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褚华  李冲锋 《高教论坛》2003,(6):81-83,8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不仅给广大中小学教师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对高等师范教育也带来新的冲击与要求。本文在新课改课程背景下审视了高师中文专业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培养未来语文教师的过程中,高等师范院校中文教育应该调整专业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针对未来工作对象,培养师范生的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培养的师资,必须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而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方面与培养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资上有很大的不适应之处.因此,必须对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进行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3.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培养的师资,必须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而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方面与培养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资上有很大的不适应之处。因此,必须对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进行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伊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迅速在全国展开,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师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方式等发生着重大变化,这对一贯被人们视为培养中学教师重要基地的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改革的新要求。从出口方面看,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备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高等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质量标准、课程体系等方面是否做好了准备?再从入口方面看,在新课程改革、新教学理念下成长起来的高考生将从2007年起陆续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这也将对高等师范院校传统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带来新的冲击。 而目前高等师范中文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科目设置、课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往往强调了汉语言文学的学科专业性,而弱化了师范生固有的师范性;强调了专业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高等师范中文教育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受到严重挑战。 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和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新需求,曲阜师范大学承担了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下高师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的研究,力图在高等师范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与改革。 本课题立足于为山东省基础教育服务,着眼于高等师范教育对基础教育应有的先导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以山东省中学语文教师队伍职前培养为切入点,来探讨高等师范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并把山东省中学语文教育改革情况与山东省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现行状况作为调研重点,分析现状,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在充分把握当代基础教育改革和高等师范教育改革需要的前提下,努力探索一套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指导价值,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高等师范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提高高等师范中文教育专业人才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素质和能力。相信本课题研究成果对山东省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对山东省基础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基础教育,适应和服务于基础教育。高等师范院校英语综合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外语专业的主课程。文学作品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生本教育理念与师范教育有着深厚的渊源。英语教师应该在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同时,率先引入生本教育的先进教学理念,探究出一条科学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1年由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幼儿园要实施素质教育,并把艺术领域列出独立的教育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由此说明对儿童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而钢琴课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提升的重要课程,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钢琴课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钢琴课程应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安排,明确课程定位,确定合理教学目标,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对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设置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浅谈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陕西师范大学李小琴关键词:现代教育教师队伍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的音乐教师,是加强对我国下一代美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一历史性的使命,是每...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做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教学实践能力居于核心地位,而高等师范院校是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直接承担着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任务。文章从教学技能的培养入手,通过分析在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技能训练的模式和策略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西省高等师范院校舞蹈学专业在专业加试、文化测试、课程设置等几方面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高等师范舞蹈学专业的教育目标,不仅要面向社会,根据中小学舞蹈教育及群众文艺等非职业舞蹈教育的需要,同时要站在国际舞蹈教育大视野的角度,培养具备舞蹈艺术与教育艺术以及人文综合素养的跨学科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师范教育向综合性教育发展的趋向日见鲜明.作为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无论是教育理念、办学优势、学术氛围、师资队伍、科研力量均处弱势.怎样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师资,是我们一直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目前从普通高师院校的情况出发,从提高中文专业学生从师的职业素质人手,我们对学生进行全程技能训练,力图在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中学语文新课程及教材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知识结构、实践能力、身心健康、创新意识、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新的发展要求,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要立足于人的发展,立足于普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买的基础。语文教育必须充分体现新课程及教材在智、能、情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上对中学生的要求,既要注重对学生智力发展,又要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灵性的熏陶启迪,使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在这些价值取向上得以充分而和谐地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不集中识字是两岸三地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这种教学方法跟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教材与语言脱节,不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施行"集中识字"、"识字教育与书法教育分途"、"语文教学与诗歌教学紧密配合"等改革创新。同时,语文教育应吸收传统蒙学的优点。最终,希望中国的语文教育,使学生们经过小学与中学的十二年教育,无论是阅读或写作,都能纯熟地运用文言与白话两种文体,充分了解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并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意见。这样,"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的语文教学总目标才不致流于口头,才能落实生根。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空间。本文就当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儿童文学正在全面进入中小学语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课程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4.
信息素养被认为是信息时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当今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广大的学科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更应该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模式要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一步步帮助教师达到独立甄选、综合利用网络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5.
目前社会各界都呼吁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而改革关键在于树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理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中学语文教材建设,改革中学语文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明确语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好地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不断提高广大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修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初等教育(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确立维吾尔语言表达能力和小学数学(汉语)教学能力为该专业的两项重要技能,并以此修订教学计划,构建初等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行,使中学语文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师范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文教学论课程必须创新改革,加速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创新改革的核心是:突出实践,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加强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为重心;革新观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共进。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是中小学生接受教育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情绪、情感具有调节作用,有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可以培养中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能改善中小学生人际关系,从而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藏林周县基础教育的实地调查,发现中学生入学率很高,但巩固率很低,这与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认识、寺院对学生的影响及学生的汉语能力有关.为此,应提高农牧民和学龄儿童对现代科学知识的掌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阔学生的视野,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让学生树立信心,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培养研究型教师群体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世纪创新教育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结合基础教育教学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培养和造就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研究型教师群体的管理体制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