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政策法规等5个方面总结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农业信息化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农业信息化建设的5大策略:加强农业信息化区域性政策导向和法规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主体建设;积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借鉴和创新;加快农业信息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农业信息标准化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桂学文  廖文明 《图书馆学研究》2011,(3):98-100,F0003
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政策法规等5个方面总结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农业信息化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农业信息化建设的5大策略:加强农业信息化区域性政策导向和法规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主体建设;积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借鉴和创新;加快农业信息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农业信息标准化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建立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5项原则,着重研究建立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包括6要素25项指标。即衣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产业、农村信息化人才和农村信息化环境。并采取Delphi法建立指标权重,计算出全国和各省市农村信息化指数。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信息化文献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1998年至2006年的文献量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的研究经历了起始阶段、引起社会重视到研究热点高涨三个阶段,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与国家政策引导密切相关.项目研究涉及国家级、省部级等多个部门,研究内容包括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式、建设问题及发展对策等.另外还对期刊、引文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农业信息化的研究内容既有对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平台及渠道、信息技术方面的探讨,也有对信息资源本身、信息服务主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在社会信息化、知识经济的推动下取得了可喜成绩,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体表现在: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在内的空间信息技术对农业的应用服务,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现已发展到了大规模综合应用阶段,成为能够承担农业资源调查及动态监测、农作物估产、农业灾害监测及损失评估等多种任务的农业遥感应用主力军之一;开展了以农业专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现已发展扩大到 22个省市建立了 23个应用示范区,覆盖全国800多个县,累计示范面积5000多万亩,700多万农户受益;在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仅建成了一批大型农业信息数据库,同时也引进了世界上 4个大型数据库,使农业数据库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先导性主体工程--金农工程正在实施,为发展农业信息化创造了硬件条件;我国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初具规模,先后建立了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星火计划网、农业远程教育网,完善了31个省级信息网络平台,建起了全国各个县级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农业(村)信息化研究热点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献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凝练出近几年来我国农业(村)信息化领域研究的五个热点问题,即农业(村)信息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农业(村)信息服务及其体系、农业(村)信息产业及产业化、区域农业(村)信息化,并分别对其进行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7.
中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是从国家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来加快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带动整个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原始农业到古代农业 (传统农业 ) ,进而发展到现代农业 ,人类社会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持续几千年的历程。历史经验表明 ,农业生产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无一不和科技进步息息相关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的大趋势。两项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已经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并推动了农业飞速向前发展 ,可以预见到由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而引发的一次新的农业革命即将来临。生物工程技术将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核心 ,信息技术将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导。本文以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农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为背景 ,通过对国际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 ,提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 3个阶段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信息农业 ,并论述了每个阶段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各地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本文从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服务运行机制的特点,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各种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应用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步入到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诸多的领域中,在档案事业的领域中,档案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与档案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档案的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备,档案资源得到挖掘,档案的管理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也不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以加快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进步伐。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农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尹锋 《情报学报》2001,20(3):317-322
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是网络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从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湖南智能化农业信息系统的网络体系、联网方式、功能定位、资源开发与以专家系统为代表的咨询服务系统建设等有关问题 ,重点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农业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开发平台、应用框架等设计技术和推广应用等工作。文章对智能化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网络系统从一般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资源特点的基础上,考察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利用价值,从农业信息处理的4个方面,即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挖掘-信息利用,介绍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这有助于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高效利用,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详细阐述了基于WEB2.0技术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理念,指出了WEB2.0在图书馆信息系统中的四种应用形式,还从资源、技术、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WEB2.0全民信息平台构建的系统方案。对当今图书馆全民共享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4.
在面临着新型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图书馆未来必须进行信息数字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需要从以资源数字化为主导的数字图书馆向数据驱动的智慧图书馆过渡。因此本文通过扫描图书馆未来5年的信息化发展环境,找出了图书馆信息化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构建数据驱动的信息系统、实施场景化的服务设计及加强数字特藏建设等信息化发展策略,旨在大学图书馆“十四五”规划的开关之年,为各图书馆开展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以共同推进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农家书屋信息化升级建设的问题,对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与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旨在推动农家书屋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升农家书屋的信息化服务质量和效果。[方法/过程]通过对辽宁省农家书屋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提出升级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框架,从硬件设备增置和软件环境搭建两方面入手,将物联网技术和海量信息资源引入到农家书屋的建设中,对传统的以纸质为主的农家书屋馆藏方式进行变革与创新。[结果/结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农家书屋信息化升级建设和与时俱进发展所必须的,相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成功破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难题,走出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农家书屋建设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农村村级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课题,在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不足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主题图技术的Browser/Server架构体系的农村村级电子政务信息门户系统模型,同时构建村级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并对系统结构、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为解决基层电子政务“最后一公里”瓶颈和村级行政向服务型转变提供一种创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丰富馆藏、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开放和利用及科技档案的编研方面,论述了科技档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结合实际提出了收集优势产业的科技档案、商品价值高的科技档案、农业技术人才档案,建立具有当地特点的农业种、养、加特色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