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中,有一条最为微妙、最为深刻的辩证法原则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这条辩证法原则就是“补充”。即是说,任何一种新制度只有以其对立面作为自身的补充,才能建立起来,才能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这是一条在改革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客观规律。一方对另一方的补充,也就是矛盾双方的互相补充。互相补充是一种具有哲学普遍性的现象。这种现象无论在自然、社会和思维中都是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既是非此即波,同时又是亦此亦彼。纯的绝对性总是以其相对性作为前提和条件的。白玉有瑕疵,太阳有黑子。蝉  相似文献   

2.
"纯有"和"纯无"是黑格尔逻辑学中最为基础和最为抽象的范畴,在黑格尔哲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纯有"是基于一切无的相对一切有,它在原则上必须包含所有的"有",没有边际,是一个无限大的集合;"纯无"是没有一切所有的绝对的"无",没有任何属性,没有任何存在,它只是一个在理性范围内存在的概念的"无"。"纯无"和"纯有"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就是"变易"。依赖于"变易"的"纯有"和"纯无"构成了黑格尔对立统一体的逻辑原点,并由此建立了辩证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一分为二”,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扫除林彪、“四人帮”制造的混乱,坚持辩证法观点是十分必要的。毛泽东同志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什么是“一分为二”?“一”就是矛盾着的统一体,对立面的统一性;“二”就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两种因素、两种趋势;“分”就是对立面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以及分化、分解和转化。简言之,即统一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具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倾向,正是由于这种矛盾才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可见,“一分为二”首先是表示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的绝对性。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一个统一物都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对立双方互相联结、互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方枘圆凿",其实方与圆并非不可调和,而是互相补充的两种人生智慧。"方"是做人的脊梁,是刚正不阿,坚守原则;"圆"是处世的锦囊,是灵活变通,以情动人。学会方与圆的有机结合才能成就智慧人生。"方"是原则的坚守。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必须坚守原则,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张正祥,昆明市的一个普通农民,30年来誓  相似文献   

5.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间彼此友善、互相激励、互相关怀与帮助。少年儿童是全社会最为纯真最为美好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最为脆弱的部分,他们需要生活中的每一个成年人的关怀与呵护,而作为老师的我们更是责无旁贷。一、关爱是沟通师生关系的平台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有高尚的人格和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无论发生什么  相似文献   

6.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就是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和补充的修辞方法。“互文”现象是有规律可寻的,研究对应词语在意义上的特殊关系,能找出其中的对应规律。“互文”有三条规律:一是互训,二是互训,三是互推。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方枘圆凿”,其实方与圆并非不可调和,而是互相补充的两种人生智慧。“方”是做人的脊梁,是刚正不阿,坚守原则;“圆”是处世的锦囊,是灵活变通,以情动人。学会方与圆的有机结合才能成就智慧人生。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个人的语言行为只有在社会与交际中才能发展起来。因此脱离了社会的人是不会有语言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功能就是交际。我们在教学中侧重的是用声音、符号来交  相似文献   

9.
和谐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方法大体上有如下四种:一是互相适应、互相协调。矛盾着的双方必须适应对方发展的需要,它本身才能存在和发展。在这样的矛盾中往往有一方是基本的,另一方首先必须适应这基本的一方。二是互相兼顾。矛盾着的双方互相争夺着某些共同需要的东西,每一方为了自己的发展都力求多占一些,但是如果占得太多,使对方占得太少,对方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对方反过来又会限制此方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兼顾对方的发展,自己的发展就应有所节制。三是并举和交替发展。并举是指对立双方同时得到发展。交替发展即“两条腿走路”,需一前一后交替着前进。  相似文献   

