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书复选是图书馆建立最佳图书结构、提高藏书质量的重要方法.通过藏书复选,图书馆能够实现馆藏结构的平衡,进而更好地为渎者服务.结合沈阳市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要做好图书馆藏书复选工作,首先,要研究馆藏图书的内容、规模和利用程度等;其次,应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特别是藏书剔除工作;再次,应对复选后的馆藏图书妥善处理,比如缺藏图书的补购、剔除图书的处理、三线典藏制的实施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借阅图书分析调整订书结构(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 入藏图书及比较怎样才能了解馆藏图书的结构比例是否合理 ?怎样才能发现藏书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对入藏图书的统计分析 ,计算出藏书中各类图书的比例 ,并把这些比例与确定的藏书结构比例进行比较 ,才能知道入藏图书是否合理 ,才能找出问题症结 ,提出改进措施 ,逐渐使馆藏各类图书的比例趋于科学、合理。新书采选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核心环节 ,采选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发展 ,特别是在目前图书出版量剧增、图书经费紧缺的困境下 ,怎样用有限的经费采购到符合质量要求、能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 ,是…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大家都在谈论高等院校专业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但是,怎样收藏图书才能形成馆藏特色呢?我们认为学校规模不大,专业设置比较单一的专业院校图书馆应该具备如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藏书特色:①政治思想性强;②专业性强;③基础性强;④藏书内容多样性和多种载体、多层状的藏书形式。总之,图书馆要围绕培养人才和出科研成果这两个中心任务确定藏书范围,收藏重点、各类图书的入藏比例,有计划,有目的地精选图书,合理确定各类图书的复本量,保证入藏质量,发挥图书经费的最大效益,逐步形成有本校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  相似文献   

4.
晚清梁鼎芬掌教惠州丰湖书院期间,积极推动藏书建设,使得丰湖书藏对晚清书院藏书界产生了相当影响。但考诸丰湖书藏相关文献,可知《丰湖书藏书目》的著录方式与《丰湖书藏四约》所述图书分类庋藏方法不相匹配,通过对现存三个丰湖书藏目录的对比分析,发现多数文献记载梁氏所撰《丰湖书藏书目》,实际应为《丰湖书藏目录》,它并不反映丰湖书藏的实际图书分类状况,而更多具有登记目录的属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四个部分阐述明代书院藏书事业的发展历程,揭示古代藏书事业与学术发展的互动关系,探讨书院藏书管理的制度化建设.认为明代书院藏书受崇尚悟性的王、湛心学思潮的深刻影响,虽然事业终无盛势,而且藏书规模不大,但书院编制院藏书目,规范管理制度,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古代目录学、书院藏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6.
张慧玲 《兰台世界》2012,(18):74-75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思潮兴起,书院藏书开始呈现现代图书馆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书院藏书种类图书馆化;藏书编目图书馆化;藏书借阅制度图书馆化;藏书管理制度图书馆化。晚清时期书院藏书图书馆化,为现代图书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罗佩是荷兰汉学家、东方学家、外交家、翻译家、小说家,是东方文物的鉴赏家和收藏家。他的藏书重点则是中国古籍。其逝世后,全部藏书珍藏于荷兰莱顿国立大学汉学研究院。山西省图书馆购入高罗佩藏书的缩微平片,现将"高罗佩藏中文图书"的特色、特点介绍给读者,以揭示馆藏并提供读者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8.
黄敏 《兰台世界》2008,(8):68-69
在我国古代藏书史上,有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和书院藏书四大体系。这四大体系整体上有六大贡献,但也存在着主观决定取舍和重藏限用的弊端。近代社会,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理念传入后,与我国优良的藏书传统相结合,孕育和催生了近现代图书馆(即传统图书馆)。近现代图书馆藏用并重,以用为主,在“藏”与“用”的互动上,大大超过了古代四大藏书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代图书馆的创设不仅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巨大转折,也是中国藏书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分析中国近代图书馆藏书来源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图书馆史和中国藏书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代图书馆在创设之初,其藏书来源于政府调拨和移交,接受国内外藏书机构和个人的捐赠、寄存,购买新旧图书,抄藏自制,等等。  相似文献   

10.
张勇 《图书馆》2003,(4):6-9
图书馆是藏书的。这是现代社会人们对图书馆存在的普遍认识。即使有些人终生未能进入图书馆大门 ,也不晓得图书馆如何藏书 ,藏些什么书 ,更无论利用这些藏书了 ,但图书馆应该藏有最丰富的图书 ,可以解决有关图书阅读利用的问题 ,这样的概念大略为社会普遍认同和接受。这也是对图书馆职能任务的最直观、最朴素的认识。换作图书馆学专业理论的描述 ,藏书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 ;图书馆职能任务之一是收集和保存图书文献资料 ;图书馆的核心任务是要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等等 ;许多专门的学科和理论研究课题围绕着藏书问题展开。社会对图书馆的理…  相似文献   

