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六、期望 在概率论的萌芽时期,有一个问题曾对其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即所谓分赌本问题。问题是这样的:甲、乙二人各出同等数目的赌注,比方说1元,然后进行博弈。每一局甲胜和乙胜都有同等概率,即0.5。二人约定:谁先胜满。局(如在5局棋中,a=3),谁就取走全部赌注2元。到某时为止,甲已经胜了b局而乙已胜c局(b、c都比口小),而二人因故要中止博弈,问这2元赌注该如何分才算公平。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题 (每小题 6分 ,共 4 8分 )1.如果a、b、c是非零实数 ,且a b c =0 ,那么 ,a|a| b|b| c|c| abc|abc|的所有可能的值为(   ) .(A) 0  (B) 1或 - 1  (C) 2或 - 2  (D) 0或 - 22 .如果自然数a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那么 ,与a之差最小且比a大的一个完全平方数是 (   ) .(A)a 1(B)a2 1(C)a2 2a 1(D)a 2a 13.甲、乙、丙三人比赛象棋 ,每局比赛后 ,若是和棋 ,则这两人继续比赛 ,直到分出胜负 ,负者退下 ,由另一人与胜者比赛 .比赛若干局后 ,甲胜 4局、负 2局 ;乙胜 3局、负 3局 .如果丙负 3局 ,那么 ,丙胜(   )局 .(A) 0…  相似文献   

3.
《时代数学学习》2004,(3):48-49,F004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如果a,b,c是非零实数,且a+b+c=0,那么a|a|+b|b|+c|c|+abc|abc|的所有可能的值为(  ).(A)0    (B)1或-1  (C)2或-2  (D)0或-22如果自然数a是一个完全平方数,那么与a之差最小且比a大的一个完全平方数是(  ).(A)a+1    (B)a2+1(C)a2+2a+1    (D)a+2a+13甲、乙、丙三人比赛象棋,每局比赛后,若是和棋,则这两人继续比赛,直到分出胜负,负者退下,由另一人与胜者比赛.比赛若干局后,甲胜4局、负2局;乙胜3局、负3局.如果丙负3局,那么丙胜(  ).(A)0局    (B)1局  …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 (本题共 8小题 ,每小题 6分 ,满分48分 )1.如果a ,b ,c是非零实数 ,且a+b +c =0 ,那么 a|a|+ b|b|+ c|c|+ abc|abc| 的所有可能的值为 (   )   (A) 0       (B) 1或 -1   (C) 2或 -2 (D) 0或 -22 .如果自然数a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那么与a之差最小且比a大的一个完全平方数是(   )   (A)a+ 1 (B)a2 + 1   (C)a2 + 2a + 1 (D)a+ 2 a+ 13 .甲、乙、丙三人比赛象棋 ,每局比赛后 ,若是和棋 ,则这两人继续比赛 ,直到分出胜负 ,负者退下 ,由另一人与胜者比赛 ,比赛若干局后 ,甲胜 4局、负 2局 ;乙胜 3局、…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如果S={1,2,3,4,5},M={1,3,4},N={2,4,5},那么,(CSM)∩(CSN)等于().(A)(B){1,3}(C){4}(D){2,5}2.已知a、b都是整数.命题甲:a+b不是偶数,则a、b都不是偶数;命题乙:a+b不是偶数,则a、b不都是偶数.则().(A)甲真,乙假(B)甲假,乙真(C)甲真,乙真(D)甲假,乙假3.若c、d是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平面向量,则下面给出的四组a、b中,不共线的一组是().(A)a=-2(c+d),b=2(c+d)(B)a=c-d,b=-2c+2d(C)a=4c-25d,b=c-110d(D)a=c+d,b=2c-2d4.对定义在区间[a,b]上的函数f(x),若存在常数c,对于任意的x1∈[a,b]有唯一的x2∈[a,b],…  相似文献   