10.
研究训诂学必须贯彻联系性原则。所谓联系性原则,就是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不要孤立地研究词义。这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要把词义的解释研究同音韵学、字学、语法学、修辞学等有关学科联系起来;一是要把词义的研究与化历史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一元化和绝对化。我们经常讲的是辩证法,而实际上搞的却是形而上学,不是盲目否定,就是盲目肯定;讲辩证法,也只知一分为二,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而不懂得亦对亦错、亦好亦坏,不懂得一分为三、一分为X。为此,我曾撰写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辩证思考》(该文发表在贵刊1999年第4期上),但自觉意犹未尽,于是又写了续篇,以作补充。情感与理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这是影视艺术的要求,同时也应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要求。优秀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情传理、寓理于情、情理交融的,更形象地说…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编辑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成一个编辑群体,而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应该遵循三项基本原则:一是互补原则,就是编辑个体在能力、年龄、资历、性格等方面要互相补充。二是择优原则,就是编辑群体内要选择德才兼备之人,能力超群,学识渊博,专长。三是协调原则,就是编辑群体内部互相理解,有共同的志向和处事原则,理想和行为保持一致,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使学报编辑群体减少内耗,提高内聚力和向心力,发挥最佳整体效能,保证学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任何类型学校的教师队伍,都有一个结构的问题.队伍结构合理,形成互补,才能以最少的人力完成最多的教学任务.各种专业科类的教师互相结合,互相补充,才能更好发挥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并且易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提高队伍的整体效能.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配备得当,纵向和横向线条清楚,才能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梯队的建设.当然,教师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仅省市电大之间有很大差别,就是一所学校内部,在不同时期、不同办学规模情况下,也是处在不断补充、不断调整的动态平衡之中,因此,研究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使其始终处在与教学、科研、管理、媒体建设等任务相适应的水平上,是一个十分迫切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任何类型学校的教师队伍都有一个结构问题。队伍结构合理,形成互补,才能以最少的人力完成最多的教学任务。各种专业科类的教师互相结合,互相补充,才能更好的发挥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并且易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队伍的  相似文献   

15.
自从Grice(格莱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合作原则”以来,来自各方的攻击和责难便源源不断。笔者以为:(1)、“合作原则”之于语用领域,如同“价值规律”之于经济领域,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会话交际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任何时候都难以违反;(2)、任何新理论的创造者都是了不起的,首先应受到我们的尊重;同时,理论本身也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合作原则”亦如此),这符合辩证法规律。从而建议人们,特别是那些处于相关研究领域的同行们,应谦虚治学;尤其应注意为别人指出缺点和不足的方式和动机,这方面格莱斯本人做出了不错的表率。“人非圣贤”,错误难免(格莱斯亦如此),只有本着“治病救人”之态度,采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之策略,自己才能进步得更快,理论也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健康。  相似文献   

16.
正辩证思维在《原理》教学过程中,作为核心灵魂式的存在。当我们一提到辩证法,人们似乎都能够对其侃侃而谈,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原则,质变量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的三大规律,这些得益于传统教科书的功劳"深入人心",似乎确实"辩证法"成了人们最为熟悉的哲学范畴。但是辩证法真正在生活中展开了他的张力吗?辩证法的生活态度到底是如何的呢?辩证法为何在生活实践中被一再的误读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形式逻辑形而上学性》一文的观点作补充、商榷,认为形而上学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应知其弊才能发展向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在本质上就是历史辩证法,但对此究竟如何理解还是一个没有全面解决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表述的唯物史观的经典公式说明了社会运动的一般规律,因而它当然也是历史辩证法,历史的运动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我们认为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社会理论,它主要是以历史辩证法来研究社会现象所得出的结论,而作为人们实践和认识方法的历史辩证法本身又有丰富的内容,现时代正要求我们深入进行这方面的探讨,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须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多种教学媒体互相补充、协调统一,按教材的需要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发挥其优势,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视听结合,图文并茂"是优化组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试析形式逻辑的前提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人们对形式逻辑的前提问题存在着误解,认为形式逻辑不管自己的前提,也无法解决自己的前提来源。其实,亚里士多德在创制形式逻辑时就已经深刻论述了这一问题,他把直观和归纳法作为形式推理的前提来源。后来的归纳逻辑和辩证法对形式逻辑前提问题所作的批判都是基于对亚里士多德这一思想的忽略,而且它们也都未能解决自身的前提问题,归纳逻辑不能证成自身的合理性,辩证法不能解决结论的可检验性。其实,无论形式逻辑、归纳逻辑还是辩证法都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它们共同服务于人类的实践,它们之间是互相补充关系,而不是互相取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