11.
王玉英 《兰台世界》2012,(18):72-73
汉王朝建立,即把这些图书藏于皇宫,以后由于汉朝自己的文籍逐年增多,才在宫中陆续建立了延阁、厂内、密室三大藏书之所,称为汉朝最高一级的图书馆。同时设太常、太史、博士藏书,为汉代图书馆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作者调研了六所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的中文纸质图书购置数据,在入藏种类、数量、速度、生均图书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解析了各高校的馆藏特色.以老化规律为依据,选取同时法半衰期4年内的藏书总量进行流通-藏书比分析,准确反映读者需求与馆藏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修正馆藏质量分析中的生均图书数量等指标,使其具有时效性,且更加客观,为大学图书馆中文纸质图书的馆藏质量分析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味经书院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藏书范围逐渐扩大,书院在前期,主要收藏传统的经史子集,收藏数量有限,书是唯一的收藏对象,版本以通行本为主。到柏景伟任山长时,开始收集一些实学方面的图书,但仍以图书为主。刘古愚任院长时,藏书进入了昌盛时期,收藏范围已向西学方面倾斜,图书、杂志、报纸收藏成为重要内容,注重提高藏书利用率,特别注意收藏宣传维新思想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献,藏书管理进入正规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
<正> 三线制藏书是把图书按照其利用率高低,分层次进行入藏,分别采取不同的排列管理形式和服务方式的藏书体制.这一藏书思想在图书馆服务系统中,对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三线制藏书比传统分类法典藏图书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实用中其优越性发挥如何,关键性的问题是:怎样把图书科学地、合理地归线.实行三线制藏书的关键是确定图书的利  相似文献   

15.
山西大学图书馆伴随着学校的成长已有百年历史,这期间藏书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历经跌宕起伏,现已达到156万册。图书上的每一方藏书印都是某一时期的历史见证,梳缕成串,图书馆的发展脉络即可见一斑。1 “晋阳书院”藏书标签 在馆藏线装图书中,一书封面贴白色横长方形标签,上印“晋阳书院”四字,字为楷体,书中没有其它藏书印章。山西大学图书馆建立之初,接收了原晋阳书院和令德堂的藏书,这册书就是图书馆最初历史的唯一见证。其它山西大学堂时期的藏书,如西斋所购书籍,据山西大学堂的创办者岑春煊在送北京清政府审核之合同第五条中说:…  相似文献   

16.
清代开封乃河南省会置所,拥有众多的书院文化教育机构,其中以大梁书院、彝山书院、明道书院等最为著名.这些书院的资金来源、管理模式以及教学方式等比较先进,颇具特色,对清代开封的文化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寻找图书馆学的灵根--图书馆哲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成图书馆活动之中心的是组织在一定的"藏-用"运作结构中的图书,它作为枢纽把图书管理者、图书借阅者、图书撰著者在一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关联起来.这里存在着若干组深刻而微妙的关系,"图书馆哲学"的问题即渗透在这种种关系中.以人生的结构把握既得藏书系统的结构,从而从藏书分类、编排的结构中透视活生生的人生和人的对象化世界的结构,这是图书馆哲学的慧眼所在.  相似文献   

18.
做好统计分析加强藏书建设─—我馆近五年入藏图书分布统计分析何晓敏(暨南大学图书馆)藏书建设是图书馆开展图书借阅服务工作的基础,藏书的结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馆对读者服务的水平、满足读者借阅图书的能力,也是对一馆图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的一种检验。基于此...  相似文献   

19.
藏书是构成书院的“三大事业”之一,历代书院都比较重视藏书,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在北宋开宝九年(976)创办之初,就有专门的藏书之所,无论是楼阁的建设者,还是书籍的采购者、图书的管理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其中的篇章。岳麓书院详备细致的图书管理制度与其“书不费能藏,贵能读”的藏书宗旨是分不开的,把藏书和读书联系起来,突出读书的重要性,这是对书院藏书注重利用、注重发挥藏书社会教育作用的精辟见解,是书院藏书的特性所在。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包括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个方面。纵向结构是指图书资料的深浅比例;横向结构则是按内容划分的不同门类图书之间的数量比,如文科书、理科书、外文书等。一个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其所藏图书的内容和深浅程度是否与读者的需要相吻合。现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一下定量地研究图书馆藏书结构的问题。我们知道,图书资料的深浅程度是相对读者的水平而言的,要判断一个图书馆藏书纵向结构是否合理,可通过研究一定时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