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一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关注的大问题,但是碍于其复杂性、深刻性等原因,其在大众中的普及与传播情况一直不是很乐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打开了一扇大门。本文通过探究新媒体作为百姓媒体的本质,加上对传统文化特点的分析,得出了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促进作用的结论,新媒体的平台性质、其跨越时空的特点以及传统文化在其平台上表达的多样性和学习资料的易得性都使得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春节广告具有回归人文性的审美倾向;展现现代化社会新型生活方式与消费社会下的审美观;聚焦于小众人群,审美文化更加包容与多元。同时,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审美文化困境。中国新媒体广告在2012年到2019年实现起步和发展,本文将以这7年时间中,春节时期发布的新年主题广告的审美文化演变为研究主体,考察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春节广告审美文化的基本肌理和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传播工具,更形成了一种人文环境。大学生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且拥有较高文化水平,可以通过新媒体更多地展现自己,真实地表达自我情感。同时,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学理念,发挥新媒体教育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4.
继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引爆微信及朋友圈,2015年春节随着支付宝等公司的相继加入,一系列红包活动持续升温,从而引发各界新的关注和思考。本文从春节红包文化入手,通过比较方法,分析传统实体红包与新媒体红包的特点,考察春节红包文化在其中的变迁;利用社会学理论对接红包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望借此增加人们对红包文化的关注度,从而了解新媒体影响下的新型社会交往模式,激发大众对新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社会思潮、社会矛盾、社会热点等问题和新媒体现代传播方式聚集交融,青年学生的意见表达在新媒体环境中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的特征,他们的诉求及表达方式、他们利用种种新媒体手段的话语特征及策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中青年学生意见表达的影响力现状、意见表达的方式及特征,如何开展舆论引导等核心问题,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得出:青年学生在微博上意见表达较为活跃,但未形成线上线下广泛联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成熟互动的态势,对高校的形象影响以中立为主。青年学生通过微博平台大部分是娱乐八卦、无中心式的围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在此之余关注社会议题、教学、管理制度和后勤等内容,表达意见相对理性,在方式选择上运用图片视频、故事与案例为主。对青年学生利用新媒体的舆论引导要克服"官本位"思想,避免呆板单调的灌输,可利用新媒体特色开展针对性的议题设置以及意见回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新媒体展示在博物馆中应用的实例,从博物馆的文化传播职能以及博物馆的情感传达入手,着重分析新媒体展示中文化传播与情感传达的关系,提出博物馆中展示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表现特征,进一步揭示情感传达在新媒体展示中对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作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吕荣慧 《新闻世界》2014,(6):122-123
"段子"一词在中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其形式与内容不断随着时代而变化,但是其精炼的风格和幽默的精神却一直流传至今。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发展,段子文化逐渐成为了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这种传统的表达方式具有了新的活力,各种包含着特定意义和网络表达的段子不仅仅可以通过文字在小范围内进行表达,还可以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在网络中进行传播。网络段子的形成与传播不仅彰显着网民的睿智与娱乐精神,也代表着各种多元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融合,呈现出一种娱乐化时代的网络狂欢。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是相对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一种概念表述,它主要包括互联网即"第四媒体"和以智能手机等为载体的"第五媒体"。随着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广泛普及,逐渐成为其开阔知识视野、接受外界信息、表达个人意见和抒发个人情感的重要媒介。同时我们看到,新媒体也给传统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新媒体给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  相似文献   

9.
2017年以来,从春节联欢晚会、《新闻联播》的新气象,到《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的开播与发展,都向我们展示着文化元素在新闻传播中的效果与力量.好的新闻传播一定是具有温度,带有情感,充满人文关怀与文化意义的.在新媒体环境中更是要充分利用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新闻传播中,在新闻稿件制作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充分注意对新颖的传播形式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技术革新推动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新媒体的不断兴盛为公民表达意见、抒发情感等提供了平台,满足了公民的表达需求。公共领域是话语民主实现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公共表达由于公民个人情绪、媒体引导等因素使得话语民主成为一种幻象。  相似文献   

11.
付玉  陈丝丝  范曦 《新闻世界》2013,(9):152-153
技术革新推动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新媒体的不断兴盛为公民表达意见、抒发情感等提供了平台,满足了公民的表达需求。公共领域是话语民主实现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公共表达由于公民个人情绪、媒体引导等因素使得话语民主成为一种幻象。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媒体时代,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中的亚文化现象更加繁盛。大学生亚文化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尽管这种文化具有叛逆性和边缘性特征,但与此同时,它也激发了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一般不与主流文化形成抵触和对抗,但它仍然有可能对主流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亚文化的各种表现,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亚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陈晓晖  赵屹 《今传媒》2016,(11):14-15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形式在不断发展变化.新媒体种类繁多,各种新媒体的应用形式也是五花八门.当前的新媒体可以划分为数字新媒体、网络新媒体和移动新媒体三种类别.每类新媒体都具有多种形式,本文对各种新媒体形式进行了归纳分析.研究和明确新媒体的类别和形式有助于加强整个社会对于新媒体的认识并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手机、互联网等新兴移动端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的地位正在发生着改变。相比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成本低、收益见效快的特点,传统广播节目的样态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单一的声音传播,到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广播节目呈现出可视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可以实时看到主播在直播台前状态的节目形式也是传统广播迈向新媒体的体现。本文针对广播节目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为传统广播节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葆华 《当代传播》2013,(2):41-44,48
本文通过在上海进行的问卷调查,系统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在面临劳动权益和生活情感两类实际问题时通过三种空间的表达意愿。研究发现:当遇到实际问题时,新生代农民工表达意愿整体较高,其表达呈现"人际渠道—新媒体—机构渠道"递减的差序格局。网络新闻和网络交往对新媒体渠道的表达意愿有显著影响,其对线下渠道的表达则主要体现为间接而非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晓 《新闻世界》2014,(7):217-218
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为我们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为各种消极文化和思想的滋生及其扩散提供了温床。当前,广告伦理在新媒体的语境下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广告伦理的失范现象,使传统的广告伦理架构受到挑战,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海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但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缺乏文化支撑的局面,所以北海市需要充分开发疍家独特文化的优势来发展经济。在新媒体时代,传播疍家文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但是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给疍家文化的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发展困境,所以北海市必须采取各种方式,合理高效地整合资源,促进疍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技术对传播领域生态格局的改变,新媒体言论重新对话语权的归属进行了定义。它改变了言论话语方式,在话语深度和广度上都作了进一步延展。新媒体言论深刻反映了社会转型期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折射出多元言论空间的现实图景,对发挥舆论引导力、实现公共精神的理性表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春节是全球华人最大的传统节日。当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体遇到经过中国数千年文化传承的春节,各大互联网媒体在内容制作上有何经验可以分享?本文以区位为类别,对一些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的内容出彩之处进行分析,展示互联网在中华传统节日期间文化消费上的空间开掘。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对新闻漫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新闻漫画强化了受众的读图习惯,并具有了在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多重功能情感表达载体的重要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