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敏 《嘉应学院学报》2008,26(2):99-102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起点和基石。我国近些年来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上己经有一些有益的尝试,但在教育经费、师资力量、教育政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当前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策略主要是坚决维护教育公平作为基本价值取向、由中央和高层地方政府承担主要投资主体、改革师资配置方式、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对各种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采取补偿措施等,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更大程度的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
对教育均衡、校园文化和学生负担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是今年上半年的热点。建章立制、教育立法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保障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国家重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得  相似文献   

3.
我国基础教育在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存在着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我们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和契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统筹规划,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基础教育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甚至学生之间的均衡发展,并避免教育信息化对基础教育均衡化的某些负面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失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和教育政策与制度的缺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应采取以下策略:树立教育超前发展观,确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政府应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完善教育经费支出结构;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合理配置资源;督学突出督政,加大督导评估力度。  相似文献   

5.
国外在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强化政府责任、建立相对集中的投资体制,健全相关政策法规、逐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保证教师资源的相对均衡,扶持弱势地区和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等。借鉴国际经验,在推进我国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应该把弱势地区的义务教育作为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重点,扩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多方合作与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共享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扬州市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在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调查,并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基础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是效率与公平的博弈、政府与学校间的博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博弈、学校与社会力量的博弈,采取各种有效对策可以解决基础教育不公平,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外在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强化政府责任、建立相对集中的投资体制,健全相关政策法规、逐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保证教师资源的相对均衡,扶持弱势地区和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等.借鉴国际经验,在推进我国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应该把弱势地区的义务教育作为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重点,扩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多方合作与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共享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8.
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此,在促进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秦皇岛将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前,厦门市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生源质量和师资配置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岛内外和校际差异,此差异又对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产生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厦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从社会经济层面加快岛外经济建设、缩小各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加大力度弱化社会对高考升学率的过分关注,重视并加强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提高教育的管理水平等方面努力;学校层面则应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利用政策之利谋求发展,努力探寻学校办学特色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教育均衡化是我国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政府采取政策倾斜、实施“两免一补”、举办远程教育工程等措施,有效地扶持了弱势地区和农村学校的发展,受到广大群众的盛赞,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化。笔者认为,除此之外,发挥示范校的辐射作用,普及优质的教育思想资源,应当说具有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追求的新境界,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江西省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有许多原因,要使全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就必须采取扶持"弱势"地区和学校,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大中小学的布局调整;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江西省各地各校的教育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引导师资队伍的合理流动;推进素质教育,缩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差距;实施江西基础教育的"手拉手"行动计划;设立江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基金以及建立江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保障与法规支持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要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其均衡发展。县域内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表现为城乡差距、学校差距和群体差距。应采取的对策是树立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然后在更大范围内逐步推进的理念;教育投入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均衡师资配置;规范办学行为,关注弱势群体;树立自然主义教育观,避免儿童入学的拥挤等。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发展趋向两级分化是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而推进教育均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借鉴国内外在教育均衡方面的经验,应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三方面共同促进教育均衡,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石家庄市加强制度创新,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基本办学条件、教师资源配置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促进石家庄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可采取以下对策:明确政府在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突出重点,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提高教师待遇,加快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科学合理地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着力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研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5.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石家庄市加强制度创新,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基本办学条件、教师资源配置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促进石家庄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可采取以下对策:明确政府在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突出重点,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提高教师待遇,加快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科学合理地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着力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研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教师轮岗制度是当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促进区域内校际交流、缩小区域内校际师资差异、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教师轮岗工作刚刚起步,轮岗政策体系尚不完备,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消极轮岗"现象;应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健全轮岗激励机制,规范轮岗运作模式,真正使教师轮岗制度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教师的不合理流动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种种弊端,如严重影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导致流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制约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备的教师流动制度、制定合理的教师流动政策、完善教师合理流动的保障机制,来促进教师科学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和各类学校正在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懈努力,通过加大投入,努力 让义务教育学校的硬件建设均衡起来;采取结对、捆绑、兼并、集团化等多种形式从软件上努力促进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些做法产生了积极效果,但出现的问题也值得认真反思和研究:首先,最适合 学生发展的教育是什么? 其次,学校规模过大是否背离了教育发展的规律? 其三,均衡是相对的,不 均衡是绝对的。其四,教师才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9.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具有深刻意义。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有所作为。这两年,福州市台江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不少有效措施:加大教育投入、对薄弱学校进行帮扶、开展“三赛三比”活动、实施教育博客“12121”工程等。让我们一起走近台江区教育局局长黄英明,共同关注台江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一、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所谓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国家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规、政策,都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想,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基础教育资源,必须均衡配置,以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具体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中,要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均衡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