6.
1 例子及学生解法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 ,每局比赛中 ,甲胜的概率为 23,甲负的概率为 13,有三局二胜制和五局三胜制两种赛制 ,请问哪种赛制甲获胜的概率大 ?学生解法 :这是一个独立重复试验问题 .若采用三局二胜制 ,则甲获胜的概率P1 =P3 (2 ) +P3 (3)=C23 (23) 2 13+(23) 3 =2 02 7.若采用五局三胜制 ,则甲获胜的概率P2 =P5(3) +P5(4) +P5(5)=C3 5(23) 3 (13) 2 +C45(23) 4 13+(23) 5=6481 .∵ P1 =6081 <6481 =P2 ,∴采用五局三胜制 ,甲获胜的概率大 .批改的时候 ,我给他打了“×”.2 与学生对话生 :我的解法怎么会错啊 ?师 :…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题 (第 1~ 5题每小题 6分 ,第 6~ 10题每小题 8分 ,共 70分 )1.设曲线C为函数y =ax2 bx c(a≠ 0 )的图像 ,C关于y轴对称的曲线为C1,C1关于x轴对称的曲线为C2 .则曲线C2 是函数y =   的图像 .2 .甲、乙两商店某种铅笔标价都是 1元 .一天 ,学生小王欲购这种铅笔 ,发现甲、乙两商店都让利优惠 :甲店实行每买 5枝送 1枝 (不足 5枝不送 ) ;乙店实行买 4枝或 4枝以上打 8 5折 .小王买 13枝这种铅笔 ,最少需要花   元 .3.已知实数a、b、c满足a b c =0 ,a2 b2 c2 =0 1.则a4 b4 c4的值是    .4 .已知凸四边形ABCD的四…  相似文献   

8.
设a、b、c是不都相等的实数,则有下列公式:a b c二0 令乡a3 b, c’二3abc, 因为:a, b’ e,一3abc=(a b e)(a: 乙2 c:一a6一石c一ea)=于(a b c)〔(a一乙)2 (丢一c)2 (a一c).〕当a、西、e不都相等时,(a一乙)2 (b一c)2 (a一e)2特0(>0),所以a 右 c二o牵今a, b3 c3一3a乙e二0,即 a b  相似文献   

9.
1654年,有一个名叫梅勒的法国赌徒遇到了一个难解的问题:梅勒和他的一个朋友每人出30个金币进行赌博,规定两人谁先赢满3局谁就得到全部赌注.在游戏进行了一会儿后,梅勒赢了2局,他的朋友赢了1局.这时候,梅勒由于一个紧急事情必须离开,游戏不得不停止.他们该如何分配赌桌上的60个金币的赌注呢?梅勒的朋友认为,既然他接下来赢的机会是梅勒的一半,那么他该拿到梅勒所得的一半,即他拿20个金币,梅勒拿40个金币.然而梅勒争执道:再掷一次骰子,即使他输了,游戏是平局,他最少也能得到全部赌注的一半——30个金币,而如果他赢了,就可拿走全部的60个金币.…  相似文献   

10.
摆火柴游戏吸引着许多青少年学生。一种极为有趣的二人取火柴游戏的方法是这样的: 有若干准火柴,每堆火柴的数目是任意的。现有甲、乙两人轮流地取这些火柴,每人只能从某堆中取出若干根火柴,也可以整堆全部取走,但不允许跨堆取,即不能一次向两堆中拿。约定谁拿掉最后一根火柴就算谁赢。 用(a,b,c,…,s)表示对策中火柴的状态。例如(1,3,5)表示有三堆火柴,各堆分别为1,3和5根火柴。显然,当甲拿成(1,1),(2,2)等后,无论乙怎样应付都是甲胜。甲拿成(n,n)、(1,2n,2n+  相似文献   

11.
<正>1试题呈现2014年"华约"自主招生数学题第2题:一场比赛在甲乙两人之间进行,采用五局三胜制,已知甲赢一局的概率为p(p>1/2),设甲赢得这场2比赛的概率是q,求q-p取最大值时的p的值.该试题取材于高中生都熟悉的"五局三胜制",然而它不落俗套,提出了概率差的函数问题,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本文将结合这道试题的解  相似文献   

12.
甲、乙两位同学要进行乒乓球比赛,赛制可以从三局两胜、五局三胜或七局四胜制中任选一种.假定甲对乙每局获胜的概率为O.59(即乙每局获胜的概率为0.41),如果由甲选择赛制,问  相似文献   

13.
第一试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 .有4张牌(如图1 ) ,每张牌的一面都写上一个英文字母,另一面都写上一个数字.规定:当牌的一面为字母R时,它的另一面必须写数字2 .你的任务是:为了检验下面的4张牌是否有违反规定的写法,你翻看哪几张牌就够了.你的选择是(  ) .(A) (a)      (B) (a)、(c)(C) (a)、(d) (D)非以上答案R(a) T(b) 2(c) 7(d)图12 .篮球场上有5个人在练球,其战术是由甲开始发球(第1次传球) ,经过6次传球跑动后(中途每人的传接球机会均等) ,回到甲,由甲投3分球,其不同的传球方式有(  )种.(A) 41 0 0 (B) 1 0 2 …  相似文献   

