举措。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准,必须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教育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方面,教育公平至关重要,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不公平,社会就不可能公平。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性因素、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5.
从职教原理看,在和谐社会的发展蓝图中,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息息相关并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从职教历史发展来看,构建和谐社会是职业教育的初衷;从教育目的论来看,职教目的与和谐社会的哲学属性是相吻合的;从发展背景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从受教育机会方面拓展职业教育在和谐社会中的发展空间,以实现和谐社会的公平目标;要从保障机制方面落实职业教育在和谐社会中的战略地位,以实现和谐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社会是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充分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强化追求真理、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的大学理念,从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在和谐社会构建及其实现对人的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基本诉求中生成的,其主要价值是根据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人的健康而和谐的发展。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健康的价值观念支持和人力系统支持。这一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开发和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才能得以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8.
刘达昌 《继续教育》2007,21(1):29-30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阶段,如何建立和谐社会。本文从教育培训的角度,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整个社会担当起教育责任,在重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厦开展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论证了教育培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服务和谐社会构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从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既是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追求和谐为价值目标,自觉探索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重构体现时代特征、符合教育规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王晔 《吉林教育》2005,(7):61-6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长期性和系统性,教师的职业起到了其它行业其它人都无法替代的作甩。把青少年培养为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是关键。教师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  相似文献   

11.
大学培养现代有序社会所需的理性,所传播的意识形态、民族文化有助于公众的凝聚与社会的稳定,接受高等教育及其向社会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服务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枢纽。大学教育要完成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肩负的重任,必须坚持教育补偿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机制完善促进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制度创新促进教育发展的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高等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科教创新、服务社会的基地,是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理应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主阵地。通过构建和谐校园,可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力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教育奠基的视角解读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与和谐社会息息相关,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教育本质就是一种和谐精神,它可以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营造和谐的关系,推进社会及教育的均衡发展,增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民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社会要实现和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都能正常发挥功能。协调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和社会公共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教育本身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呼唤着教育和谐发展。本文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分析发展农村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并提出农村教育和谐发展的新思维及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教育是坚实的基石,而家庭教育又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加强家庭教育,必须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明确家庭教育的任务与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和艺术,才能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和谐教育"论--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构建“和谐社会”新命题的提出,为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挑战。“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的构建原则是:确认教育公平的独立价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法制做保障。  相似文献   

17.
施榆兵 《云南教育》2007,(B06):44-4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具有突出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而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又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宾川县委、县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宾川县教育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教育发展思路,努力推进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女性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和谐发展的女性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和谐发展的女性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同时,还要保持女性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女性教育的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女性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和谐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社会功能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追求的目标。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谐社会为和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和谐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传承文明,铸魂育才的伟大事业。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意义在于,为和谐社会提供传统精神基础,注入高尚人格精神,构建强势创造主体,增强发展不竭动力,展现无限美好前景。因此应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精神与物质,道德与才智,科技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等方面的关系。要使教育起到应有作用,还要靠主管和从事教育的人们的自觉性,扎扎实实地去抓好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