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文将后现代广告文案置于视觉文化时代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从文化、语言及叙事功能三个层面分析了后现代广告文案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它在内容上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与重构,在语言及叙事功能方面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视觉文化时代广告文案的生存境遇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视觉文化时代,广告文案的生存似乎受到了挑战,越来越多的广告作品中,文字似乎变得多余。然而,广告文案的价值并没有丧失。从印刷文化主导下的读书时代进入视觉文化主导下的读图时代,文案的作用贯穿始终,是消费者记住广告的根基,因此,可以说在视觉文化时代,广告文案生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文案顺应时代的潮流而动。  相似文献   

3.
对于产品广告而言,一个企业是否能用心寻找广告表现的最佳切入点,使产品完全为消费者所垂爱,这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广告正是以其丰富多采的艺术表现形式诠释着众多企业的产品,给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而企业往往又会借助广告这种宣传形式,着力打造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使产品和文化相互附着、交相辉映,以期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广告文案创作中的企业文化,寻求现代广告文案创作与企业文化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究从审美观念、文字语言接受及感官接受等方面,分析我国和西方的广告受众对广告文案接受的不同性及其特征与规律,并由此观照中西方受众在接受广告文案的差异中所体现出中西文化历史、文化模式和文化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目前广告创作和文案赏析存在的某些误区,通过对鲁迅先生几则广告文案的分析,阐述了广告的真实性和熟悉感原则对于广告创作和广告文案赏析的重要性,强调了广告文案的写作必须遵循以上两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从审美的观念、文字语言的接受及感官接受等方面,可以较析出我国和西方的广告受众对广告文案接受的不同性,以及其特征与规律。以中国当代广告的视点去观照,中西接受广告文案的差异,体现出的是中西文化历史、文化模式和文化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房雪  潘丹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369-369
古典诗词为现代的广告文案的写作奠定了牢固的学术基础和文化底蕴,现代广告文案有很大程度上是古典诗词的演变、延伸和延续。在现代广告文案中恰当的融入古典诗词,能有助于更好地提升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古典诗词的不同修辞手法和在广告文案中的运用,通过对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的借鉴,让广告文案所附着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演讲稿是为了说服听众,文学作品是为了输出文化,彰显作者个人风格,法律文件则是为了严谨地叙述事实,那广告的目的又作何解?顾名思义,广而告之,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购买产品或服务,此时一份高质量的广告文案译本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一个好的广告文案可以成就一个品牌的辉煌,相反,就算一个品牌再好,也有可能因为过于淡而无味的广告文案而功败垂成.广告文案翻译要求其译文具有实用性特征,目的论原则则以突显译文的目的性为核心,符合广告文案翻译的目标.为此,基于目的论视角探析广告文案翻译的可行性方法,提升广告文案翻译的文化内涵与刺激消费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广告文案语言表达的艺术和广告文案写作中修辞格的运用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文学元素在广告文案创作中的合理运用。并结合实例分析了灵活多变的文学元素给广告所带来的生机和活力,从而论证了文学元素在广告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研究环境给予语言意义的科学。广告是词语的生涯,广告文案是一则广告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好的广告文案才能传达更多、更丰富的讯息。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实际运用中的语言是语境,符合束和智力干涉三个方面决定。  相似文献   

11.
英语双关语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修辞手段,巧妙的双关语能使语言含蓄、幽默、生动、机智,起到旁敲侧击,借题发挥的作用,因此,双关语常常在广告语言中得以大量应用。广告制作者们挖空心思地追求新的创意,使得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技巧更加纷繁复杂,使得对双关语的翻译显得更加棘手。本文拟从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方面对双关语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进行阐述,同时探讨其翻译方法。希望能借助本文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运用和翻译,以满足各自的商业需求或达到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双关语辞格中双重语境与双层会话含义及广告的非语言语境进行分析后指出:广告的非语言语境极大地影响着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它决定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双关语双重语境及双层会话含义进行取舍,从而使得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有别于其他文体中双关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的pun,汉语中叫双关,具有多功能的修辞效果,可以增强语言生动性,使文字富有幽默、含蓄的情趣.文章在pun的表层结构上,论述了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并对其在文学作品、广告、谜语等运用上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The use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is popular in today's world.Based on the Adaptation Theory pointed by Verschueren(1999) in Understanding of Pragmatics,we explains applied language and applied context of puns in ads to meet the mental world of consumers.We mainly analyze it from the three parts-phonetic,lexical and syntactic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5.
双关是广告语中非常重要的修辞格,它的使用能增加广告语的吸引力与趣味性。笔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并在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框架指导下,对广告语中双关修辞的意义进行阐释,以此来探索人们在创造与理解广告语言时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16.
双关语种类较多,但是如何分类,学术界一直有不同观点。总起来说,大多数分类方法都有过粗或过细之嫌,因而不利于双关语的研究。在分析这些分类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框架,并进一步探讨了英语双关语的功用。  相似文献   

17.
<罗米欧与朱丽叶>中的双关语很多,本文对剧中的双关语的构成方式及翻译方式作出分类与分析.剧中的双关语可分为三类:贵族书面化的双关语、下等人的俚语性的双关语和情景双关语.针对不同种类的双关语的翻译方式也有所不同.各类双关语不同的风格背后蕴涵着剧中人物文化心理背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网络双关与社会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双关和传统媒介语言中的双关相比较,既有共同之点也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谐音双关的变异性,语义双关的灵活性,语句双关的模糊性,别解双关的戏谑性.网络双关的盛行与求新求趣、调侃戏谑、自由宣泄等深层社会文化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19.
网络双关和传统媒介语言中的双关相比较,既有共同之点也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谐音双关的变异性,语义双关的灵活性,语句双关的模糊性,别解双关的戏谑性。网络双关的盛行与求新求趣、调侃戏谑、自由宣泄等深层社会文化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艺术性和感染力,广告语言常常会融入特定的文化意象。该类广告一般在本国市场能够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但在产品的跨国销售时,往往会遭遇“文化门槛”。由于文化存在地域和民族的差异,这些原本十分成功的广告在异国的销售市场上可能达不到原本的效果,这就要求在广告翻译时对其中的文化意象进行重构。广告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应该遵循最佳关联原则,让目的读者能用最少的努力达到与原语读者相类似的心理效果,获得广告翻译最佳的语境效果,从而实现产品销售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