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思想、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6个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其中思想方面强调了核心素养,性质方面突出了学科特点,理念方面发展了课程理念,目标方面整合了课程目标,内容方面优化了课程内容,评价方面研制了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黄丽琴 《天津教育》2023,(8):116-11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为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在核心素养、课堂结构、课堂内容、评价策略、学科融合等方面有了全新的理念。新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教学的指导性和学段的衔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教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教学应该确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技能,独立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针对新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作为执行者,一线教师的理解力、转化力和执行力,关乎教学变革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转型的效应。诸多一线教师加强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研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学指南,使课程标准从制度文本过渡到教师领悟课程的文本、学科课程从理想课程转换为学生体验到的课程,为教师教学提供指导和规范,是践行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之举。江苏省义务教育各学科教学指南从理解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把握课程目标、落实课程内容要求、研读学业质量标准以及建立健全课程资源体系和教学研究机制等方面对课程标准进行落实落细。用好教学指南,必须以课程标准为纲领,以教学指南为指引,以教学研究为支撑。  相似文献   

5.
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相比,2022年版课标内容体系更丰富,指导性、可操作性更强,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具有显著变化。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落实学科德育要求,积极开展大概念教学,强化科学实践,落实学业质量标准,才能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彰显生物学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是新时代课程改革深化的重要成果。课程标准凝练学科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了实施建议。借着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东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大概念、教学评一体化等逐渐成为热门话语和研究前沿。课程标准强调“在课程实施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加强对评价目标、标准、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凸显素养本位,从学科立场走向育人立场,真正将核心素养的落实作为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的同时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规定了学习内容及其达成度。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基于课程标准实现“学教评一致性”。以“面积”为例,提出小学数学“学教评一致性”的实践框架:提炼核心素养内涵,确定核心目标并具体化,设定相应的学习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再围绕学习目标制订评价框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反思改进教学。这也是数学课程中核心素养落实与评价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吴星 《化学教学》2022,(12):3-8
从建构视角、特点、内涵等方面,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基于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目标、融合课程内容,是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所培养的核心素养表现的刻画,是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目标的细化。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对化学教学和学习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把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五大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贯穿于新时代历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这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理念相契合。  相似文献   

10.
苏明强 《福建教育》2022,(18):13-1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坚持核心素养导向,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特点。本文阐述了课程标准在整体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四个方面的主要变化,并给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等方面对比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实验的相关内容。结果表明:新课标的修订更注重将实验活动的设计编排和核心素养有机结合,提倡积极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合理衔接不同学段,旨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实现生物学学科育人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教学评价的依据。准确深入解读课程标准,对理解把握学科性质和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至关重要。本文从课程定位、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六个维度对《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进行深入解读。一、课程定位:强调道德和法治(一)具体变化。2022年版课标和2011年版课标相比较,由强调品德到强调道德和法治。  相似文献   

13.
王玉卿 《天津教育》2023,(2):102-104
<正>“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物理课程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标准中不仅指出“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同时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相关要素贯穿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部分”。  相似文献   

14.
社会责任素养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基于化学课程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从责任对象和综合表现两个维度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比较,厘清两版课程标准中指向社会责任素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异同点,为教师依托新课程标准培育学生社会责任素养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革,旨在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强化科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学科知识是认识学科本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立足于科学学科知识视角,探赜科学学科知识结构,针对科学教育师范生学科知识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新课标背景下科学学科专业人才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任志娟 《甘肃教育》2022,(19):59-62
本文分析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突出特点,即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围绕核心素养,重构课程内容;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增加学业质量标准,强化“教—学—评”一体化,还讨论了它们所蕴含的教学理念和价值,并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2014年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悄然启动。新课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以课程标准全新架构或修改为起点,而十八大以前形成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显得有些滞后。基于此,本刊特别推出"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标准审视"系列策划,旨在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审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着力从性质理念与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展开,帮助广大教师厘清关系,更新观念,领会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内涵、体系和培育方法,充分发挥现代出版传媒对学科教学的导向与引领作用。徐开颜同志承担本系列策划开篇之作,从时代感、道德感、责任感三个层面阐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在同一性,将发展核心素养的"DNA"深深嵌入学科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是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宏观的指导性作用,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建构的指路明灯.对三版义务教育数学课标中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的变迁进行研究,发现最新版课标在课程性质中对数学、数学素养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根本属性描述得更加清晰,在课程理念中对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理念阐释得更加精确,启示教师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性质、理念的核心要义,准确而有力量地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一、新课程新课标新变化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六大方面都有体现新意和变化。(一)课程性质突出政治性、思想性较之前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相比,  相似文献   

20.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标志着新课程修订工作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引。其修订要点主要在于搭建了新目标,强调由“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建构了新内容,强调由“零散知识点”走向“课程内容结构化”;催生了新教学,强调由“教学内容变革”走向“学习方式变革”,突出学科实践与综合学习;倡导了新评价,强调由“育分导向”走向“育人导向”,以变革纸笔考试、推进表现评价和加强技术赋能实现评价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