14.
用恒等式解题,大体上有两个途径:一是应用已知的基本恒等式求解;二是根据问题的特点推证出一个适用的恒等式,这通常需要相当高的运算技巧和能力.例1设a、b、c都是正数,满足条件(a2 b2 c2)2>2(a4 b4 c4).求证:a、b、c一定是某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证明先把条件改成2a2b2 2b2c2 2c2a2-a4-b4-c4>0.应用恒等式(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式分解)2(a2b2 b2c2 c2a2)-a4-b4-c4=(a b c)(a b-c)(b c-a)(c a-b),得(a b c)(a b-c)(b c-a)(c a-b)>0,即(a b-c)(b c-a)(c a-b)>0.若上式左边有两个因式为负(另一个因式为正),例如,若a b-c<0,b c-a<0,两式相加得b<0,这…  相似文献   

15.
初等数学中的有些问题,如果利用向量来解决,往往可以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一、应用向量证明不等式例1 己知a,b,c∈R,且a b c=1,求证:a~2 b~2 c~2≥1/3证明:设(?)=(a,b,c),(?)=(b,c,a),(?)=(c,a,b)则(?) (?) (?)=(a b c,b c a,c a b)= (1,1,1),而|(?) (?) (?)|≤|(?)| |(?)| |(?)| ∴3~(1/2)≤ 3(a~2 b~2 c~2)~(1/2),即a~2 b~2 c~2≥1/3二、应用向量求三角函数值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基于教材中一道概率课后习题,探究了"3局2胜、5局3胜与7局4胜制"下某选手获胜的概率,并推广到了一般的"2k+1局k+1胜制"的概率公式.1问题的提出题目甲、乙2名选手比赛,假设每局比赛甲胜的概率为0.6,乙胜的概率为0.4,那么采用3局2胜制还是采用5局3胜制对甲更有利?你对局制长短的设置有何认识?每局比赛相互独立,甲胜  相似文献   

17.
(1959年12月3日上午8:30一11:00)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六道大题,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0分,每小题6分) 本题共5个小题,每个小题都给出A、B、C、D为代号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选对得6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不论是否都写在圆括号内),一律得零分。1。设a、b、c为非负实数,则由a .b .c .a乙c二‘办二、、二。。二面十而十而十)石石可州泌阴合冷丫纵‘2。满足nZ“”<53“”的最大整数n是3。求和 1 245=1不王十丁干花豆”.r砰无硒十 2”.,, 一一~-丽1 扩4 .p为矩形1。已…  相似文献   

18.
在平面向量的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实数集中的一些性质在向量中并非成立,有些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学生长期受到实数的思维定势的影响,造成知识负迁移,致使解答向量问题常常类比实数问题而出现解题失误.类比“ab=ac(a≠0,a、b、c∈R)b=c”例1(2004年湖北省高考题)已知a、b、c为非零向量,甲:a·b=a·c,乙:b=c,则()(A)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错解:因为a、b、c为非零向量,所以当a·b=a·c时,则有b=c;当b=c时,则有a·b=a·c.故选(C).分析:上述错误原…  相似文献   

19.
咪咪棋四则     
1.“小兔拔萝卜”(图一)甲乙两人各拿画有小兔的卡片一张,猜拳决定谁走,每次只能走一步,先走到10,拔起萝卜者为胜。2.计算棋(图二)甲、乙、丙每人3个杏核(或贝壳、木珠等),每次由自己决定拿出几个,然后同时出示手中的杏核,相加后得数在谁的棋盘  相似文献   

20.
一、基础知识如果在一次实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 k 次的概率:P_n(k)=C_n~kp~k(1-p)~(n-k).二、常用比赛规则(一)三局两胜制,即三局中先胜两局者为赢;(二)五局三胜制,即五局中先胜三局者为赢;(三)七局四胜制,则七局中先胜四局者为赢.三、典型例题例1 甲、乙两围棋手进行比赛,已知每一局比赛中甲获胜的概率为0.6,乙获胜的概率为0.4.(1)如采用“三局两胜制”,求甲获胜的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