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四种主要类型酸式盐水溶液pH值的计算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合理的近似处理,简化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关于盐类水解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解反应的自由能变,计算了醋酸钠和氯化铵的水解常数和pH值.用耦合反应的自由能变,计算了醋酸铵和酸式盐(例如,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溶液的pH值.用其质子传递反应的自由能变,计算了水解常数和水解度.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通过分析质子传递反应,对比较酸式盐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问题作出了诠释,并给出了此类盐的水解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等浓度CH3COONa、Na HCO3、Na Cl O以及CH3COONa与Na HCO3的混合溶液中同种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进行相关实验和理论计算分析,得出在对涉及弱酸酸式盐的溶液进行相关粒子浓度大小比较时,应综合利用其各级电离常数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同时指出,2009年高考北京卷第11题和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11题均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考虑到弱酸酸式盐的特殊性,建议在中学阶段应谨慎命制该类试题。  相似文献   

7.
酸式盐是高考的考点之一,由于酸式盐比较特殊。而学生对酸式盐性质的认识较肤浅,因此在考试中常有失分现象.本文结合实例谈谈酸式盐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8.
酸式盐是一类重要的物质 ,各级各类考试有关酸式盐考查的题目屡见不鲜 ,而学生对相应的试题得分率并不高 ,这说明学生对酸式盐的有关知识掌握不能令人满意。酸式盐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难点 ,为了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类物质的有关知识系统掌握 ,使他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心应手 ,笔者根据长期教学的实践 ,对其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归纳总结。一、酸式盐的性质1 水中的溶解性一般来说 ,在相同温度下 ,不溶性正盐对应的酸式盐的溶解度比正盐的大 ,如CaCO3 难溶于水 ,Ca(HCO3 ) 2 易溶于水 ;磷酸的钙盐溶解性由大到小为 :Ca(H2 PO4)…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二元弱酸酸式盐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定性分析方法,可知二元弱酸酸式盐均有3个临界点.推导得出二元弱酸酸式盐3个临界点微粒浓度的计算通式,认为临界点是二元弱酸酸式盐固有的属性.简述了二元弱酸酸式盐溶液从浓至稀时微粒浓度大小排序变化的规律,指出分析微粒浓度大小时必须说明溶液浓度.在常见二元弱酸酸式盐溶液浓度不是很小(大于0.01 mol·L-1)的情况下,离子浓度大小排序问题用弱酸根离子的电离与水解相互促进的定性分析就可以解决,这对中学化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溶液中的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的问题比较复杂。为了避免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出现科学性错误,以弱酸的酸式盐为例,提出了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盐的水溶液显什么性,要视其水解的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弱酸弱碱盐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而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其水溶液显中性。 酸式盐的水溶液,是不是也遵循上述规律呢?如果是这样的话,NaH2PO4、Na2HPO4和NH4HCO3的水溶液都应显碱性,而NaHSO4的水溶液就一定显  相似文献   

12.
强酸的酸式盐:NaHSO4、NH4HSO4  相似文献   

13.
酸式盐与碱的反应,由于酸式盐组成的多样性以及酸式盐对应的阴离子(酸式根)一般为多元弱酸形成,而且酸式盐与碱反应时添加顺序及相对量的不同,导致发生的反应不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当然也不同.因此,这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多年来高考化学部分试题时有涉及,而高中学生由于对这类反应的本质难以了解透彻,也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拟对这方面问题作一番总结,希望能给师生们以启示及帮助.  相似文献   

14.
徐业政 《考试》2003,(10):43-44
一、因相对用量不同导致产物不同的反应这类反应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开始生成的某一产物与过量的反应物能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等。其二是参加反应的离子种类或数量与反应物的相对用量有关,如 Cl_2与 FeBr_2。溶液、NaHCO_3与石灰水的反应等。这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或判断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后者。本文通  相似文献   

15.
C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气体,其水溶液叫碳酸,属弱酸,因碳酸盐有正盐和酸式盐两种,故在有CO2参加的反应中,对生成物的准确判断很重要,现就中学化学中有关此类问题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6.
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用量之比有关,此类反应是常见的考点之一。在这类反应中,关于酸式盐与碱的反应,由于涉及的离子间的反应比较复杂,反应规律也不是那么明晰,因而成为同学们学习的一个难点。例如,Ca(HCO3)2与NaOH溶液能否按照不同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可按什么比例反应?对应生成什么产物?同学们对此问题的分析常常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7.
杨文斌 《中学理科》2006,(10):84-84
中学阶段常见的盐有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和复盐,此外还有络盐、内盐等。下面解析几道有关特殊盐的习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雷朝水 《考试周刊》2011,(67):170-171
在模糊定量(此处指少量、适量、过量)时,酸式盐与碱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很难掌握,但该知识点又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重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作者在教学中总结出了用“1摩法”(或“1mol法”)来书写,就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一难题。“1mol法”的要点是:把酸式盐与碱反应看成是中和反应;将少量反应物或者被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确定为1mol。这样书写起来又快又准确。  相似文献   

19.
氢键的本质特征、存在类型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氢键(hydrogen bond)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分子级别的弱作用力。在水及其溶液、结晶水合物,醇、羧基溶剂,无机酸、酸式盐、碱式盐,碳水化合物、氨和氨合物、酰胺、氨基酸、蛋白质等物质中氢键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一些比较水解的盐稀溶液中离子或分子浓度的规则。正盐中阴离子的共轭酸和阳离子的共轭碱的电离常数大于水的离子积或二者之积比水的离子积大,其水解度可能小于50%。反之,可能大于50%。水解度小者,未水解离子的浓度比水解产物的大,反之亦然。酸式盐中阴离子的电离常数比水的离子积大,则阴离子的共轭碱的浓度比氢氧根的大。逆之亦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