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其作用不言而喻。恰当的课堂导入对学生学习新知以及教师顺利开展教学都有积极的作用。语文课堂导入应做好“扬”与“弃”的选择:扬简洁有效,弃啰唆说教;扬浅近易懂,弃抽象晦涩;扬质疑思考,弃被动顺承;扬感官并用,弃刻板单一;扬板块互通,弃分裂割据;扬新旧衔接,弃无端无据;扬文体有别,弃混同为一;扬双线并行,弃单线分化。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扬·比比扬像往常一样漫无目的地在郊外游荡。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果树开花了,大地披上了绿装,南方飞来的候鸟在衔泥筑窠(kē,指鸟兽昆虫的窝)。  相似文献   

3.
扬·比比扬一个劲儿地跑,一心想躲开人们的眼睛,藏到金香花丛里或者柳树林去。  相似文献   

4.
假日小记     
金潇逸 《广西教育》2007,(7C):30-30
7月3日,我书包里塞着一张前五名的卷子,兴奋地跑到家里,爸爸妈妈正忙得不可开交,我把试卷在他们面前扬了扬,他们竟……忽视我的存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樱花树下     
1 正值盛夏,高考刚刚结束不久,小镇上熙熙攘攘,耳朵灵、消息通的人们早就在到处宣称:“扬考上了武汉大学。”樱子来到扬的家,扬不在,扬的母亲不冷不热地接待了她。樱子终于确知扬已经收到通知书。而扬的母亲不冷不热地对樱子说:“你怎么落榜了?我家扬马上就要走了,他得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6.
第一回合: 老板:打瞌睡了吧! 俺把手中的业务书扬了扬:哪能呢?我准备月底的职称考试! 老板:这种严重缺乏技术含量的谎你也敢撒,书都拿反了。  相似文献   

7.
维扬区商业化旅游资源丰厚,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商业化旅游资源的产品化,大力提高休闲旅游产品在商业化旅游产品中的地位,促进维扬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餐饮文化建设中的扬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只有丰富的餐饮文化,才能使餐厅的形象丰满起来,唤起顾客的情感认同。餐饮文化建设,就是要扬其精华、弃其糟粕。扬真善美文化之根本,扬真诚服务之理念,扬民族餐饮之特色;弃粗俗低级之意识,弃排场铺张之陋习,弃暴力残忍之行为。以文化魅力在竞争中稳固并不断拓展市场,以丰富、高尚的文化内涵升华人们的人格、净化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水泥行业及其它行业回转式烘干机扬料板结构采用L形升举式,致使烘干机处于产量低、热效率低、煤耗高和出料水分高的低效工作状态。究其原因,是由于简体内部扬料板扬料效果差,物料与热烟气接触时间短。虽然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内部扬料板做了有益的改进,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扬料板的扬料机理。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研制出一种新型组合式扬料板装置,并进行了长期工业性试验,该技术已经在国内30多家水泥厂原料烘干机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拖拉作业     
《高中数理化》2010,(9):60-60
老师催促同学们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练习簿,问:“都交齐了吧?不会有漏网之鱼吧?”  相似文献   

11.
碧山脚下,银杏飘香;涢水两岸,金穗扬波。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扬·比比扬像往常一样漫无目的地在郊外游荡。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果树开花了,大地披上了绿装,南方飞来的候鸟在衔泥筑窠(kē,指鸟兽昆虫的窝)。在这样的季节里,和扬·比比扬一样大的孩子都已经上学或者干其他事情去了,可他不得不一个人消磨时光  相似文献   

13.
星星在升起     
第一次见面。她面无表情地从门口进来,寻找自己的位置,既不问老师,也不问同学,找到了位置安顿下来了,低着头默不作声,嘴角却一直倔强地扬着。  相似文献   

14.
给杨树理发     
今天,我看见妈妈拿了一把超大的剪刀走进小院,我惊奇地问:“妈妈,你拿这么大一把剪刀干嘛呀?”妈妈笑着说:“我要给黄杨树理发呢!”“啊?黄杨树又不是人,也要理发吗?”我越发惊奇了。妈妈扬了扬剪刀说:“对,因为黄杨树如果不修剪,枝条就会长的长,短的短,很难看,而且如果不常修剪,枝条粗了硬了就很难剪了。”  相似文献   

15.
池莉小说中的母性意识与文化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莉近作《生活秀》中来双扬的形象母性意识的又一次强化。来双扬没有任何母亲角色,却充分地展示了母性的生存关爱,并牢固地树立起她在家庭的中心地位,这个形象与中国女性的原始意象(女神意明)有着深刻的联系,作品以母性意识肯定了市民生活对社会各阶层的哺育特性,由此而成长起来的大富新贵和精英化都与它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南泥湾精神在历史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今天,仍要继承这一光荣传统,统扬南泥湾精神。  相似文献   

17.
记得曾经在一家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则短文:某乡村小学邀请到一位省特级教师来上一节公开课。上课铃响了,她走进全校闻名的后进班,教室里讲台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粉笔。桌面上铺着一层粉笔灰,她用目光巡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上散乱的粉笔,然后轻轻地吹去了桌上的粉笔灰……课上她出了几道题让学生做.之后讲解了这几道题的做法,讲完后她说了一句:“请做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对暂时没做对的同学笑一笑。”  相似文献   

18.
李力扬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诗人,他的长诗《劈开》是其最优秀的诗篇之一。这首诗有着强烈的超验主义色彩,它以中国饮食为中心意象,通过拼贴的手法展示一系列族裔标记(包括中国菜肴及种族特征),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寻求与定位。李力扬的《劈开》从表面上看来是一种族裔书写,但实际上,它是诗人表达“宇宙心灵”及表述自我的一种手段。李力扬通过对中国饮食的描写,在消解族裔性的同时建构了自己无名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9.
神秘少年     
唐伊雄 《新读写》2008,(3):18-18
俞林看着手中扬着磁带的青青,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微笑:“真有你的!”然后,俞林转身,甩了甩他那飘逸的头发,消失在广播站的门口。  相似文献   

20.
转化后进生关键要讲究艺术,而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辩证法就是教育艺术的体现之一。“抑”“扬”有致,相得益彰“抑”和“扬”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对基本矛盾。“抑”就是教师对后进生的责备、批评以及处罚等负强化手段;“扬”是指教师对后进生的表扬、鼓励以及奖赏等正强化手段。后进生的个性不同,对“抑”和“扬”的心理需求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能“抑”“扬”有致,相得益彰。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趋向于用“扬”的方法教育后进生。但是,由于我们经常摆脱不了对后进生的心理偏见,总觉得后进生身上毛病多,优点少,往往把表扬当作批评一席谈的“添加剂”或“点缀品”,牵强附会,“扬”了不该扬的东西,效果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