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几十年,出版业经历了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巨大转型。虽然在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领域,纸质出版物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学术和参考书出版领域,出版物已实现普遍的数字化。一直以来,人们对数字化进程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技术和经济视角,而忽视了一种更为重要的社会进程视角:那就是年轻一代的文化心态正在从基于纸质范式向基于互联网的范式转变。"互联网一代"的生活准则就是"凡是能在网上做的事情全都在网上完成","凡是能够不通过中介完成的绝不通过中介"。如何更好地理解"互联网一代"的这种心态,探索并适应这种需求,将成为出版商未来的重大挑战,对大众出版来说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与数字出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正在给新闻出版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其中"数字出版"这一概念日益凸显,备受行业、学界关注.数字出版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和新兴的数字出版媒体.事实上,在今天纯粹意义上的传统出版已不复存在,即使纸质出版物,其出版流程电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观点摘要     
李瑞华:大众出版为何不能迅速地实现向数字出版的有效转型?译林出版社的李瑞华在《出版发行研究》撰文说:为什么大众出版不能像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迅速地实现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有效转型呢?这主要是由于大众出版商业和市场的属性更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技术传遍世界,网络经济应运而生,电子商务风靡全球,至今仍然方兴未艾。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的网上书店和网络出版业勃然兴起,它们依托资金实力雄厚的互联网财团、网络传媒公司,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改进交易手段,业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纸质出版物和传统书店仍占主导地位的俄罗斯出版领域中另辟蹊径,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5.
数字出版大趋势下的跨媒体融合发展是传统出版转型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数字出版的编辑出版,提出了"众编"模式(Crowd-editing)的概念,即一种由大众在互联网上对稿件进行有偿编辑加工的组织模式,并对"众编"模式的由来、对传统编辑工作方式的改进以及适用的出版物类型等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众编"模式与现行出版制度的融合、如何对"众编"作品的著作权进行保护等问题,以证明"众编"模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教育出版要走数字化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传统出版的基础在教育出版。传统的图书和期刊是通过纸质本的方式来传播,而现代数字出版则是把纸介书和期刊等出版物的内容数字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手段,通过互联网传播给使用者,并向用  相似文献   

7.
许岚 《出版参考》2013,(10):32-33
"全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家电领域,是一个技术性名词,被应用到出版领域并引起重视,始于2009年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对其进行的定义:"全媒体出版就是同一个内容同时发布在纸质媒体、互联网、手机和手持阅读器等媒体上。"该定义出现后不久,"纸质出版将为数字化出版所替代"的提法出现在各大媒体。与此同时,《纽约时报》《大英百科全书》等传媒巨头相继宣布关闭其纸媒业务。纸质出版  相似文献   

8.
据近日的美国对开杂志网站报道,大量杂志出版商被迫关闭他们的纸质出版物,并转为只做网上经营,这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有一家网络出版商却走向了完全迥异的方向,它将它的小众品牌从纯粹的网络延伸到纸质出版物领域,实施打造多媒体出版的产品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出版已进入一个产品数字化、业态多元化的全媒体时代。出版载体正在从传统的纸质、磁带、光盘向专业数据库、交互电子书、电子书包等全媒体出版形态转变,流通渠道正在从传统的有形书店物理流通向互联网、通讯网及电视网络为主体的数字化信息流通转变,这一切正在冲击着传统出版产业。在我们无法抗拒的数字出版时代,作为传统出版业的编辑如何在"科技"与"出版"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定位编辑角色和出版意识,成为我们的新课题。传统的出版业多以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有形的实物作为出版物的呈现形态,出版产业链还  相似文献   

10.
王琦 《出版参考》2016,(8):51-52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传统的纸质出版业逐渐向产业化、数字化、全球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发达的欧美国家在20世纪末开始向数字化出版转型.我国一些完成改企转制的大型出版集团从21世纪初开始也纷纷发力数字出版业,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05年开始制定数字出版战略,建设“中国数字出版网”;广东省出版集团2009年启动了“电子书包”项目;江西出版集团2000年开始与北大方正Apabi、书生、时代圣典等技术提供商开展合作,计划实现数字化出版流程管理、数字化内容管理、网络销售等,实现从传统的出版物提供者向数字时代内容服务商转型;安徽出版集团推出数字出版及新媒体业务,建立“智慧校园”和社区数字网络教育系统,2010年开通“时代e博”网上教育平台;陕西出版集团、重庆出版集团等也纷纷开拓数字出版领域,全国形成了十大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出版产业成为新闻出版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传播形式已成为出版物的主流传播形式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出版系统进行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家电领域,是一个技术性名词,被应用到出版领域并引起重视,始于2009年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对其进行的定义:"全媒体出版就是同一个内容同时发布在纸质媒体、互联网、手机和手持阅读器等媒体上."该定义出现后不久,"纸质出版将为数字化出版所替代"的提法出现在各大媒体.与此同时,《纽约时报》《大英百科全书》等传媒巨头相继宣布关闭其纸媒业务.纸质出版的未来一时间颇受担忧.  相似文献   

13.
MPR多媒体印刷阅读出版是以纸质印刷载体为基础的多媒体复合数字出版技术。它将数字技术引入传统印刷出版,实现纸质出版物的有声听读,满足读者通过视听多感官、抽象化与具象化全方位获取信息的需求,是数字技术时代对出版形式的突破。文章从MPR出版物的功能和技术创新出发,探讨其发展优势和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与美国亚太国际网络公司合作创办国内首家网上直销书店——中国现代书店(亚太网络),将于1997年5月正式运营。双方遵循“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国出版界服务”为宗旨,通过国际互联网(Internet)这一日益普及的大众性传播媒体,在宣传和树立中国名优出版企业形象的同时,面向世界,推出中国的精品图书、报刊和电子出版物,利用网上直销这种方便、快捷的销售方式,促进中国出版物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中,人们更加习惯从互联网中获得自己所需信息,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依赖纸质出版物寻找知识和信息,导致纸质出版物市场萧条,体育期刊作为纸质出版物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化,互联网上常常会出现数字化体育期刊,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电子期刊。电子期刊具有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强大的搜索功能,人们可以轻轻松松检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和知识。所以,很多纸质体育期刊都在向数字化体育期刊发展和转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和互联网的迅猛扩展,传统出版业日益加快从出版工艺到出版介质再到出版物传播与流通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成为继传统的纸介质出版  相似文献   

17.
媒介形态变化对出版史研究提出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敏 《出版科学》2008,16(3):88-90
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出版物形态出现多种不同的载体,出版史不仅要关注过往纸质出版物的发展史,还应将当代的电子出版史、数字出版史纳入研究视野,关注新型出版物引发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出版与科技的不断融合,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现阶段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出版与科技的融合是促进转型进程的关键.运用数字化的技术实现纸质图书的立体化阅读可以作为融合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纸数融合,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实现立体阅读、书网互动,将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和延伸阅读.数字出版相对于纸质图书而言,为图书内容提供了新的载体,为传统出版丰富了出版手段,为编辑实现策划数字产品提供可能,为实现“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的现代出版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泛在信息环境为数字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阐述泛在信息环境下的数字出版新变化,并针对泛在信息环境的特点和数字出版特有的经营模式,提出对大众原创网络出版物、数据库出版物和手机出版物的经营模式对策,以应对数字出版新形式下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出版的兴起及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法学期刊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被称为80后甚至90后的群体,已经习惯于在电脑上阅读与写作.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对于这部分受众来说,已经失去吸引力.纸质出版物的读者越来越少,数字化出版物的读者则呈增长念势,纸质出版的垄断地位已经不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